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妃说道:“禧妹妹受苦了,也是我孕期精力不济,未曾察觉有异。”
于是唤来雨落,带她去内堂梳洗。
皇上对静妃道:“爱妃,朕刚回宫就过来审问此事,养心殿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朕。他们二人就交给你了,朕先回去处理政务,等到诸事停当,朕再过来陪你说话。”
“臣妾恭送皇上。”
皇上前脚步出永和宫的大门,任太医便已瘫倒在地上,吓得魂不附体、瑟瑟发抖。
少顷,对着静妃扣头如捣蒜。
“多谢静妃娘娘救命之恩!”
雨落带着梳洗完毕的严氏回到殿内,严氏也扑倒在地,不停地叩拜。
“多谢静妃娘娘救命之恩!”
青郁端坐着,向他二人道:“起来吧,别被人看见起了疑心。”
雨落上前去扶起了二人。
原来早在昨日青郁便已暗中见了他二人,并传授他二人脱困解围之法。今日面圣,他二人如法炮制,果然躲过一劫。
任太医道:“微臣今后甘愿受娘娘驱策,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严氏也道:“如蒙娘娘不弃,奴婢愿意肝脑涂地,以报娘娘大恩。”
青郁微笑颔首,对他二人道:“不过你二人今后可是少见为妙。”
然后转头对严氏道:“虽然皇上降你为官女子,但是你今日姿容行状已得圣心,只怕恩宠还在后头。若有再侍奉皇上的机会,你可千万斟酌言辞,不要前功尽弃!皇上富有四海,普天之下的女子,只要皇上看上的,都纳进宫也可以。皇上在意的不是女人的身子,而是女人对他的真心。我大清建国之初,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宠妃宸妃博尔济吉特·海兰珠以二十六岁的高龄和再嫁之身得到专房之宠,靠的就不是青春美貌,而是与皇上心心相印。”
严氏倒地便拜:“臣妾明白。”
青郁说道:“情之一字,本宫也是女人,怎会不明白?这样吧,今后若你再得恩宠,本宫便设法把你安排到永和宫与本宫同住。任太医本就受命为本宫安胎,如此这般,你二人还有再见之日。”
二人闻言不自觉地痛哭流涕,不免又不住地叩首谢恩。
青郁淡然道:“今后若能好生为本宫办事,你们的后福还长着呢,也不枉本宫费心相救。”
第二十六回 皇上新得美眷 青郁惦念故人
道光七年,年末。
冬日清冷,惹得人心也懒怠了。
皇后禁足储秀宫已有多时,后宫众人近来无需请安,便都甚少互相走动。
十二月二十七日,张格尔率500余人潜入阿尔瑚,当其退走时,在喀尔铁盖山被清军全歼。张格尔逃布鲁特,被杨遇春率部擒获,即刻押赴北京,在午门举行献俘仪式。至此,张格尔叛乱被平定。
杨遇春回京受到了皇帝前所未有的礼遇。
皇上不仅赐宴,还传画师为杨老将军绘像,高悬紫光阁。
杨氏一族此时可谓是位极人臣,极尽荣宠。
为了表示恩遇,道光皇帝特下旨,在选秀之前便册封杨遇春的另一个孙女杨英儿为英贵人。
新人很快便进了宫,当晚皇上便翻了牌子令其侍寝。
皇上从圆明园回宫多日,除了偶尔去永和宫陪有孕的静妃用膳之外,侍寝次数最多的竟然是久失圣眷,前不久还闹出一场大风波的严氏。而皇上也早已复了她的位份,让她重新成了禧答应,随后不久又复了她当年初入宫时禧贵人的位份。并且下了恩旨,准她从携芳殿搬了出来,住进了静妃的永和宫。
不得不提的是禧贵人的父亲严世卿乃是文渊阁大学士,当朝的一品大员。
因此当年禧贵人选秀入宫之时原本也是封为贵人,并在静妃避宠之后被皇后举荐侍寝。谁知那几日皇上一心惦记着静妃,挑了她一个错处就打发了。
那一场风波于她而言,可谓是因祸得福,惊得后宫众人瞠目结舌。
而此番英贵人新宠入宫,更是连番搅动着原本就不平静的后宫。
永和宫中,任泰和正在为静妃诊脉。
自从那日皇上从轻发落之后,任泰和在太医院做了两个月医士便又被皇上升回了太医。
正值皇后被禁足,太后受了皇上那一番话一时间也不好再明目张胆地插手后宫诸事,全贵妃虽然担了协理后宫的名分,但太后少不得告诉她戒骄戒躁,努力讨皇上欢心,因此竟然也未曾置喙。
近年来紫禁城内最大的一场丑闻风波便这样无声无息地平定了。
静妃近来心神不宁,日夜胎动不安,身体颇为不适。..
