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位后,得罪了这位君主其实是得罪了太多的秦国贵族的商君卫鞅,从秦国逃亡,可沿途却没有一个秦人敢收留卫鞅,因为这些人都害怕受到连坐的处罚,以至于卫鞅最终被秦国jūn_duì 抓捕。更惨的是,非但卫鞅自己死后还要在秦都咸阳被当众五马分尸,就连他的家人,亦因为连坐法,而被全部诛杀。足足聊了两个时辰左右,蒙仲见时候也差不多了,便询问赵王何道:“君上,您认为我赵国要强大,当前应该怎么做呢”赵王何回答道:“合纵抗秦。”不可否认,这的确是正确的主张,毕竟齐国现如今已经被赵国打趴下了,赵国的敌人就只有秦国,只要击败秦国,赵国就能称霸中原。于是蒙仲又问道:“君上,以您看来,赵国若与秦国争战,有几分胜算”听闻此言,赵王何陷入了沉思,半晌后这才说道:“大概三成吧”蒙仲略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赵王何,好奇说道:“失去的两成胜算是”“秦国的「军功爵制」。”赵王何正色说道。蒙仲点了点头,他认为,在刨除掉邦交方面的因此,单单比较秦国与赵国自身的强弱,秦国的军功爵制,确实是赵国无法匹敌的。兼之重赏、重罚的军功爵制,使得秦国的士卒个个悍不畏死,以至于就沿用李悝法的魏国,都被秦国打喘不过气来,更何况是赵国呢要知道,李悝变法后的魏国,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都摆脱了“世卿世袭世禄”带来的隐患,使国家能集中大量的土地与金钱,用于jūn_duì 。可即便如此,魏国的jūn_duì 还是很难击败秦国jūn_duì ,一方面有将领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则是相关制度的面向性魏国武卒的制度,只是针对魏国一部分士卒,也就是精锐jūn_duì ;而秦国军功爵制,却是面向全部秦国士卒甚至是平民、奴隶。一个秦人打不过魏武卒,那么十个呢在军功爵制下,秦国有着源源不断的兵源,所有的秦卒,作战士气与勇悍程度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魏国的魏武卒,却不能代表魏国所有的jūn_duì 。这就导致魏武卒虽然单个能力优秀于秦卒,但就整体而言,却无法彻底击败秦军。除非魏国将所有的jūn_duì 都打造成魏武卒但这个花费,相信是魏国也承受不起的。既然连魏国都难以抗衡秦国,赵国的制度就更不必多说了。继魏相李悝变法后,齐相邹忌、韩相申不害、楚相吴起等纷纷在本国施行改革,罢黜礼制,确定法制,废除“世卿世袭世禄”,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唯独赵国,至今都没有施行这方面相关改革虽然赵主父推行了胡服骑射改革,但这项革新,并没有涉及到“世卿世袭世禄”的根本问题。“臣觉得,法令制度落后于当世,这或许才是赵国不敌于秦国的最大原因。”蒙仲故意引导着话题。“卿的意思是变法”赵王何愣了愣,旋即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继而深深看了一眼蒙仲。那目光,让蒙仲隐隐有种错觉。仿佛,对面并非是一位素来养尊处优、且仅仅只有十六岁的少年。第135章 蒙仲与赵王何三“你等都退下吧。”约数息后,赵王何忽然对伺立于这座偏殿内的宦官、宫女以及卫士吩咐道。闻言,或有一名中年宦官犹豫说道:“君上,这”还没等此人把话说完,就听赵王何微笑着说道:“蒙司马,乃是肥相推荐给寡人的无妨,都退下吧。”“喏。”在赵王何两度示意后,殿内的宦官、宫女、卫士等这才陆续退下,离开了这座偏殿。见到这一幕,蒙仲亦有所察觉,忍不住低声问道:“这些在君上身边的人,莫非也不可信吗”赵王何没有隐瞒的意思,低声说道:“信期也好,「缪iào贤」也罢,大抵都是可信的,否则肥相也不会让他二人辅佐寡人,不过他们手底下的人就未必了。”他口中的信期,即蒙仲见过的「宫伯」信期,而「缪贤」,则是宫内的「宦者令」,即宫中官宦内侍的头目,这两人,皆是肥义为赵王何精挑细选的,至于目的,就是为了使王宫能牢牢掌握在“新君派”手中,免得连王宫这一块都被某些势力所渗透。