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想留下贾政,结果贾政非得拉上贾赦, 搞得正房里一片沉默。
贾母面对留下来的两个儿子, 也只好捡能说的开口道:“你父亲出孝的事儿, 你们可有个什么章程?”
贾政不语, 贾赦看他不说话,自己身为长子, 又是家主, 只好道:“出孝的礼仪都是有定例的,咱们也只按老例准备, 再请亲朋们观礼也就是了。”
说了等于没说。就算是贾母刚才只是没话找话,可是听了贾赦的回答, 还是觉得大儿子简直一点脑子都不想动。她气哼哼地把头转向贾政:“政儿觉得呢?”
贾政道:“兄长说得也没有错, 只是具体怎样祭祀, 是否回金陵,如何除服, 还请老太太示下。”
贾母就点了点头, 又意有所指地道:“政儿比起你兄长来,考虑的就是周到。以后这家里的事情,你也要这样多上心些。”
贾政连忙道:“兄长是家主, 只管看着府里的人情往来不疏漏,交际应酬所交不失礼就够了。别的事情自有管事的处理,要不咱们家里养那么些奴才做什么。”
已经回过味来的贾赦道:“二弟说得是, 只是为兄有什么疏漏之处, 你还要多提醒才是。”贾政自是应了。
贾母看着眼前两个兄友弟恭的一对儿子, 怎么觉得那么心塞,什么时候他们哥两个好成这样了?这么有商有量的兄弟,中间没有明争暗斗,那自己这个母亲、这个超品的国公夫人,还怎么扶持一个打压一个?说出来的话,还有人听没有?
贾政才不管贾母心里有多不得劲,他看原著的时候,就对贾母意见不小,现在又怎么会让她再以一已之私,把一个好好的荣国府给玩残了?!既然贾母非得让他留下,那他就给自己的好母亲找点儿事做吧。
抬起头,贾政对贾母道:“母亲留我兄弟,可是想说咱们家里欠国库银子之事?”
“什么国库欠银?”贾赦乍一听就急了,他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好不容易自己当家作主了,第一件事竟然是自己家里还欠着别人的钱,还是欠着皇帝家的钱,感觉实在是不美好。
贾母也对贾政突然提起国库房=的欠银有些不满,这要是贾赦提出来的,她早就一个“混帐”骂出口了,只是现在换成了贾政,只是语气不好了些:“这欠国库银子的人又不是咱们一家,再说那钱都是用在当年接驾上了。皇家的银子花在皇家身上,这是圣人都知道的。没见这些年都没有人提起过。”
贾赦先就松了一口气,不用还银子就好。贾政却觉得此事还是早完早好:“老太太,当今是宽容的,自然不会向臣子讨要银子。可是若是遇到不肯宽容的呢?所以儿子觉得咱们还是早做打算的好。”下一任皇帝可是出了名的爱抄家。
贾母摇头道:“太子殿下宽厚仁德,颇有圣人之风,怎么会不宽待老臣之后?再说四王八公联络有亲,遇到事情自会守望相助。”
怕的就是守望相助,你们相助了,对抗的可是皇家,那最小心眼的一家子,能看着你们联络结党?贾政只好危言耸听:“老太太觉得,赖家出了背主之事,咱们只处置一个赖家行吗?”
“当然不行!”贾母对内宅之事还是精明的:“和他们一家子有亲的,都得查一查,有那通同犯上的,都送官。还有别的没有犯事的,也打发到庄子上去。这样的奴才,不能再放在身边。”
贾政点头:“老太太高见。咱们在皇家的眼里,与赖家在府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贾母一噎,能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她的丈夫已经去了,与当今联系感情的纽带断了,荣国府已经没有能在当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了。可是再想说还有老亲们,贾母的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她自己刚才就已经说过,与赖家有关的人,都要查一查。到了皇家想查他们一家的时侯,那些老亲们怕是也无力他顾了吧?
贾赦听得一知半解,却也知道这银子不还的可能性不大,问道:“老太太可知,咱们家里欠了国库多少银子?”
