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心思淑妃也知道一些,看似对那个贾元春优容有加, 实际上还不是为了安抚太上皇?人家身后的荣国府可是太上皇一直信重的四王八公之一。
其实宫里的高位妃嫔的心思, 都与当今差不多:能封妃封嫔的, 家世都不会太差,又怎么会把一个名义上是国公府嫡女,实际上却只是个五品官之女的贾元春放在眼里?可偏偏这个女史是太上皇亲自放在皇后宫里的,就是皇后也得对她高看一分,这些高位的妃嫔可不就也得捏着鼻子忍着?
表面是忍也就忍了,让她们心里没有怨气, 那还真是难为人了——一个摆明了来抢圣人宠爱的人, 还天天端着一幅我最贤淑、我最规矩、我最知礼的架子。你倒是在自己屋子里贤淑呀?却又偏偏天天去给太上皇去请安, 这就是你的规矩、就是这样知礼的?!
这宫里除了皇后,别的女人说白了也就是当今的妾, 一个妾你贤淑知礼个屁, 真贤淑知礼的又何必上赶着给人做妾?!你天天摆出这样的姿态, 又让那些已经成了妾的人情何以堪。
于是当今的后宫, 对待贾元春的态度那是空前的一致,那就是贾元春反对的, 她们大家就是要支持。这也就是为何宝钗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女官, 献上的千秋节礼会得了大家一致称赞, 还没有人找麻烦的原因——谁让贾元春没等人家的礼物献上,就想着毁了人家的心血的?
所以宝钗的千秋节礼, 就这样在后宫的同仇敌恺下, 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 还没有人找麻烦。淑妃不是没见到宝钗献上千秋节礼后几日的惴惴不安,可是那时她觉得宝钗正需要这样的磨练,才没有提醒她。
就象是今天当今提出让宝钗去见家人,淑妃还是不会提醒宝钗:圣人身为帝王,哪儿能没有自己的傲气!敷衍一个小小的女史,让当今觉得自己身为至尊的骄傲被轻视了,也就是再正常不过后事儿。现在宫里出现了一个不拿贾元春当一回事儿,甚至与她隐隐敌对的,当今自然愿意做个人情给这个人。
这无关淑妃是不是醋海生波——到了淑妃这样的年纪,就算是做出吃醋的举动来,也不过是为了自己还有儿子谋求更大的利益——她仍然认为,宝钗尽管已经比同龄的女孩要沉稳了,可是还不太适合宫里的明争暗斗,还需要磨练。
而最好的磨练,不是把道理给她掰开揉碎了讲清楚,是让她自己从一件件事儿中得到经验与教训,最后做到真正的处变不惊。
宝钗并不知道自己只是眼角红了一下,就让当今与淑妃各有思量,现在她要琢磨的,是薛家突然进京的事儿,还有就是如何让薛家即使进了京,也与贾家离得远远的。
她心里十分清楚,就算是自己今天已经与薛姨妈说了那么多,可是薛姨妈会不会原原本本地将自己说的话,传给薛父是未知数,而薛父能听进去多少更是未知数。
要是什么时候能亲见薛父一面就好了。宝钗心里暗暗琢磨着这事的可行性:再有两天就是年三十了,宫宴薛家是想都不用想的。至于薛父曾经给她说的那些暗线,有一个小安子公公,别的人还敢让他们带话?宝钗还没天真到那种程度。
再接下来的过年期间,高位妃嫔们也可以召见一下自己的家人,可这同样与宝钗一个小小的从六品女官无关。那就只能是看哪天淑妃心情好,自己能出宫与家人相见了。
可是这个时代的宫规,对内外交通还是十分严格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扣下一顶窥视帝踪的帽子,就算是宫女们都是良家出身,偶尔也可以见一下家人,那也仅限于女性亲属,还只是在神武门外的宫墙下。
“唉,”宝钗叹了一口气,要不是事关自己完成任务,她才不愿意再与薛家扯上什么联系。可是现在看来自己完成任务越来越难,就算是她再有心理准备,还是有些受打击。
“女官今天见了老夫人,家里有什么不如意吗,怎么倒叹起气来?”一边的秋兰见宝钗从正殿回来,就一直没有说话,还时不时地叹上一口气,少不得关心自己主子的心情:这都快过年了,要是主子的心情不好,她这个做奴婢的,也过不好年不是。
“那你家里可如意不如意?”宝钗不再想自己的烦心事,转而问起了秋兰来。
秋兰从自己家里回来,那可是一直心情不错,要不是看出宝钗情绪不高,早就要与她说道说道了:“回女官的话,奴婢家里好着呢。上回女官还赏了钱,家里年货都备齐了,屋子也重新刷过了,看着比往年利落多了。”