在简单解释完后,赵王何的目光从偏殿的殿门转移到蒙仲身上,神色有些复杂地又说道:“卿果然是气魄过人,你就不怕方才那番话,使你得罪某些人吗”蒙仲闻言微微一笑,索性将话给挑明了,他玩笑般说道:“君上指的是安平君赵成,还是奉阳君李兑亦或是以此二人为首的势力”赵王何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略有些感慨地说道:“卿的胆魄当真过人,怪不得卿带着五百名兵卒,就敢夜袭数万齐军的营寨”他俩为何会提到以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为首的“旧贵族派”呢原因就在于蒙仲故意引导话题时提及的“变法”无论是魏国的李悝变法也好,秦国的商君变法也罢,甚至于囊括齐国、楚国、韩国,这些中原国家陆续变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同程度打击了“世卿世袭世禄”的现象,非但使王权能进一步集中,也使国家有了较为宽裕的土地与经济收入,能用于赏赐jūn_duì ,或者用于国家建设。而如今赵国如果也要效仿诸国变法,那么,就要想办法铲除国内的“旧贵族派”。当然,这里要铲除的“旧贵族派”,其实也可以不包括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这些人,毕竟这些臣子还是有功于国家的,关键在于依附二人的那些旧贵族势力,在这其中有很大一批人,于国家毫无贡献,但因为其祖先的功劳,而能世代享受封邑、爵位带来的利益各国变法要铲除的,就是这批人。但由于铲除掉这批人,会使“旧贵族派”实力大损,因此,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等人又不允许出现那样的情况,否则,旧贵族派就难以与安阳君赵章抗衡。更要紧的是,一旦赵国开了“废除贵族世袭”的先例,赵成、李兑难以保证他们留给后人的土地与财富,日后是否也会被王室所收回。结合这两点,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是绝对不会允许赵国推行“废除贵族世袭”的改革的。换句话说,任何胆敢提出相关变法改革的人,都会遭到旧贵族派的仇视这个憎恨程度,甚至要高过他们对安阳君赵章的仇视,属于是无法调和的根本矛盾。“你不怕吗得罪安平君与奉阳君那些人”赵王何有些惊讶地询问蒙仲道。听闻此言,蒙仲摇了摇头,毫不在意地说道:“臣为何要畏惧呢无论如何,某些人都势必会成为敌人,只是早晚的问题。”“卿何以如此肯定呢”赵王何忽然插嘴问道:“即便日后安平君、奉阳君招揽卿,卿也仍然也会与他们为敌吗”这是在试探我么蒙仲觉得赵王何这句话问得有点奇怪,于是他想了想后回答道:“君上,在下的义兄惠盎,不知君上是否听说过”“宋相惠盎寡人当然听说过。”赵王何点点头。这也难怪,毕竟宋国目前“半王政、半仁政”的国家模式,就是惠盎竭力促成的结果说来也讽刺,被称为“桀宋”的宋国,其实是保留了一半儒家“仁政”思想的国家,它反而是当世除了已覆亡的滕国外,在对民政策上最宽松的国家。尤其是拿专门创立了“连坐法”的秦国作为对比时。“臣的义兄惠盎曾经说过,无论惠子、张仪、人在年老时,都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在臣看来,这或许就是落叶归根。倘若彼时故乡已经不在,岂不会让人感到悲伤吗”目视着赵王何,蒙仲诚恳地说道:“臣深以为然臣作为宋国人,自然最希望我宋国能变得最为强大,但很可惜,我宋国恐怕近百年里,都不具备称霸中原的资格,是故,我宋国才要效仿「晋楚争霸」时的宋国,鼎力支持一个国家成为中原霸主,以换取宋国能在此乱世中延续的机会,而赵国,便是我宋国选择的辅助对象。”“”赵王何的眼眸中闪过几丝惊悟之色,微微点了点头。而此时,蒙仲则继续说道:“正因为这个道理,纵使臣出身宋国,也仍然希望赵国能变得强盛,赵国越强盛,我宋国就越安稳。因此,君上不必怀疑臣希望赵国强盛的信念。”“唔。”听着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赵王何信服地点了点头。“然而在臣看来,虽然齐国眼下臣服于赵国,但其中未尝没有试图让赵国与秦国反目的意思。