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摆摆手,示意陶心荷别急,都是前几日的事情了,陶心蔷已经过了最初的伤心劲儿,他此时还没讲到今日葬礼的高/潮反转呢。
一手捏着另一手袖口,亲手为父亲斟出一盏清茶,陶心荷捧到陶成面前,听事情的积极性一目了然。
陶心荷一面端着自己的蜜水偶尔啜饮,一面从父亲的描述中揣摩顾凝熙的处境和心绪,简直是她刻入骨髓的本能。
顾凝熙今日倒是露面了,却不是以嫡孙身份、主家规格,若非陶成留意,都不一定会发现静默的他。
陶成看到,顾氏宗族大部分人围绕着顾二、顾三,将头七办得热热闹闹,仿佛顾老夫人这辈子没有长子顾大爷、没有嫡孙顾凝熙一般。
而顾凝熙,先与礼部张尚书躲在角落谈了许久的话,后来送出了府门,他便出神一样站在某处,浑身上下写满了与世隔绝。
一些听说他得了圣眷去搭话的人,凑过去最多说一两句,便尴尬地败下阵来,转身辞去。因此顾凝熙身周虽然时不时有人出现,却依然充满了孤傲的氛围。
陶成没计划找他说什么,只是多看了几眼,想着也许荷娘感兴趣,回来讲给女儿听罢了。
没想到,顾凝熙大约是得了小厮提醒,眼神茫然地走过来,停在他身前。
紧随着他的小厮垫脚,向顾凝熙附耳简单说了什么,顾凝熙便向陶成深揖一礼,口称“陶叔”,谢他来送祖母。
怎么一个两个都叫他陶叔?
陶成捻了捻须,难得心平气和,没挑这位前女婿的刺儿,回应了几句节哀。
他看着顾凝熙几度张口、欲言又止,耐心等着,终于听顾凝熙说:“陶叔,敢问……荷娘……陶居士她?”
可是没等顾凝熙问出口,就听宫内来人宣旨。满堂之人自然齐齐跪倒,恭听上训。
说到此处,陶成眉飞色舞,问陶心荷道:“荷娘,你猜是谁下的旨?说了什么?”
意外过后,陶心荷轻轻摩挲着手中已经空无滴水的瓷盏,轻言细语回答提问:
“宫中如今只有皇上皇后两位正经主子,不是圣旨便是懿旨吧。想必是皇后娘娘为顾老夫人头七下的恩旨,毕竟有丞相荫蔽在,今日去了不少受过丞相恩泽的官员,天家施恩作给臣子们看,也是要的。”
“哈哈,荷娘,你为何不是男儿身,猜得八/九不离十啊。”陶成隔桌拍拍女儿肩头,骄傲与遗憾共存。
她不能从/政,却能够敏锐洞察,做她夫君的智囊贤内助啊。也不晓得今后是程士诚还是顾凝熙有这个福气。陶成暗戳戳想,到了那时,总有一个要改口叫他岳父,另一个应该也不会再称他陶叔了吧。
嘴上没停,陶成继续述说皇后旨意给当场的震撼。
除了常规的夸赞顾老夫人品德,比如扶助丞相、照料儿孙等,皇后特地点出,顾老夫人教养出的嫡孙顾凝熙,是为朝廷肱骨栋梁,因此看在顾凝熙份上,为顾老夫人赏赐死后哀荣若干。
旨意辞藻华美,然而意思简单明了,就是为顾凝熙撑腰,背后是明晃晃到满溢的圣眷啊!
宣旨之后,按理来说该是丧主接旨。顾二和顾三却面面相觑,无人敢出头起身上前。
其实谁不明白顾二、顾三的心思呢?旨意里一字未提这两位,他们若是贸然行动,会不会被看起来就十分威风的内侍呵斥?
内侍看着冷场,不得不提声重复最后一句:“请顾老夫人子孙接旨。”
此时,远在偏僻处的顾凝熙才朗声回应:“臣领旨,叩谢皇后娘娘恩德。”
陶成正好在他身边,就见这位瘦高的前女婿行礼后站起,不疾不徐越过地上众人,稳稳当当、目不斜视走到内侍跟前,躬身如弓,举手过头,接过明黄色描鸾画风的锦缎卷轴。
据陶成悄悄抬头观察,身边诸人不发一声,目光都集中在顾凝熙身上,看他行云流水做完一整套接旨行止,眼神里慢慢长出羡慕和敬仰的光亮。
陶成暗自点头,“君子美姿仪也”,不论这个人如何脸盲不识趣,顾凝熙起码是个举止端方、言行雅致的君子模样,远非他来自己府上求女儿复合时候的狼狈可比。
恭送走内侍之后,葬礼气氛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若说之前在场面边缘的顾凝熙如同若隐若现的萤火,此时众人言语行动上,就将他捧成了独一无二的炙阳,不能忽视无法闪躲。
丧主这个重要身份,在事实层面到了顾凝熙身上。无非是众人顾忌他被除族,不能点明而已,顾族长和顾三叔遭到了更多审视乃至不屑的打量。
陶心荷听罢,无意点评:“他未必在意这种抬举,毕竟,他的祖母是真的再也不在人世了。”
陶成惊得一拍大腿,说道:“你这话,与顾司丞送我到府门口时候,对我悄悄说的私语,是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