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有的!单间按月来算,一个月四百五十文。”这还是第一个上门问单间的管事,幼金忙给他介绍自家单间的情况:“我们家单间里头是炕床,有桌椅板凳,就在河基边上,方便得很。”
“成,我一会儿下工了也去瞧瞧。”一个月四百十五文的价格相对于城里头每天二十文的价格还是有优势的,那管事点点头,也决定要去看看。
从河边回来后,幼金姐妹又帮着苏氏继续缝制单间里头要用的棉被,如今才七月,买棉花倒也不贵,苏家便进了十几床棉被的棉花,一是给宿舍那边用,一是自己家也要留着盖。为着管理方便,幼金还花一钱银子一个月从五里桥村里边雇了个五十出头的鳏夫洪大爷过来看河工宿舍的院门。一个月能挣一钱银子,洪大爷本就年纪大了种地也难种,便也高高兴兴地来上工了。
当晚,住进苏家河工宿舍的河工就已经有将近三十人,单独的单间也租出去了两间,都是先付钱后入住,这一下子就收入了将近一两银子,苏家众人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收银子的时候,幼金便直接问了众人要不要订明日一早的早饭:“一个三合面馒头,一碗粗粮粥,两文钱。”众人听了觉得价钱也合理,便都要了一份,安置好住宿以后,又跟洪大叔交代了两句,还留下小黑在这边守门,幼金才带着大黄打着灯笼往不远处的家走去。
回到家后,苏家众人则忙着开始准备明日一早已经预定好的早饭:已经哄睡两个已经会翻身的小娃娃的苏氏带着已经能帮着做馒头的幼珠一起揉面,幼金则将粗粮从仓库取出来,浸泡在水中,然后点火加柴,将粗粮粥熬好,众人才略微洗洗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天还未亮,幼金便提着灯笼从东厢房出来,进了厨房,将苏氏与幼珠醒好的面团切成大小相当的分量,然后放进蒸笼,架在正熬着粗粮粥的锅上边。晒得十分干燥的竹子烧得噼里啪啦地响,不过两刻钟,便都准备好了。
将馒头全都装进铺着一层白色细棉布的背篓里头,然后将粗粮粥盛进木桶里时,正房的苏氏与西厢房的幼银也都起来了。幼金与苏氏两人抬着一大桶粗粮粥、幼银背着干净的粗瓷碗,母女三人趁着浅浅夜色往河工宿舍去了。
那头早起的河工们才出院门,便瞧见苏氏母女已经架起摊子了,成人拳头大小的三合面馒头喷香的气味勾引着已经苏醒过来的味蕾,众人便都忙不迭地掏出两文钱递给幼金,要了碗粗粮粥就着三合面馒头美美地吃完早饭,然后跟苏家母女挥挥手走了。河工们上工的时间都差不多,苏家人带来的早饭不过一刻钟便都卖完了,母女三人收拾好东西便往家去了。
再说里正何浩家,赵氏也听说了已经有几十人住进苏家的河工宿舍的消息,便也有些焦急了:“当家的,你说咱们要不要赶紧支个摊子到河对面,这么些河工,也能挣不少银子呢!”
何浩是个守成的庄户人,自来也没做过什么小买卖,所以隐隐还是有些担忧,不过想想苏家那都还没长大的孩子都敢做的事,自家也可以做,便道:“你一会儿去苏家找幼金丫头商量商量,她们家如今不是盖了好些房子,咱们租个下来卖些吃食也可以。”
听到当家的这么说,赵氏才喜上眉梢,“哎”了声,便急急忙忙出门往河西边去了。路上还碰着两个做了馒头到河基那边卖的村民笑得见牙不见眼地回来,再看到她们背上的背篓都空了,想必是生意不错。赵氏见状,便更着急了,可不能错过这个挣钱的机会啊!
现在是中午河工们的休息时间,幼金又给十九个河工办了登记入住的手续,如今已经改成每十日交一回住宿费,河工们虽然有些不愿意,不过谁让苏家的宿舍比城里便宜,便也都掏了银子。从河工宿舍回来的幼金听说赵氏来了,赶忙进了正房,赵氏如今正在正房里头跟苏氏有说有笑地闲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