诊脉完毕,静妃便向任太医问道:“本宫的龙胎可还有什么不妙么?”
任太医回道:“娘娘已有早产的迹象。《本草纲目》记载艾叶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的作用。《肘后方》也曾记载,以艾叶酒煎服,可治疗孕期胎动不安。微臣回太医院之后会尽快为娘娘挑拣上好的艾叶,制成蜜丸,方便娘娘每日服食。娘娘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不适的症状便可稍解。”
静妃一手捧心,说道:“有劳任太医了。”
任泰和道:“娘娘客气了,微臣必然竭尽所能,尽量保住龙胎足月生产。”
静妃神色如常地说道:“偏殿内的禧贵人因冬日时气不佳,不思饮食已有数日,似是偶感风寒。任太医若不急着回太医院复命,可否帮本宫去看看她?本宫要以龙嗣为重,不敢贸然探病,以防染症。”
任太医眉心一动,行了大礼,说道:“娘娘言重了,为宫内各位小主诊病乃是微臣的本分。”
静妃道:“那便去罢,去过之后也无需来回禀本宫了,本宫要歇息了。”
“是。微臣领命。”
任泰和匆匆退下了。
风眠、雨落扶着静妃回榻上休息。
雨落道:“娘娘,皇上遣人来传话,午膳时分要来永和宫陪娘娘。”
青郁长出一口气,说道:“知道了。新进宫的英贵人可有什么动静?”
风眠道:“奴婢这几日打听了,英贵人圣眷正隆,皇上日日传召她侍寝呢。太后似乎也有意拉拢,常让她往寿康宫中去陪太后叙话。”
青郁向风眠道:“我们当年在府中一同长大。情份与别人不同。人前是没有法子,总要装装样子,人后原不必这样生疏,更无需自称奴婢。”
风眠、雨落连忙示意她别再说下去。
风眠压低声音道:“娘娘待奴婢之心,奴婢知道。谨防隔墙有耳啊。”
说着话,时间已近用膳之时。
风眠、雨落无奈只能将青郁从榻上搀扶起来,梳理打扮一番,准备接驾。
紫禁城中,最擅长制作各种奇珍异馔的莫过于御膳房。
御膳房又分为外御膳房和内御膳房。
外御膳房地处景运门外,负责制作大宴群臣的“满汉全席”,而且有时还为值班大臣备膳。
内御膳房则设在养心殿一侧,便是皇帝的私厨了。
除了专门负责皇帝饮食的御膳房外,在分布于皇城紫禁城内大大小小的宫院里,都有各自的膳房。仅后妃们差不多就有八个等级,她们的常例饭费,从五十两到十来两不等,份例越低,膳房越小,菜点越少,所用餐具也从金、银到锡、瓷不同。
冬日清寒,静妃怀有龙嗣异常辛苦,皇上忧心她不思饮食,不仅对永和宫中的膳房从配料到餐具格外开恩,更是经常从御膳房赐菜。
这一日,用膳前,皇上早早地派小禄子赐了御膳到永和宫,分别是喜鹊登梅、沙舟踏翠、花盏龙眼、腌苤蓝丝儿、桂花血燕、凤尾鱼翅。
皇上随后便也到了永和宫,亲自挽着静妃入了座。
皇上今日心情舒畅,笑道:“爱妃,朕知你近日喜食酸甜软烂之物,便让御膳房择好的做了几样来。快尝尝,合不合口味。”
青郁道:“多谢皇上。臣妾今日有求于皇上,皇上若能允准,臣妾便多食几筷,直到皇上满意,可好?”
皇上哈哈一笑,说道:“那敢情好,爱妃有何请求,快说与朕听罢。”
青郁嫣然一笑,说道:“自从怀上龙胎,臣妾总是夜不安眠。臣妾记得,少时府里有一嬷嬷,精通推拿之术,神奇无比。额娘素有头疼病,但是每次经她推拿,是夜便可得安枕,一宿无梦。因此臣妾想接那位嬷嬷入宫,服侍臣妾。”
皇上微笑颔首,说道:“那有何难?朕准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