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穿进男频搞基建> 第一百二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2 / 2)

霍延依言坐下,便见楼喻手拿干棉布至他身后。


“我已经擦过了。”


楼喻撩起他的墨发,用棉布一点一点细细地擦拭,垂眸道:“还湿着,现在是冬天,小心受寒。”


霍延摩挲着无名指上的玉戒,心中不断泛出甜意。


结束战争后,他便重新戴回手上了。


两人一坐一立,一静一动,都没有开口说话,但彼此之间却涌动着无言的温馨。


擦完头发,楼喻又取来药膏,沉声吩咐道:“去榻上,我给你上药。”


“伤都好了,不用上药。”霍延柔声道,“我知你心疼我,可我也心疼你。”


打仗不容易,处理政务也不容易。


“让你去就去,别废话。”楼喻皱起眉头。


霍延哪还敢“忤逆”他,只好躺到一旁的软榻上。


衣服却依旧紧紧裹在身上。


楼喻立在榻旁,冷着脸道:“掀开我看看。”


霍延暗叹一声,解开衣襟。


小麦色的肌理上,大大小小的疤痕交错重叠,其中一道新疤横亘腰际,还泛着淡淡的粉。


楼喻面色更沉:“怎么弄的?”


“战场刀剑无眼,打仗难免会受些伤,这都是些皮肉伤,不碍事。”霍延急忙解释。


他说的是实话,确实只是皮肉伤。


是为了救人不小心弄出来的。


楼喻便不再问,伸手用药膏替他涂抹伤疤,低声道:“这药有祛疤之效,每日沐完浴都得涂。”


“好。”霍延笑着回应。


楼喻对上他温柔的目光,不自觉地抿抿唇,才道:“我不是嫌弃它们不好看,我只是不想每次看到都心疼。”


“我知道。”霍延低哑着嗓音道。


须臾,药膏抹好,楼喻将药放在矮几上,又替霍延系上衣袍,翻身上榻,与他拥在一起。


他伸手触上霍延的额鬓,目光从眉毛一直流连至下颌。


“黑了,糙了,也瘦了。”


霍延逮住他的手,放在唇边亲吻。


“嗯,看来我要回去保养几日,才能来见阿喻了。”


楼喻在他颊边亲了一下,声线低柔道:“可还是最英俊的那个。”


赞美的话仿佛最易燃的导火线,歘地一下烧断霍延所剩不多的理智。


他蓦地俯首吻下去。


翌日朝会,诸臣对北境草原之事纷纷发表看法。


大致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北境草原贫瘠,大盛派兵驻守管辖并无益处,何必管牧民死活?


另一派认为:北境草原是朝廷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怎可弃之不顾?而且若是不派兵驻守,乌帖木等人很快就会南下重新占据水草丰盛之地,那朝廷打下草原还有什么意义?


等朝臣的意见发表得差不多,楼喻才问楼茝和楼固:“你们觉得呢?”


为了锻炼他们,楼喻在他们今年生日过后,便让二人参与朝会。


虽然没立储君,但谁都知道皇帝是在培养继承人。


楼茝声音清脆道:“陛下,臣妹以为,北境草原到底是否贫瘠,需要派技术人员实地考察方能确定。”


“殿下,北境贫瘠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有人觉得这实在是小题大做,浪费时间和人力。


楼茝微笑着问:“那么,敢问王侍郎,自古以来到底有没有人去考察论证过?如果没有,这样的论证又怎能相信?”


“可草原除了野草生长,土壤和气候确实无法进行耕种,这还不能说明贫瘠吗?”


楼茝挑眉:“我有说只去考察能否耕种吗?以及,王侍郎亲自种过吗?”


“那考察什么?”


楼茝正色道:“陛下,臣妹读过大盛各州地方志,也在各部待过一段时日,发现各地并非皆以耕种粮食见长。除沧州、江州、绵州、占州等地是全国粮仓外,其余州府,如吉州产煤,宜州产硫磺,屏州产铁,而湖州也可以凭借水利成为丝绸之乡,那么北境草原是否有其特殊之处呢?”


楼喻是真的有些惊讶了。


这些话他可没教过楼茝,她仅凭看过的书籍和在各部的见闻,便以此反驳态度消极的官员,实在让他感到惊喜。


楼喻面色不变,平静问道:“那你认为,朝廷应该派遣什么样的考察组前去北境?”


“这些年,农部已经考察过全国各州府,并为各州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耕种模式,就连西北云州都种起了棉花和土豆。云州与草原离得那么近,气候和土壤当真差距那么大?不如派遣农技小组、地质小组、测绘小组前去考察。”


她说完,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欲言而止。


楼喻不由笑道:“想说什么便说。”


楼茝相当豪气道:“陛下,臣妹之前听说云州杨将军这些年尝试教化云州附近的牧民,已经初见成效。臣妹以为,要想牢牢控制一方地域,仅凭强横的武力是不能长久的。”


楼喻眸中笑意更甚。


“怎么说?”


