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人道永昌> 第154章 齐头并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齐头并进(1 / 2)

第154章 齐头并进


霜降。


万物毕成、毕入于戌。


上将王翦,统二十五万大军入冀,陈兵广平郡以北,隔漳河与巨鹿太平道大本营三十万黄巾主力对峙。


冀州黄巾渠帅司马卬,数次引兵攻打王翦本部,俱被王翦击退。


中途司马卬数次诈败,引诱王翦渡河。


王翦皆视若无睹,似已打定主意,要与太平道本部打一场消耗战。


适时。


吕政统帅五万兖州府兵,于兖州东北部诈败引诱五万青州黄巾前锋深入,围而歼之,大胜!


青州黄巾渠帅宋义怯,陈兵泰山郡,裹足不前。


砀山战场,蒙恬统帅三万兖州郡兵,借砀山五十里山水,抵挡二十万徐州黄巾军兵锋,战况焦灼,数易其营。


徐州黄军渠帅任嚣,不断分兵,借蒙恬之手打磨麾下大军。


十月二十八日。


陈守领兵抵达砀山,八千红衣军正式归入蒙恬麾下。


……


前线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


陈胜在后方搞建设,也搞得如火如荼。


在他一力推动下,火炕抗寒计划很快就落到了实处。


大批经过短暂施工培训的流民,组建成一支支施工队,在一个个小吏的带领下奔赴各辖县。


李斯居中总揽全局,一面协调各县县衙的人力、物力,一面掌握各县的火炕修建进度,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


而连山煤矿,也在陈胜不计成本的投入下,很快就投入了生产阶段。


他此事由王雄统筹,一面组织人手拓宽陈县通往连山村的道路,一面抓紧生产,每日通过独轮车运输、骡马队运输等等运输方式,将大批煤炭运进陈县储藏。


另一头。


青龙帮的改制工作, 也进入尾声。


在各县分堂堂主极力配合陈胜一手甜枣、一手大棒的威慑下, 包括黑虎堂白虎队在内的青龙帮十一支白虎队、合共两千余人, 分批抵达蟠龙寨,和平的从帮派武力过渡为红衣军第三曲。


陈胜将赵四调回,出任红衣军军侯, 统领红衣军第三曲。


与此同时。


梅花山庄先稷下学宫一步落成。


陈胜初步将其分为“社稷、天工、搬山、格物”四院,收录了来自陈郡各行各业顶尖人才八十六人。


他自领梅花山庄庄主, 令鲁菽入社稷院领院主, 其余三殿殿主, 暂未寻得合适之人,暂且空悬。


开庄之日, 陈胜亲自写下门联,送入位于陈县东城的梅花山庄。


上联:破万卷书。


下联:行万里路。


横批:知行合一。


也就是在门联挂上梅花山庄大门上的一瞬间,陈胜的系统面板【地位】一栏后, 上出现了“大周陈郡梅花山庄庄主”, 气运点加成:300。


至于稷下学宫这张王炸牌, 暂且还处于筹备当中。


在陈胜的计划中, 梅花山庄与稷下学宫的关系,应当是类似于“中科院”和“顶尖高校”之间的关系。


“中科院”负责研究最前沿的技术, 而稷下学宫则负责将这些前沿技术推广出去。


二者相辅相成。


前者招揽学有所成的贤者高士。


后者培养选拔下一代贤者高士。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招牌。


……


事情很多,也很杂。


好在陈胜将这些事务都分包了出去。


他只管每日看看各方面的汇总过来的报告……诸如各县的火炕铺设进度,入库的煤炭储量、入庄的人才履历等等。


这点工作量, 每天下班前花个一二十分钟,也就摆平了。


他这阵子的工作重心, 一部分在砀山之战中,一部分在提升自己的武道修行和练兵之上。


自打陈守领兵归入砀山大营之后, 就保持着一日两封书信的高频率通讯,巨细无遗的给陈胜直播砀山之战的进程。


上到蒙恬的行军宿营、排兵布阵, 敌我态势、厮杀胜负,以及辎重消耗、士气变化。


下到砀山大营内各郡兵马的数量,以及从该郡兵马作战过程中的行事风格反推该郡郡守的实力与脾性。


甚至连某日大帐议事的过程中,某郡郡尉多看了他几眼,他觉着那人对他不坏好心,得找个机会弄死那人这种小事。


都会出现在他写给陈胜的帛书当中。


可怜的传信鹰隼,最开始从砀山飞回陈县的时候,还高高的扬着头,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气模样。


没过几日,就焉了吧唧的,羽毛都不发亮了,一副随时都可能当场去世的苦逼模样……任谁见天往返一千多里路,都神气不起来。


陈胜当然能看得出,自家老爹这是紧张了。


毕竟他这也是头一回上战场,自己都是个菜鸟,还肩负着八千儿郎的生死。


压力大是正常的。


不过陈胜倒是觉得,这是好事。


他按照陈守的描述,命人在郡守衙内复刻出一个粗糙的沙盘。


每日收到陈守的飞鹰传书之后,他都会根据帛书记载的内容,在沙盘上插旗、取旗。


然后再分析沙盘上的敌我态势,回信给陈守,替他出主意。


这种跳出局部厮杀胜负,着眼于整个战局,去分析、去学习双方统帅的战术指挥和战略意图。


对他们父子二人都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


这相当于是蒙恬和任嚣二人,在手把手的教他父子二人如何领军作战。


这也的确很有用。


陈胜就非常敏锐的发现,老父亲给他的信件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越来越少了。


对于战局的分析, 以及对自己战术指挥上出现的错漏之处的反省,越来越多了!


再后来,他父子二人对蒙恬和任嚣二人的作战意图预测,十次已经可以猜中四五次!


这简直是飞跃式的进步!


在陪老父亲打仗的过程中。


陈胜也没有放下提升自身武道的修行, 和练兵这两件事。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