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战国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27(1 / 1)

d老对我们家的照顾,他们欠我们家的恩情,早已经还上了,为娘不忍心叫蒙孚那孩子替你从军。倘若你也是这个意思,为娘纵使心中有万分担忧,亦会支持你的决定。不过,为娘并不要求你为你兄长报仇,相信伯儿在九泉之下也是这个意思,只要你平平安安,在我宋国战胜滕国后平安回来即可,至于滕虎死在何人手中,为娘不在意这件事。”“孩儿谨遵母亲教诲。”蒙仲拱手应道。葛氏点了点头,忽然她又想到一件事,忍不住问蒙仲道:“那夫子那边怎么办夫子的性子,为娘多少也了解一些,他想必不会允许此事。”蒙仲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的确,相比较葛氏的“通情达理”,庄夫子那边要麻烦的多。搞不好,会被逐出师门吧蒙仲暗暗苦笑。但即便如此,蒙仲仍义无反顾,毕竟兄长蒙伯曾经待他极好,他作为弟弟,理当为兄长报仇。哪怕他其实也知道,作为仇人的滕虎,其实也并非是一名恶人。世间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第038章 拜别庄子由于这次族兵启程颇为仓促,蒙仲不敢耽搁,次日便骑着毛驴返回了庄子居,将宋王偃下令再次征兵的消息禀告了庄子。听了这个消息后,庄子沉默了许久,旋即用笔在一块竹牌上写道:你留在居内即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中,隐隐透露出庄子的自信他自信就算是宋王偃得知此事,也会看在他的面子上,对他弟子蒙仲没有服役从军一事视为不见。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位弟子竟然说要服役从军。「为何」在听到蒙仲的话中,素来神色淡然的庄子,一下子就凝起了眉头,双目严厉地直视着眼前的弟子。在这份审视下,蒙仲恭谨地解释道:“夫子,若学生逃避了这次服役,那么将有一名比我还要小两岁的族弟代我踏上战场”他指的便是蒙孚,即蒙挚的儿子。然而,这个解释并不能使庄子感到满意,在他竹牌上写道:儒家的仁,使你动摇了么不得不说,道家的思想有时候实在太过理想化,纵使是作为道家圣贤的庄子,他其实也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只不过是处于追寻那种至高境界的中途而已。比如说,庄子很厌恶儒家那种“授业解惑”的教导方式,他认为「道无问、问无应」,每个人的道都应该由个人自己去探索,且道道不相同,师父的道,未必就是弟子的道,可为了不使道家的思想断了传承,庄子最终还是用他抵制的“授业解惑”的方式来教导弟子。这也是无奈。再说「蒙孚代蒙仲服役从军」这件事,其实这对庄子并无几分触动,“仁”是儒家的主张,道家的主张是“道德”,即遵寻本性,舍弃狡智、贪欲、仇恨等等后天的附加,顺应自然,提高自我。而在庄子看来,蒙孚代蒙仲服役从军,是为了报答蒙仲的兄长蒙伯曾经救了其父蒙挚,这是一种事与事之间的关联,其本身并没有什么善恶之说,蒙仲只需去接受、去顺应即可。可现如今,蒙仲与其母葛氏却因为不忍「蒙孚年仅十二岁就要代他从军」,故而准备自己踏足战场,这反而是被“仁义”所束缚的体现,是不自由的体现。更关键的是,庄子抵制战争,在他眼里,挑起战争的宋王是失道者,宋国的士卒是失道者,滕国的士卒是失道者,滕弘、滕虎亦是失道者,参与这场战争的双方,无分对错,都是失道者。而蒙仲作为他庄周这个“得道者”的弟子,竟准备踏足俗世参与失道者的战争,这如何不让他感到失望在沉默了片刻后,庄子决定将事情挑明,于是他在竹牌上写道:或许,儒家的仁说,只是你的假托之词,你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报兄长之仇。蒙仲张了张嘴,在迟疑了几息后,最终低下头说道:“不敢隐瞒夫子,不忍蒙孚代我从军,这是我娘的善心,而学生只是确实为了找机会为兄长报仇。”