贾母黯然道:“开国时建府,加上接驾所用,加起来应该有一百二十万两的银子。”
贾赦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这些银子荣国府还能出得起。贾母见不得他轻松:“你以为光是还银子就行了?那银子算不算利息,还了银子府里还能剩下多少银子?日后还与人走动不走动,国公府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得了,一连串的问题,成功地让贾赦脸上刚轻松下来的表情,再次沉重起来。贾政倒是对贾母高看了一眼,这个老太太,还不到原著里一味高乐之时,对荣国府的现状还是很清醒的,可是为何到了后期,却只管讲排场,图虚热闹了?难道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老太太不必忧心,”贾政先是劝慰了一句:“如今咱们门口虽然挂着国公府的匾,可是知道的人家,都知道兄长只是个一等将军。不如就趁着出孝之机,请礼部将府里逾制的地方都改上一改。这样日后走动起来,也好合了身份。就是府里的奴才,也太多了些,咱们主子算下来才有几个,好些奴才不过是服侍二层主子,不如借着为父亲祈福,放出去些。”
“不行!”贾母一辈子最得意之事,也不过是她先是侯府嫡女,再为国公夫人。现在贾政说要摘了国公府的匾,那比摘了她的心还让她难受,就是提出的是小儿子,也不行:“这块匾是老国公和你父亲拼死挣下来的,岂是你说摘就能摘的?我还没死呢!”放奴才的事儿一会儿再说,在贾母眼中,这国公府的名头才是头等大事。
“老太太也知道这匾是祖父与父亲拼了命挣下的,做为他们的儿孙,自然是把这匾守住才好。只是老太太算过没能有,公侯伯子男,下来才是将军,可是兄长所袭之爵降了多少等?这样还能守得住吗?”
怎么又说到自己了,贾赦不开心。可是贾政的话让他没有办法驳回,毕竟自己袭的爵,与国公差得太远了,根本不是正常降等能说明的问题。
贾母也让贾政话里的意思吓了一跳:“你是说?”
贾政的头,点得要多沉重有多沉重:“当今已经对老臣们不满意了。您只看看咱们的故旧们,有实权的人家还有几家,袭爵正常降等的多还是与兄长一样、一降几等的多,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贾母还是有些不相信或是说不愿意相信:“可是你父亲去后,遗折给你求的体面,当今不是也已经同意了吗?再说这三年咱们虽然守孝,可是每年宫宴,当今也都还给了体面。”
两盘子剩菜,算是个什么体面?贾政心里不屑,面上慎重:“说不得兄长就是受了我的连累。父亲上了遗折,当今为了自己仁慈之名,也算是同意了。只是还拿咱们府里做例子,那赖大管家若是自己来与母亲说,他的儿子个个不凡,要让他们接手府里管家之位,母亲就算是看在赖嬷嬷的老脸上同意了,可是心里会不会觉得他们一家不知进退?”
那是自然。自己看好觉得他家小子能胜任是一回事,可是他们自己讨要又是一回事儿。贾母想明白后,脸色由青转白,难道自己一家竟然也让当今厌弃了?她有些不确定地道:“可是咱们家一直唯当今马首是瞻。再说还有太子殿下呢。”
有他才麻烦呢。掌握了剧情走向的贾政,结合原主的记忆,发现当今还真是一个坑臣子不偿命的:四王八公多站在太子一边,还就是得了当今的各种明示暗示。你若是不愿意太子登基,那就别立他,也别自己给他找人摇旗呐喊。现在人手也有了,名份也够正,你又看人不顺眼了,不是坑人是什么!还不是只坑太子一个,而是跟在他身后的一大群!等下一任不是太子的皇帝登基,能有这些跟在自己政敌身后之人好果子吃才怪!
明知道人家看自己不顺眼,还是反抗不得的人物,那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多做能让人改变印象之事。贾政好言劝道:“现在太子毕竟还只是太子。再说这几年咱们家因守孝,与外头走动得到底少了些。太子殿下可是没有什么加恩之意。就是兄长袭爵之事,也曾求过太子殿下,可仍是不了了之。可见太子殿下并没有把咱们放在眼里。”人家太子觉得你跟在身后是理所当然,还没把一个死了当家人的荣国府看在眼里。
这也是贾母对太子有些微词的地方,只是这微词一向只在她自己的心里,没有与人说过——与她有亲的人中,多是站在太子一边的。当着他们发太子的私意,可不是一点风险也没有。
“那依你的意思?”贾母有些不确定地问着自己的小儿子,不知不觉贾政想传递给她的信息信了□□分。
见贾母神态有些松动,贾政趁热打铁:“唯今之计,咱们家只能向圣人示弱,而不是联同老亲故旧让圣人觉得臣强主弱。好在现在太子对咱们家并不看重,有个三两年的功夫,也就能从太子身边脱身了。”
贾赦不解:“太子是国之储君,别人巴结还找不到门路,咱们为何要远着?再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太子是君,我们做臣子的,怎能因太子不重视我们就心生怨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