这是一个挑战,充满危机,但也充满机遇,若是赵国能够击败秦国,便可以效仿曾经的晋国,称霸中原然而,正如君上所言,赵国暂时还不是秦国的对手,为何臣以为,是赵国制度的落后所导致。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有邹忌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这些都具备称霸中原潜力的国家,陆陆续续都展开了变法,以改进法制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唯独赵国,在这方面远远落后臣虽敬重赵主父,但仍然认为,赵主父推动的胡服骑射改革,是不完善、不全面的,只能说是军事方面的改革,而对于国家的政策,丝毫没有改善。臣认为,赵国若要强大,变法改革是必须的。”“”听完蒙仲这一番话,赵王何沉思了片刻,旋即缓缓点了点头。事实上,他不是被蒙仲所说服的,而这一点,蒙仲自己也清楚。更直接点说,赵王何也好、赵相肥义也罢,他们其实早就有变法改革的想法否则肥义又有什么必要,把秦国、魏国、楚国、齐国、韩国的法令收集起来,让赵王何权衡这些法令的利弊呢这不就是在为变法做准备么但问题就在于,赵国目前不具备变法改革的条件。一个国家变法改革的前提,需要王室的鼎力支持,否则,当国内的旧贵族派竭力反抗时,变法改革就会遭到阻碍。正因为如此,像支持国内变法的魏文侯、齐威王等君主,都是极为强势的君主,必要时甚至会派jūn_duì 屠戳反对派,强行推动变法改革。然而如今的赵国,王室的力量却被分散了,分裂成了赵主父、赵王何两派甚至可以再加上公子章派。赵国王室的力量被分散,这就给了旧贵族派得以喘息的机会。而这一点,赵王何也是清楚的,于是当蒙仲提出「变法改制」时,他微微摇了摇头:“卿所说的这一切,很有道理,但我赵国目前不具备变法的条件,相信其中的原因,卿想必也猜得出来”“是因为赵主父吗”蒙仲直截了当地问道。他之前铺垫了一些列变法的话,其实就是为了引出这一句话。“”赵王何再次用复杂的神色看了一眼蒙仲,没有说话,似乎是默认了。见此,蒙仲神色自若地说道:“君上,臣到赵国也有些时日了,说句不恭的话,也发现了君上与赵主父不亲近的这件事,臣对此很不解。你曾经的太子之位,包括后来赵主父将王位传给君上,都是赵主父力排众议给予的然而为何在臣看来,您父子二人却不亲近呢”“”赵王何抬头看了一眼蒙仲,没有说话。见此,蒙仲故意激他道:“莫非是因为君上您的母亲,惠后”“”在蒙仲的注视下,赵王何双眉一凝,眼眸中涌现几分怒色,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不得不说,这个目光,让蒙仲微微一愣,因为他感觉,赵王何此时的眼神,与其懦弱的性格很不相符至少与蒙仲印象中的那位赵王何,很不相符。“卿究竟想问什么”赵王何的语气中,隐隐带着几分愤怒。见此,蒙仲面色自若地说道:“臣没有别的意思,臣只是觉得,赵国必须要改革才能变得强盛,虽然君上认为眼下赵国并不具备变法改革的条件,但臣认为,只要君上与赵主父解除了矛盾,赵国就仍然有变法改革的机会昨日臣受肥相邀请,到齐府上赴宴时,与肥相有过一番谈聊,当时肥相希望臣辅佐君上,臣当时没有做出回覆。赵主父对臣有知遇之恩,臣不想背叛赵主父,这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另外一个原因,即臣对君上毫不了解”说到这里,蒙仲抬起头直视着赵王何,正色说道:“君上,现在在您面前的,并非是赵主父身边的近卫司马,只是一名来自宋国、且希望赵国能强盛到庇护宋国的宋人在下虽不才,但也希望辅佐我所认可的君主,既然君上都不能给予在下信任,那又何谈让在下辅佐您呢”“”用颇为凌厉的眼神打量着蒙仲,赵王何抿着嘴唇一言不发。蒙仲,与赵王何,两名都只有十六岁的少年,用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目光,相互注视着彼此。久久不语。第136章 蒙仲与赵王何四“看来今日,只能聊到这里了。”足足过了半晌,蒙仲率先站起身来,朝着赵王何拱了拱手,同时也不忘用略带嘲讽、戏谑的语气再补充一句:“或许明日,君上也不会再邀臣来此殿陪伴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