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有圣祖在,不必担心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五十一章 有圣祖在,不必担心钱(2 / 2)

因为,老爷们可以随时换,乡绅们可是世代永相传,于土地之上形成了根深蒂固,错综复杂的利益网。


打击乡绅,对于官员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贾六虽是直隶总督,也不可能和全省的乡绅为敌。


毕竟,自古以来乡绅就是统治体系最重要的一环,甚至是最基础的一块。


好在,拿永平府试点诸项工作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地方实际不存在什么乡绅势力。


因为,永平府所有的土地都属满洲正白旗所有,如此当然不存在汉人地主士绅。


即便有,也是旗人的代言人。


就是那帮在旗庄充当监工,或者包工头的包衣们,这帮人也是永平府保甲里长的主要组成部分。


用包衣乡绅形容他们可能更准确些。


而这些包衣出身的乡绅,根本无法与贾六抗衡。


老满他都不怕,况一帮包衣呢。


针对这一利好情况,贾六指示栓柱这个新任永平知府,绕开这些包衣保甲长们,重新委任新的基层管理队伍。


主要是从无地汉人佃户中委任,识字最好,不识字也可以,年龄没有限制,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个人必须得到同村邻居的拥护,而不是得到那些包衣乡绅的认可。


贾六问栓柱:“你还记得我在大沽水营搞的士兵推选制度么?”


栓柱也是聪明,立时明白少爷的意思:“让无地汉人同那水营士兵一样推举保甲长?”


“不错,让百姓自己推举,但不叫保甲长,而叫委员。”


贾六的意思是村设村委员,乡设乡委员,大些的集镇设镇委员。


这些委员直属县令。


有些交通便利的地方集镇规模大的话,可以让县一级的左贰官直接驻镇兼任委员。


不管哪级委员,都要有相应的办公场地。


村里简单,茅草屋一间,或者委员自己家就可以。


乡、镇委员可以给一些资金建个平房什么的用作办公处,这些办公处直属县主官,可配一两名书办、门子、快手、民壮等,但不要超过20人。


左贰官兼任镇委员的地方,另再配帮役、捕役、轿夫、马夫等,不超过40人。


说白了,贾六是要在永平试点建立村、乡(镇)、县三级管理体系。


这其实是明清江南地区的做法,因为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有的市镇人口比其它地方的一个县人口还要多,高达二三十万的都有,如此自然需要官府专门派“命官”驻镇治理。


如县丞驻,主薄驻,典吏驻,级别最高的甚至有五品同知驻镇的。


本质上,左贰官驻镇,相当于镇长入县常务的意思。


不论哪朝哪代,官府体系大多近似,不过说法不同。


与此同时,贾六要求栓柱在永平府城开办一所永平府基层干部学校,以府名义于各县发榜招募童生以上读书人,或识字超千人员,年龄16以上,40岁以下。


不论出身,不论贫贱,不论是否旗汉。


这些“干部”以半年期为一学期,主要教导民政相关知识,学成之后即分配到村委员处见习,以半年或一年为考核期,逐次提拔到上一级委员处,或县衙三班六房处任职。


这些速成的“干部”不是官,而是吏,就是用于充实基层行政的人员。


至于将来是否由吏入官,则要看贾佳大人能走到哪一步了。


等这些速成干部学校的吏员完全掌控一县、一府乃至一省的官府运转体系,那贾六真就能做到一道命令,全省动员了。


人材培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当然,贾六这边是给出大体思路,具体落实还要看栓柱这个知府老爷。


他对栓柱是放心的,对其能力也是认可的,栓柱真能在永平府将这些艰巨工作做好,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经验模式用于全省推广,将来肯定有资格睡他的皇陵。


“桂图等人,我就不见了,相关桉卷回头你报到老杨那里...永平的事情丁副主任同你对接,需要什么,按程序报上来便可...”


贾六不无期待的看着栓柱。


一听少爷要走,栓柱赶紧问少爷是不是回保定。


贾六说他打算十月份回保定。


“那少爷去哪?”


“我去盗...景陵那边来信说圣祖皇帝的陵寝有地方已被积水完全渗透倒塌,礼部和工部要派人前往维修,我身为东陵总管大臣,得亲自去看着才放心。”


贾六鼓励的一拍栓柱肩膀,“好好干,放手干,大胆干,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有圣祖爷呢。”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