这多好,只要年货备得足,一家子衣食无忧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再能重新刷一下屋子,已经算是锦上添花了。难怪人家说“知足常乐”,看来自己还是不知足呀。
暗里鄙视了自己一下的宝钗,也就脸上带笑地与秋兰说起了她家中的长短,也算是转换一下自己的心情。要不别人都要过年,自己这里满腹心事的样子,让有心人再抓了小辫子也是不美。
好在宝钗性子里不是伤春悲秋的,又从第二日起就与裳梨宫上下一起忙年,也就把那些宫外之事暂放在了一边:反正她比贾元春年岁小,还有大把的时间。
宫里过年,比宫外分外讲究,那些妃嫔们不光要在宫宴上想法子出点彩,还要给太上皇、当今和皇后贺年,哪个不得卯足了精神?光是过年期间的衣饰,已经让宝钗这个管着淑妃衣饰之事的女官脚不沾地了。
内务府就算是克扣,也得看人下菜碟,象是淑妃这样有子的高位妃子,他们只有捧着敬着的。因此淑妃得到的年例之多,让已经见识过富贵的宝钗也是暗暗咋舌不已。
与碧桃一起定好了淑妃从初一到初五的衣服、头面,再挑出备用的,还得让淑妃一一过目,才算是完了差事。接下来还得看看自己的衣服、首饰可有不妥之处,宝钗再抬起头看四周的时候,宫里已经是处处火树,片片银花了。
新年,真的来了。
今年的宫宴,仍是在奉天殿举行,淑妃带着宝钗等过来的时候,除了太上皇与帝后,别人都已经坐定了。就见淑妃甫一落座,眼睛已经看向了皇子席。
皇子那边最小的四皇子过了今夜也七岁了,四兄弟各安一席,分长幼一字排开,倒是谁也不扰了谁。三皇子见自己的母妃过来,早早地离了席,直到淑妃坐下,自己才重新坐到位子上,那眼睛也时不时地转到淑妃身上。
贤妃在一边笑道:“老三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比老二那个没心没肺的强多了。”
淑妃知道贤妃对自己的二皇子向来着紧,再说也没有在宫宴上说别人孩子不好的理:“姐姐也别太不知足了。二皇子若还不算孝顺的,姐姐只把头上的簪子赏我就是了。”
贤妃就举手扶了扶自己儿子孝敬上来的簪子,笑道:“你急个什么,老三也就是三四年的光景。”
这话说得却是二皇子已经到了开牙建府的时候,当今也早已经将他的府邸划定,二皇子少不得经常出宫去看看自己府邸建设的进度。出宫的时候多了,哪儿能只是去自己的府邸,内城各处当然也得转一转。这一转之下,宫外的新鲜玩意也会买回来让人敬献给贤妃。
刚才淑妃所说的簪子,就是二皇子献给自己母妃生辰时的礼物,金镶红宝五凤钗,据说还是二皇子亲自画的样子,由着京中老字号能工巧匠打造,独此一份的东西。也不怪贤妃时常戴出来显摆。
其实外面的能工巧匠,又比宫里匠做处强上多少?还不是因为是儿子的心意,贤妃才这样看重,淑妃才这样半含酸地打趣。
“说来二皇子也要建府了,姐姐可与圣人提过没有,也该求娶高门淑女了。”淑妃由着二皇子的开府,又想到了他的亲事,谁让三皇子比人家足足小了四岁,离开府还早着呢,只能先看着贤妃得意。
贤妃对此也没有什么要瞒人的:“怎么没提过,只是圣人说是选秀还不到时候,只让我自己先看着。可是咱们在宫里,能知道些什么?又是正妃,马虎不得的。”
淑妃也就赞同地点了一点头:“正是这话,正妃如何能马虎。少不得要请李太太多费些心了。你还好,到底有个帮手,立儿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该找谁帮忙呢。”
李家是贤妃的娘家,她哥哥现任着礼部侍郎,比起淑妃现在只有一个寡嫂、一个刚中了举的侄儿的确强多了。贤妃见淑妃难得露出落寞来,少不得道:“你现在愁什么。老三那个时候正能赶上下届选秀,求着圣人指个好的岂不更好。”
说完又有些暧昧地看了宝钗一眼:“听老二说,老三如今中衣样子着实新鲜,磨着让我也给他做一身呢。妹妹倒是好心思。”
宝钗已经让贤妃刚才那一眼看得心里发毛,再一听话头转到了三皇子的中衣上,还能不知道贤妃所言何意?面上不显,耳朵已经竖起来听着淑妃的回答:“不过是样子新鲜了些,又有什么难的?你那宫里要个什么,尚衣局还敢怠慢不成?这还有什么好心思不好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