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推理猜测
“样式一样,不过,材质差别很大,好像是石质?”
丁老两根手指捏着指环,对着灯光仔细看了一圈,有些疑惑,又将目光投向卢灿。
丁欢知道卢灿手中有一枚秦墨玉钜子令指环——当时那只指环出现,大家都将其当成“传说之物”,很是稀罕,虎博的那帮老汉们争相传阅,丁欢也看过一次。
不过,卢灿后来在京城齐燮元后人手中得到一枚灰玉指环的事情,丁老并不知情。
卢灿伸手接了过来,只一眼,就确定眼前的这枚指环,和自己之前得到的灰玉指环,材质、样式完全一模一样。环形顶端的平板上,刻有大篆字体的“灵”字,平板两侧表面,篆刻兽面饕餮纹,灰玉材质。只不过这只灰玉指环的环体,有一条明显的裂纹,应该是摔的。
卢灿已经从宗越那里得知,黄靖庭执掌墨门时,曾经制作过钜子令和灵子令。
钜子令一枚,是统率墨门的信物,灵子令四枚,分散给墨门四房,分别是君房徐福,主要负责研究道术与方士;正房孙仲远,主要研究治国之道;兴房黄天琼,在徐福东渡时曾经担任护卫将军一职;子房张良主要研究军事谋略。
当时卢灿听到这则消息时,完全把它当成传奇小说在听,根本没在意。
没曾想……呵呵,看来,自己和这所谓的墨门钜子令,挺有缘分!
这已经是自己所接触的第三枚墨门信物!一枚秦墨玉,两枚灰玉!
第一枚秦墨玉钜子令出现时,许胖子也在伍佳恩的青韵轩,也曾上过手,很熟悉。他一伸手从卢灿的指尖拿到这枚指环,看了两眼,啧啧两声,“好像材质确实不同。”
卢灿点点头,笑道,“这是灰玉材质,说是灰玉,其实是洛阳邙山一带的大理石。”
“大理石做的戒指?”胖子有些失望,他知道这是指环,可还是信口说出戒指二字,实在是……这玩意和戒指太像。
懒得和这家伙掰饬,卢灿从他手中拿过这枚有损伤的指环,手指捻着指环,对李如松笑笑,“李老,这枚指环您还记得……谁送来典当的?石头指环不值什么钱,您怎么会收下这件东西?”
刚才丁欢拿起这枚指环时,李如松就已经在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他也不知道这枚“戒指”究竟是什么玩意。事实上,这枚戒指也不是他收下的。
正如卢灿猜测,李如松与常州刘家关系密切。
早在民国二十二年,十七岁的李如松随着叔父来到沪市,在一家名叫永福的纱厂谋生,老板叫刘国钧——此人是三四十年代着名的民族企业家。
因为李如松受过完整的小学教育,在那个识字率很低的年代,这已经很了不起,因而,李如松得以在纱厂从事文件资料整理工作,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刘丕基。
刘丕基见他勤快肯干,又怜悯他天生驼背,对李如松那是相当照顾。三十年代,刘靖基刘丕基兄弟被刘国钧猜忌,双方分道扬镳,刘氏兄弟成立自己的纱厂时,刘丕基将李如松一同带走。
李如松在跟着刘丕基那些年中,不仅娶妻生子,还学得一身不错的鉴定知识,经常帮刘靖基刘丕基兄弟在沪海古董店拿货,上手机会极多,实战经验很丰富。
五十年代初,刘丕基一家人南下,李如松选择追随,一起来到香江。
九龙一带的人工很便宜,刘丕基选择在九龙城砦的外围——界限街附近开设安达纱厂。出于安全考虑,刘丕基拜了大鼻登的码头,双方合伙开设福运当铺,李如松出任掌柜。
至于刘丕基去世以及李如松怎么又投到大鼻登旗下,另有隐情。
眼前的这枚灰玉指环,并非李如松收下的典当物,而是刘丕基某一次带来的东西,放在典当行的保险柜中。李如松也不知道来历,时间久了,就和其它放在保险柜中的珠宝首饰,混在一起。
今儿,被丁欢挑出来,又遇上卢灿家似乎还有一枚一模一样的物件。
李如松同样很感兴趣——这枚戒指,当初刘丕基曾经盘玩过很长一段时间,似乎也在研究它的来历!所以,李如松没有回答卢灿的话,反问道,“卢东家,认识这枚……灰玉戒指?”
灰玉戒指?
刚才大家聊这枚指环时,都没提准确名称,李如松之所以这么说,肯定是听刚才许胖子信口胡说。
卢灿瞬间断定李如松不知道这枚指环的来历,继而推断出,这枚指环并非李如松收下的当物!那么,当初得到这枚戒指并珍藏起来的人,只有刘丕基!
也就是说,刘丕基应该知道这枚指环是墨门信物!
卢灿瞬间想到另一个人物——刘丕基的哥哥刘靖基!
三四十年代,靖公在工商界很有名,相比之下,他在收藏界的名头一直不怎么响亮。一直到刘靖基受到来自对手报复和打击,需要紧急转移。
靖公为了保护这批古董,急中生智,打电话给沪市博物馆,表示要捐献一批书画,请沪市博物馆迅速派人前来接收。沪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赶到靖公家时,家已经被翻过,东西杂乱不堪。
沪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靖公的指引下,把数千件书画藏品一一找出来,整理、登记、造册,从晚上直到次日中午,大功始告完成——他家的藏品,足足用两辆卡车才将其运完,送进沪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