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相宝2:秘物> 第748章 传奇劈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8章 传奇劈画(1 / 2)

第748章 传奇劈画


来得匆忙,没带手套、放大镜,不过,活动现场不缺这些。


温碧璃递过来手套,另一侧有人递来一枚长柄高倍放大镜,很专业的道具,卢灿偏头看了眼,是笑容殷切的伍佳恩。


卢灿朝她点点头,接过放大镜,俯下腰。


这件作品自然不用全部鉴定,卢灿将鉴定重点,放在那些感觉气韵不太连贯的地方。


很快,他就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自己感觉气韵不连贯的几处,几乎都是由于墨色不足所引发。譬如眼前这块林中岩石,干笔皴擦,飞白勾石,力道已经足够,可是偏偏在转折处应该重墨浓彩时,墨色差上这么一两分,如此一来,这块岩石给人的感觉就有点飘。


当然,这需要极强的艺术鉴赏力,才能感觉出来,对于一般鉴定师而言,肯定感受不到。


估计王季迁王老,甚至袁殊,也都有和自己一样的感觉,所以,袁殊将这幅作品拿到今天的品鉴会上,听听大家的意见,而王季迁王老本着“一疑摒万真”的鉴定观点,认为这幅画作有问题。


到现在为止,卢灿依旧坚持这幅画作为真迹。


那么问题来了!


这幅画作既然是真迹,文徵明这位吴门画派的祖师爷,会犯这种小错误?


卢灿不太相信!


可是,这种“墨色不足”现象,又怎么解释?


难道是文徵明创作这幅画时,所用墨条质量很差?


这似乎很荒唐,要知道,文徵明文氏家族可是江南有名的大家族,非常富有,不可能用太低档的墨条。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卢灿已经鉴定出这幅画所使用的墨,为明代名贵的漆烟墨。


漆烟墨是徽墨的一种,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宋朝的何薳(音远)在《墨记·漆烟对胶》记载:“沉珪后又出意取古松煤,杂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精黑,名为漆烟。”


这种墨块,虎博附属的工艺坊也有生产,供馆中老爷子们使用,也在纪念品商店售卖。卢灿记得其工艺中,可不止烧漆脂,还要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材料。


即便放在现代,也价值不菲,由此逆推,在明代,漆烟墨绝对名贵!


漆烟墨是有名的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卢灿自己也经常使用,几乎从不出现“氧化褪色”现象,在一系列古字画中,也从未听说过漆烟墨褪色。


如果说褪色,松烟墨和减胶墨,倒是有可能,但那也与书画所处的潮湿环境有关。


可眼目前这幅画,并没有明显的受潮痕迹。


奇哉怪哉!


这一圈人,原本是安静的,都等着看卢灿这位名声在外的鉴定界神眼的表现,如果时机合适还能拍拍马屁什么的,可是,卢灿这一俯身,就是五分钟,现场开始有了小声议论,继而声音越来越大。


有人嘀咕,“我看这笔迹和字体,还有钤印,完全符合文徵明画作特征,墨色和纸张,也符合明代特点,这件画作,老袁捡到了,没什么可质疑的,好东西!”


也有人看得深一些,“画作气韵是对的,可是看起来有点别扭,不能太早下结论。”


也有人说怪话的,“切!说什么气韵?!虚无缥缈!现在的作假手艺越来越高,防不胜防。这幅画老袁带来的目的,可不就是为了鉴真伪么?我感觉不太好!”


诸如此类的话,越来越多,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有人说是民国高仿。


还有人别出心裁,说这幅画作是文徵明与他人合笔——联手创作。


这一想法,卢灿也考虑过,这幅画作的架构和笔锋特征,始终如一,并没有第二种笔迹出现,所以,联手创作的可能性不大。


卢灿已经找到这幅画的缺陷所在,但说不出理由,这种鉴定是不能服众的。


此刻,他深深感受到王季迁老爷子的郁闷。


既然画面上找不出原因,他索性将目标对准装裱——很多时候,装裱也能辅助鉴定。


他拿着放大镜,对着裱边仔细观察,还用戴手套的手,轻轻压了压裱边。


有古怪!裱边略显柔软!


陈年老裱,裱边通常会呈现两种状态,其一是裱边压实,多层裱纸浑然一体;其二就是裱边不严实,也就是随着岁月的增长,糊裱的浆糊干了,裱纸之间出现分层,变成空心。


以上两点出现,都属于正常。


但是,作为一件老裱字画,出现柔软裱边,绝对不正常。


最大的可能性,是裱边被人揭过后,再重新合上。


这样一来,单看外表,似乎还是老裱,但实际上却是老裱新装。


对方为什么要老裱新装?


卢灿脑海中忽然划过一道闪电,想到一个传奇级作伪手段——揭画!


此“揭画”可不是装裱工作中将因为破损、受潮等原因需要将画芯从裱纸上揭下来的“揭画”,而是指将成品画作通过特制的刀具一点一点的将画纸剥离开来,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


因为这种手艺是将一张画作劈开分为多张,行业内又称之为“劈画”。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