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名叫李和骏,二十八岁,与张祀一样,同是六年前几乎在同一个月上任的太守。
唯一区别是,康州起点比贡阳低的多,缺少耕田不说,李和骏到任时,库银一样亏空。
而他能在短短六年时间把康州治理的远超贡阳,足以说明李和骏确实有能力。
刘策看着远处戏楼内百姓进进出出的景象,不由问道:“李太守,你跟朕说说,你是如何将这一穷二白的康州城治理的如此繁华?”
李和骏受宠若惊,忙回道:“回禀陛下,康州城能有今天这样的景象,皆是陛下功劳,下官不过是遵旨办事而已。”
这马屁拍的让人十分舒心,刘策脸上虽然没什么表示,但还是很受用。
不过,这也是因为李和骏有能力的关系,要是跟张祀这类货色一般,这马匹就直接拍在马腿上了。
刘策问道:“朕也是初次到你康州城,也不曾亲手治理一草一木,怎么就算是朕的功劳?
别贫嘴了,说说吧,你是如何治理的康州城,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听听。”
李和骏立马躬身回道:“既然陛下发问,那下官就直说了,其实说来说去还是陛下的新政好。”
刘策轻笑一声:“李太守,马屁就别拍了,说正经的吧。”
“是!”
于是李和骏便将如何治理康州城一五一十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李和骏上任时,康州这地方,借用马邦德一句话来说就是:“这群当官的都把税收到九十九年以后,百姓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捞了!”
可以想象,当时的康州城是如何的破败,百姓是如何的贫困。
但也得说李和骏赶上了好时候,刚好遇到谢平安以朝廷名义,在蜀地各处宣传办厂创实业。
为了了解清楚这“实业”到底是什么后,李和骏亲自赶了几百里山路去找谢平安打听。
等明白这所谓的“实业”后,李和骏顿时大受刺激,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捞钱……哦不,发展经济的巨大吸金洞。
与是,他立马和谢平安合作,首先以地方官署名义向中央银行蜀地分部借贷了一笔五十万银元的启动资金。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贷款批下第一时间,李和骏立马召集工匠劳工先将城内外几条主干道重新用水泥修了一遍,让路面看起来平坦工整。
接着用剩余的钱征集了一块地,专门修了一座可以纺纱的厂房,接着开始招商入驻,放出令人眼红的利润吸引蜀地有实力的商贾加盟。
最后,用加盟所得的筹款又托谢平安向长安京畿各地采购了上百台纺纱机,并大肆收购蜀地蚕丝。
一番操作下来,仅仅办厂开始的第一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还获利两万多元。
而第二年开始,康州纺织工厂再度扩大,凭借先吃螃蟹的优势,直接垄断了蜀地三分之一丝绸加工,彻底干趴了传统纺纱作坊。
而之后,李和骏又向银行贷款二百万银元,彻底整改了一下城市,完全仿照长安以及北地城市格局,将康州上下几乎完全翻新了一遍。
同时,随着纺纱业生意越做越大,李和骏也不再满足仅次与丝绸加工这一块,与是又开设了相应的织布厂、染布厂、印花厂。
甚至开始垄断蜀地以南近半数的棉田,与当地棉农签订采购协议,加开了走中下层的棉布厂,并且成功把生意做到了南北各省,甚至海外都有人用康州产的棉布。
在李和骏的超前思维运作下,康州城真是想不富都难,面对数银子数到手软的情景,李和骏大手一挥直接宣布给康州百姓分红,扬言要藏富于民。
就这样,康州城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已然成为蜀地独树一帜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