庄子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蒙仲,毕竟蒙仲虽然在某些事情上不符他的心意,但至少在“诚心”上并无亏损,向来是诚实守信,这个品德非常珍贵。想了想,庄子在一册竹简上写道:宋滕之战,我称其为“失道者之争”,宋王罔顾自己国人的性命去攻打滕国,而滕国亦以暴抵暴,是故这场战争不会诞生真正的胜者,双方皆是败者,你要踏足这场一场必败的战争纵使你能杀了滕虎,为你兄报了仇,但滕虎亦有兄弟子侄,彼必视你为仇寇,终有一日亦会来找你寻仇,似这般冤冤相报,几时才能结束顿了顿,他又在竹简上写道:何不退后一步今宋王再次伐滕,恐滕国或将不存。若滕虎死去,你与滕虎的恩怨亦可烟消云散,此后你可一心向道,跟我追寻大道至理,岂不好过踏足“失道者之争”“夫子教训的是。”蒙仲低了低头,旋即低声说道:“但兄长自幼待我极善,他被滕虎所杀,学生不能无动于衷。”「愚蠢」庄子在竹简写道:这不过是你被迷惑了本心而已若你兄长果真对你极善,那么他九泉有知,又岂会要你冒着危险为他报仇“「夫子您又不是我兄长,又怎么知道我兄长会怎么想」,倘若换做惠子,想必会这样回答夫子您吧”蒙仲稍稍笑了一下,旋即正色说道:“夫子说得对,这与我兄长无关,只是我个人的执念。”“”庄子看着眼前的弟子长长吐了口气。不得不说,他有些后悔教授这个弟子道、名两家的思想学术,这不,他已渐渐说不过这个弟子了。就在庄子思索着该如何劝阻时,蒙仲首次叩拜大礼,朝着他重重磕了几个头,旋即正色说道:“尽管夫子尚未承认我这个弟子,但您教了我四年,在学生心中,您即是我的恩师。恩师有命,学生理当遵从,但唯独这件事,学生心意已决今日前来,是特地向夫子拜别。杀或不杀滕虎,其实这两年学生反复思考与犹豫,但并未得出结论,但学生相信,只要他日见到滕虎本人,学生的内心会告诉我结果,这样无论杀或不杀滕虎,学生心中的执念都能去除。倘若那时夫子还肯接受学生,学生再在夫子门下,学习大道至理。”说罢,蒙仲起身告退。看着弟子离去的背影,庄子嘴唇微动,旋即缓缓闭上了眼睛。此时,正巧庄伯捧着几册竹简走入屋内,见蒙仲神色严肃地离开,遂疑惑地问道:“夫子,怎么了这是”庄子长长叹了口气,喃喃说道:“我愚蠢的弟子,选择了一条愚蠢的道,而我这愚蠢的师父,竟也想不出劝阻他的办法难道这即是此子的道么”“哗啦”庄伯手中的竹简掉落在地,只见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庄子,半晌后脸上逐渐露出痴笑之色:“夫、夫子,您、您您开口了您开口了哈哈,哈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听闻此言,庄子亦是心中一愣,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破了近二十年的闭口斋戒。“或许,这就是天意吧。”庄子若有所思地感慨道。而与此同时,蒙仲早已走出了庄子居的院门,此时蒙遂正牵着毛驴灰灰在那等候。“怎么样,跟夫子说了么”蒙遂问道。蒙仲点点头,颇有些感慨地说道:“夫子怕是很生气啊,说不定事后就将我逐出师门了”“不至于的,阿仲你可是夫子最器重的弟子。”蒙遂笑着安慰了一句,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有些愧疚地说道:“阿仲,这次”仿佛是猜到了蒙遂的心思,蒙仲打断了他的话,恳求道:“我不在的时候,夫子这边,还有我娘跟嬿儿那边,就拜托你多加照应了不要多想,你留在这边,我也能放心。至于我,还有阿虎在呢。”蒙遂默默地点了点头。二人缓缓朝着乡邑方向走去,不知过了多久,二人忽然听到身背后隐约传来呼声:“阿仲、阿遂”“唔”蒙仲、蒙遂二人停下脚步,疑惑地转回头去,便瞧见武婴、乐进、乐续、向缭、华虎、穆武等庄子居的同伴正急匆匆地朝着他们跑来。“我说你个混账小子,这么大的事竟然也不跟我们透露。”气喘吁吁地跑到蒙仲面前,华虎伸手在蒙仲胸前锤了一拳。在旁,穆武见蒙仲脸上露出困惑之色,笑骂道:“莫要装傻,你知道我们指的是你从军之事。”见瞒不过去了,蒙仲只好向诸子道歉赔罪。而此时,就见武婴从怀中取出一册竹简递给蒙仲,口中说道:“阿仲,这是夫子叫我转交给你的夫子说,既然你执意要去,那就去顺道去拜访一下你另外一位老师的族人吧。”