曹参担任丞相后,并未对国家律法和政策做出任何改动,而是坚持按既有制度行事,百姓生活安宁,官员各司其职。但在选拔官员时,曹参格外用心,他亲自挑选那些言语质朴、耿直忠贞之人委以重任,而对于那些油腔滑调的官员,则厉声斥责,将其逐出官场。
朝廷大臣们对曹参的无所作为颇为困惑,纷纷上门劝说,希望他能有所变革。然而曹参对他们的建议充耳不闻,每当有大臣来访,他就设宴款待,一杯接一杯地敬酒,直至对方醉醺醺无法言辞为止。丞相府与大臣们的住所相邻,常能听见曹参府中饮酒作乐之声,丞相府上下对大臣们的举动虽感厌烦,却慑于曹参严令,不敢私下议论官员之事。曹参从不纠结于琐碎小事,因此在他的领导下,朝廷中的官员纷争大大减少。
汉惠帝与诸多大臣一样,对曹参的不作为表示疑虑,甚至误以为曹参看不起自己年纪轻轻,不愿全力辅佐。曹参之子曹窋在朝中担任中大夫,惠帝便借他休假回家之际,嘱咐他询问曹参为何迟迟没有实际行动。曹窋回家后向父亲提问,结果却被父亲用竹板责打二百下,几乎难以起身,曹参边打边训斥儿子不应插手皇帝之事,搬弄是非。曹窋回朝后,将父亲责打他的事情及父亲所说的话禀报惠帝,惠帝听后大为震惊,随即传唤曹参前来问话。面对惠帝的疑惑,曹参先是脱帽跪下,然后才开口询问惠帝:“皇上认为自己与先皇相比,哪个更为英明?”惠帝谦逊地答道:“我怎敢与先皇相比,相差甚远。”曹参接着问:“那么皇上认为我与萧何丞相相比,能力如何?”惠帝微笑回应:“您稍微逊色一些。”曹参这时严肃表态:“确实如此,先皇比皇上更为英明,萧丞相也比我更有能力,他们在建国初期就已经制定了完善的法律和政策,足以保障百姓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运行。既然他们已做得滴水不漏,我们是否还需要再去制定超越他们的新举措呢?先皇打下了江山,稳固了国家根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守护这片江山,而非急于重新规划。因为他们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只需遵循他们的政策去实施,否则可能会导致社会动荡。这样一来,皇上还认为微臣的做法有误吗?”
汉惠帝豁然开朗,对曹参的理解与执行力赞赏有加。自此,“萧规曹随”的成语诞生,用来形象描绘依照前人智慧和经验行事的做法。曹参担任丞相的三年间,忠实遵从萧何遗留下来的法制体系治理国家。这一时期,西汉的政治环境愈发稳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民众对此无不交口称赞,生活质量也随之不断提升。在曹参的沿袭和维护下,萧何奠定的国家基石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