楼茝有理有据道:“就拿南部三州为例。我朝建立之初便收服南部并规划三州纳入行政体系,可到陛下登基时,南部三州依旧没有对朝廷产生认同感。但这些年,在陛下的治理和教化下,南部三州日渐繁荣,近几年为朝廷培养了不少英才,他们对朝廷的归属感也越来越深。”


现在三州的百姓谁不感念陛下的恩德?谁不自豪地说一句他们是大盛子民?


若北境牧民也能依此归属大盛,漠北的乌帖木等人再想南下,恐怕难上加难。


朝臣们细细一想,确实颇有道理啊!


若这些道理是从某个大臣口中说出的,他们或许不觉得有什么,可这些道理是一个小姑娘说出的,那就实实在在让他们感到震惊了。


楼喻颔首:“这是荣乐的观点,那么瑞亲王呢?”


楼固眼眸发亮道:“臣弟赞同阿姐的观点,若朝廷派遣考察小组,臣弟想自请参与北境考察队伍!”


楼喻颇感欣慰:“诸位还有什么意见?”


话都被荣乐长公主说完了,还能有什么意见?


楼喻便道:“那就依荣乐所言,派遣农技小组、地质小组、测绘小组前去考察,文教小组则前往云州同杨将军交流教化牧民的经验。”


“臣等遵旨!”


散朝后,楼喻特意将楼茝和楼固叫到勤政殿。


两人已是知事的年纪,从小到大得楼喻亲自教导,思想观念与土生土长的盛人存在很大差别。


故,楼喻想开诚布公跟他们谈谈。


“阿茝,阿固,你们学习这么些年,对我大盛未来的发展可有想法?”


楼茝想也不想道:“阿兄,我对比了大盛开国以来各方面的情况,觉得阿兄的英明无人可比。”


少女眸光清澈,眼底透着浓浓的崇拜。


见识越多,她就越能体会到阿兄的博大胸怀和睿智仁德。


身为女子,感受尤为深刻。


如今各行各业都有女子的身影出现,她们同男子一样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大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巾帼不让须眉,在以前不过是一句空泛的赞誉女子的话,而现在,它已渐渐变成了现实。


楼茝深知此番变革极为不易。


阿兄尚在庆州时,便已为提高女子地位而做铺垫,其目光之深远、心怀之旷达,世上谁人能及?


楼喻不由笑道:“小马屁精。”


“我才不是拍马屁,我说的都是事实!”楼茝扭头问楼固,“阿弟,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对。”楼固真诚点头。


楼喻无奈:“我是让你们发表对大盛未来发展的看法,可没让你们夸我。”


楼茝坚定道:“我认为阿兄的革新之路是利国利民之创举,大盛的未来需要继续顺着这条康庄大道往前走。”


楼固再次点头。


“好。”楼喻神情倏然变得严肃,“如今你们都大了,有些话我必须要跟你们说清楚。”


“阿兄请说。”


“待我退位后,大盛需要一位继承人,既然你们都认为改革需要继续纵深,那么,你们有没有承接革新意志的勇气和决心?你们谁愿意带领大盛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退位?!”楼茝惊恐,“阿兄,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想着退位了?”


楼固也道:“阿兄长命百岁,还能再当七十年。”


“你们是要累死我吗?”楼喻失笑道,“我从十三岁拼搏至今,一直都没能好好地休息一番,等年纪再大些,精力也会渐渐跟不上。”


“更何况,大盛的壮丽山河我还没机会好好欣赏游览,岂非遗憾?”


两人分别抱着他一边胳臂,眼中流露出强烈的不舍之意。


“阿兄,大盛离不开你。”楼茝眼睛浮起一层水雾。


楼喻拍拍她的小脑袋:“没有谁离不开谁,只要你们将大盛的未来放在心上,我就放心了。”


“我会的!”


“我也是。”


楼喻笑道:“好了,离退位还早,你们先回答一下方才的问题。谁愿意当下一个引路人?”


楼茝和楼固对视一眼。


楼固先道:“阿兄,我更喜欢研究格物造化之理,不喜欢同朝臣打交道,阿姐更合适。”


这是他的真心话,他不擅与人辩论,他只想安心做研究。


阿姐比他更适合领导群臣。


楼茝倒是没有虚伪地推脱,她睁着清澈明亮的双眸,坚定无畏道:“阿兄,若是你放心将这项重担交给我,我愿意做这个引路人,我立誓追随阿兄的意志,不让阿兄失望!”


楼喻欣慰笑起来。


“我知道了。你二人皆有宏愿,我很高兴。阿茝,阿固,你们是亲姐弟,日后不论如何,都得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你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一条是制度和思想上的革新,一条是科学真理上的革新,这两者缺一不可,可明白了?”


两人眸光晶亮,豪气干云。


“明白!”


他们一定会努力学习,深刻领悟阿兄的高世之智,并将之发扬光大。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