“另外一位老师”蒙仲愣了愣,旋即才明白庄子指的应该是惠子,毕竟名家的思想,便是庄子代惠子传授给他的。惠子的族人,最有名气的,那就只有「惠盎」,宋王偃身边的治国重臣。而此刻蒙仲手中的这册竹简,便是庄子写给惠盎的书信即给蒙仲的介绍信。“看看吧,反正我们早就偷偷瞧过了。”乐进坏笑着说道。听闻此言,蒙仲心中亦有些心动,遂在诸子的怂恿下将竹简打开,却发现竹简上只写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致惠盎:此庄周之弟子蒙仲也」看到竹简中的内容,蒙仲骤然动容,胸腔内涌起一股难以表达的激动,只见他看了一眼庄子居的方向,准备奔回居内,然而却被诸子给拦下了。“虽然”向缭瞥了一眼蒙仲手中的竹简,旋即嘿嘿笑道:“但夫子现下很生气,你还是不要回去了,免得被夫子赶出来。”诸子在旁亦连声附和。蒙仲虽然感觉有点奇怪,但仔细想想,这倒也符合庄子的高傲性格若他因为这封竹简跑回去感激庄子,搞不好真会被恼羞成怒的庄子给赶出来。还是见好就收,莫要去撩拨那位庄夫子的神经了。想到这里,蒙仲跟蒙遂便跟武婴、向缭等人告别。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诸子不约而同地笑了,笑得很诡异。“我们说,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太好啊”乐续忍不住问道。“有什么不好的”向缭笑着说道:“阿仲这小子敢瞒着咱们,难道咱们就不能瞒着他么我现在很期待,期待他日后返回居中,发现夫子竟已能开口嘿嘿嘿,想来到时候他的表情会很精彩。”“可那要等很久啊。”武婴皱眉说道。听闻此言,正在坏笑的诸子为之一愣,旋即面面相觑。“要不把他喊回来”第039章 启程跟蒙遂一同返回乡邑的时候,蒙仲看到蒙虎正站在路边等候着他。不同于以往不太靠谱的蒙虎,今日的蒙虎穿戴上了皮甲,腰间的钩子上挂着随身佩剑,已经像模像样,有了几分武人的气势。“阿仲。”几步走上前来,蒙虎与蒙仲、蒙遂二人拥抱了一下,旋即笑着说道:“我在这里等你们多时了,怎么样,夫子那边”听闻此言,蒙仲不禁又想到了他怀中的那册竹简,用带着几分感动、几分激动的语气说道:“运气不错,夫子并未将我逐出师门,反而承认了我这个弟子。”“当真”蒙虎睁大眼睛,心中亦为蒙仲感到高兴。对于庄子在此时承认自己这个弟子,蒙仲自然猜得到其中的用意,无非就是夫子希望以他的名声来尽可能地保住他罢了远的不说,就说蒙氏一族,无论是少宗主蒙鹜还是家司马蒙擎,他们敢让作为庄子弟子的蒙仲涉险么还不得保护的好好的这份舐犊之心,让蒙仲倍为感动。既然已得到了母亲葛氏的支持与恩师庄子的默许,蒙仲便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蒙荐与蒙羑两位长老,却遭到了两位长老的坚决反对。蒙荐长老是最反对蒙仲服役从军的,毕竟老蒙舒家如今就只剩下蒙仲一名子嗣,倘若此子也出现了什么意外,他日后到九泉之下,将如何面对蒙仲的祖父、即他曾经的好友蒙舒更何况,蒙仲已经得到了庄子的承认,已经是这位庄夫子名副其实的弟子,有什么理由要将这位圣贤的弟子派往战场呢但最终,蒙仲还是劝服了蒙荐与蒙羑两位长老。最后,蒙羑又感动、又愧疚地说道:“阿仲,你mǔ_zǐ 不忍蒙孚小小年纪踏足战场,这份心,老夫铭记于心。”说罢,他又叮嘱他孙儿蒙虎,叫他务必保护蒙仲。对此,蒙虎拍着胸口信誓旦旦地应了下来。当晚回到家中后,蒙仲将事情告诉了母亲葛氏与妹妹蒙嬿。葛氏早已决定支持儿子的决定,倒是蒙嬿始终不能接受,说到激动处,跑到内室独自哭泣去了。这也难怪,毕竟上一场战争,这个丫头便已经失去了亲生母亲萧氏与亲兄长蒙春,好不容易被葛氏收养,又有了蒙仲这位兄长,她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这位兄长再次踏上战场只可惜,对此她无力更改。转眼族兵出发之日,葛氏与蒙嬿早早便起来,为蒙仲准备干粮,可以带着路上吃。期间,蒙嬿再次恳求蒙仲道: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