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收藏家、富商,满世界参加各种拍卖会,购买欧美油画雕塑、东方瓷器字画、印度佛像、波斯绒毯以及各类名贵珠宝,偏偏对开在东京的拍卖会不感兴趣。
佳士得头铁,不信邪,1981年7月在东京开设一家分公司。
当年的秋冬季大拍的拍卖会现场,连人都没坐满,一大片空座。
迫于经营之难,他们不得不兼职进行土地和房产拍卖,即便如此,三年后依然撑不下去,不得不将东京分公司降格为办事处,以维护客户和征集拍品为主要业务。
这下,境外拍卖公司再也不敢轻易涉足东洋拍卖市场,即便是第一槌的苏富比,也只是偶尔去东京举办一两场特别拍卖,而不敢成立公司。
是东洋的拍卖市场不火吗?
还真不是!东洋古董圈的习惯是圈内小拍,圈内交易,圈子相对固定,对于所谓的大拍,传统的收藏家,大多都没什么兴趣。
维德拍卖更不敢轻易尝试,所以才有许胖子的感慨。
卢灿随口答道,“炒作东洋艺术品呗!炒得东洋人都以为他们的文物是天价之宝后,即便维德拍卖不进入东京,也能赚他们的钱!”
许胖子撇撇嘴,“你平时听醒目的,怎么说出这么笨的话。真当苏富比和佳士得的人,都是傻瓜?这点小手段,都是我们玩剩下的。”
呃,卢灿又被噎了一下。
许家耀笑着解释,“战后东洋经济复苏,六十年代,欧美白畜就想着赚东洋人的钱。”
“以苏富比和佳士得为代表,他们想过各种办法炒作东洋文物。”
“宣传过欧美知名艺术家对东洋艺术的吸纳与效仿,譬如说毕加索喜欢东洋浮世绘;鼓吹过当代名人对东洋艺术的痴迷,像什么麦克阿瑟位于肯萨斯的日式别墅;他们甚至还让大都会博物馆加强对东洋文物的宣传,否则《神奈川冲浪里》,就那么一幅版画,能成为大都会的镇馆之宝?”
“不仅如此,苏富比举办过两场东洋肉笔画专场,佳士得也举办过多次武士刀和武士盔甲拍卖。类似的拍卖,许多拍卖行都搞过。东洋人挺高兴,但……”
说到这,他摊摊手,表情有些无奈,“貌似没鸟用!”
卢灿对拍卖行不是很关心,没想到,其中竟然还有如此之多的隐秘。
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有一段时间,全世界都为东洋艺术着迷,原来真相在这儿!
这种现象,有点三十年后国人感觉“全世界都为中国艺术品着迷”的印象,完全一致。
还真是……经济决定艺术,市场决定价值!
卢灿唏嘘之余,想起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中国艺术品的市场价格突飞猛进,与这件元青花大罐的高价拍卖,息息相关。
当然,在此之前,也有几次古董瓷器的高价拍得,譬如1999年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最终成交价就高达六千多万港纸,但是,还很少有直接破亿的古董瓷器。
鬼谷子青花罐,直接将这一标准提升到两个多亿。
从此,中国瓷器的行情,一路看涨,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更是拍出七个多亿。一件清代乾隆朝的转心瓶,就能拍出五个多亿。
着实让人咋舌。
如果此时说出中国瓷器未来能拍出几个亿的价格,估计许胖子能笑死。
卢灿想了会,还是建议道,“你们拍卖行既然有打进东京的共识,不如坐下来好好商量。我认为,与其全面开花炒作东洋艺术,还不如瞅准目标,找出几件确实不错的东洋艺术品,炒出一个轰动性的落槌价来,这种新闻效应,或许比你们原先的策略,更有效。”
“大家商量好,各家拍卖行,隔一两年来一次!我就不信他东洋人对这种事不心动?”
历史上,鬼谷子下山大罐最终的收藏者,谁也不知道!
出手的埃斯肯纳齐,只对媒体公布,买家既不是亚洲人,也不是英国人……
可谓下落不明,疑点众多!
但是,中国古瓷器的拍卖市场,却从此红火起来,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