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红色帝国1924> 第五百四十章 太原光复(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章 太原光复(一)(1 / 2)

陕西吴堡县宋家川镇,从41年开始这里就非常的热闹。不过这里本来就是吴堡县县政府驻地,加上有着几座黄河浮桥的存在,一直都很热闹,真正变热闹的是宋家川村。


吴堡县对面就是柳林县,再往东就是八路军在山西的桥头堡吕梁城。因为在山西跟陕西相邻的黄河段上一直没有大桥,无论是公路桥还是铁路桥,要是想要往返两岸,都得通过浮桥或者船只。


因为现在山西的战事正激烈,所以吴堡县这里的浮桥一直很忙碌,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和马车通过这里,前往对岸的吕梁。为了保证这里的安全,八路军在此地布置了一个防空营,旁边还有一个野战机场,最多可以停一个航空团的战斗机,不过此时这个机场只有11架歼一战斗机,而且还都是带伤的。


宋家川镇起源于宋家川村,几座浮桥都在这个村的南边,也就隔几百米而已。不过那些军用仓库都修在镇上,之前宋家川村这里,并不是很热闹,不过在去年随着上千人的入驻,这里也就变得热闹起来。


这些人来了之后,除了一部分人就住在村里的百姓家里,剩下的人都是住在村外搭建的帐篷里。白天这些人则是坐着船,在两岸来回看,并画着一些东西,开始的时候百姓们不知道这些人在忙什么,知道后面他们才听说-----这些人要在这里修建一座黄河大桥。


八路军控制的地区内,有一座黄河大桥,是兰州那座桥,不过只能通公路,后面又在旁边专门修建了一座铁路桥,把陇海线跟兰新线给连接了起来。而这一次,八路军打算在这里再修建一座黄河大桥,把山西跟陕西连接起来,而且打算修建一座铁路和公路两用桥。


在黄河中上游修建这种跨河大桥,成本不是很高,因为河面本身并不宽,就拿这座桥来说,已经设计好了,全长390多米。主持修建工作的是茅以升的学生团队,这位此时国内着名的桥梁专家,以修建一座钱塘江大桥出名。


此时的茅以升是西安交通大学的校长。本来茅以升是重庆方面的国立交通大学工程学院的院长,照理说是深受器重,不过由于对于国民党政府的一些作为不满,加上中共的jūn_duì 在抗战中的表现,经过周恩莱等人的数次劝说给挖到了西安去,并为此专门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


对于这些人才,李卫国手里可是有着大把的名单,只要是他觉得有用的,全都勾画出来,当地的情报人员以及办事处人员前去沟通,想尽办法都得挖过来。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中共的治下,不过这也不能强求,只要是能来的基本上都受到了重用。


除了茅以升这个桥梁专家,这几年中共方面挖了不少在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的人才到西北的几个大学任职。去西北联大和兰州大学的最多,至于西安交大,则是刚刚建立没多久,而且工科学校。


李卫国知道,要想把中共变得越强大,这些人才就必须掌握在手里。除了这些上层人才,下面的技术工人也是培养的重点,不过由于一些原因,技术工人的培训发展不是很快,那种特别懂技术的高级技工很缺,所以很多精密机器都造不出来。不过工人的事,急不得,这都是需要靠时间以及经验积累,还得从外界引进。现在西北地区的优秀技工基本上是之前从苏联以及海外华人中引进的,自己本身的工人还在不断学习中。


这座黄河大桥对于茅以升的团队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毕竟钱塘江大桥那都是1000多米的桥,这座桥也就不到400米。为了修好这座桥,特区政府也是打算投入近百万人民币(大约二三十万美元的样子)。此时黄河上的在建大桥一共四座,分别是包兰铁路上的两座,还有吴堡、潼关这两座,不过工程量并不大,但同时建四座黄河大桥,这个决心可见一般。


不过跟包兰线的两座桥不同,那都是铁路专用桥,而后面两座桥则是建铁路公路两用桥。宁夏、绥远那边,对于公路桥并不是很急需,车辆、行人过河完全可以先用着浮桥或者渡船,但陕西这两座大桥则是要满足前线的战事需要。


吴堡大桥要先开工,现在所有桥墩已经灌注完成,正在进行下层铁路桥的建设阶段,要是快的话,明年初就能完工;而潼关的那座桥才刚完成测绘工作,正开始架设桥墩。茅以升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同时完成两座大桥的监造工作,所以吴堡这座桥,就让他的一个优秀学生在那带着一批人负责。至于茅以升本人则是带着团队其他人正在进行潼关那座黄河大桥的建设,因为那座大桥工程量大,难度较高,必须由茅以升本人去。


对于这两座桥,特区政府要求很高,必须满足军用坦克安全度过,而且是以正在研制的新型坦克为标准。


吴堡的黄河大桥离着浮桥很近,所以那些第一次过浮桥的人,都会好奇地看着百米外的那座在建大桥。而此时渡口处的就停了几辆小汽车,正在对远处的大桥指指点点,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对于这些乘坐汽车的人,旁边也有过路的八路军士兵和普通百姓好奇地看着,因为这几人都不是中国人面孔,而是白人,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语言。


“darling(达令),他们这是在修桥吗?”一个30多岁的白人女士,问着旁边比她略矮点的一个白人中年男子,听称呼两人应该是夫妻。


两人都是穿的便装,在这些基本穿着灰色、白色等衣服的普通百姓和jūn_rén 相比,他们所穿的衣服比较醒目,男子都是西装革履,女性则是黑色的时尚服装,他们胸前挂着的相机证明着他们是记者。


旁边的中年人,看了一下远处正在修建的大桥,便不确定道,“应该是吧!”


“达令,你看他们居然有专门的修桥机械,简直不可思议,不是听说中国很落后吗?特别是这西北地区?”旁边的那个白人女子惊呼道。


“邱茉莉女士,看来你对中共还是不了解,等我们从前线回来,你可以去兰州的工业区转转,你就会发现,那里工业虽然赶不上英国,但绝对比南边的重庆政府要好很多!


我们刚才乘坐的汽车就是他们自己生产的!”看见一脸惊讶地邱茉莉女士,旁边的斯诺不禁解释道。


要说对中共了解最深的外国,估计也就两个。一个是已经回到美国的史沫特莱,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被称为斯诺的美国人。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