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拱手一拜,笑着说道:“方才太尉所言,兴许有些道理。不过,这样做却是有些弊端。”
“不知,臣能否指正?”
韩安国闻言,顿时脸色就不太好看,阴沉不定起来。
刘荣故作不知,对他说:“有话直说。”
“谢陛下。”
周亚夫再拜,侃侃而谈:“从舆图上看,王庭所在,位于左右贤王中间。”
“更是直面我大汉边境。”
“出兵攻打王庭,是最简单,也是出兵最为快捷之法。”
顿了顿,周亚夫看向韩安国:“不过,出兵单于庭有两个弊端。”
韩安国面色如常,眼睛一眯,拱手道:“老夫策略有误,还请条候不吝指正,愿听条候高论。”
周亚夫笑笑,指着单于庭:“伊稚斜与左贤王交恶,会战于单于庭。倘若我军也出兵单于庭,那么右贤王部很有可能偷袭我军。”
“导致兵败。”
“就算我军侥幸获胜,又能得到什么?”
“只能是伊稚斜和左贤王罢兵言和。”
“这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让两方继续斗下去,我大汉才能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
周亚夫的话,众将纷纷点头。
大汉要的是左贤王和伊稚斜两败俱伤,而不是罢兵言和。
出击单于庭,击败伊稚斜是痛快了,双方却不打了。
那出击,还有什么意义?
韩安国叹了口气,心里明白,周亚夫说的没错。
单于庭,不能打。
就算要打,也得他左贤王打。
“条候接着说下去。”刘荣点点头,示意周亚夫继续。
周亚夫虎目微睁,笑道:“陛下,其实此刻,朝廷大军只需陈列在边,稍等时日便可。”
“至于原因很简单,陛下请看,”一指休屠王浑邪王所部,周亚夫道:“浑邪王、休屠王两王之地偏狭,远离争斗中心。”
“却与左贤王同盟。”
“三王之间,并无直接交接之处。中间,隔着单于庭、右贤王。这样的盟友,怎能牢靠?”
“臣可断定,用不了多久,休屠王、浑邪王就会重新归附伊稚斜。届时,就只会留下左贤王与之对峙。”
“待局势有变,陛下便可调遣朝廷大军于渔阳附近。使伊稚斜,不敢贸然与左贤王全面开战。”
“而后,派出一支劲旅,出兵休屠王浑邪王部,从侧面威胁单于庭。”
“这两个人,都是绣花枕头,碌碌无为之辈,一战可下。待两王已下,便可攻击右贤王部,进一步剪除伊稚斜羽翼。”
“包围于他。”
韩安国眼中精光一闪而逝,问他:“条候说,休屠王、浑邪王可能复归伊稚斜。”
“不知,有几成把握?”
周亚夫轻笑一声,自信满满,笃定般开口:“这是必然的事,臣可以断言,就在这一两个月之间。”
“浑邪王归附的消息,就会传来。”
韩安国没有继续说下去,心中冷笑连连,只等看他周亚夫的笑话。
贻误战机,届时陛下自会惩处于他,何必急于一时?
老夫,静候佳音便是。
刘荣顺着周亚夫的思路在舆图上看了一眼,不由得点点头。
周亚夫目光独到,说的确实不错。眼下这个进兵方略,确实是最为稳妥。
于是,转头看向韩安国:“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稳扎稳打,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