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诸位魏臣在看到杨彪投来的目光后,立即吓得魂不附体,纷纷掩袖遮脸,好似这样就能让掩盖他们所做的丑事一般。
杨彪在见到贾诩与华歆二人不在后,脸上有着失望之色。
若是这二人在,恐怕今日大魏的三位丑陋三公,都得被骂的当场吐血。
杨彪恨呀!
杨彪想叱骂的不止是曹魏的三位三公,他想将在座的每个人都骂一遍,可曹叡没给他这个机会。
在见到杨彪只是凭借一番话就将王朗骂的吐血后,为了不让杨彪继续伤害他的“忠臣”,他连忙催促禁军赶紧将杨彪带出去。
当数位禁军上前欲要索拿杨彪之时,一声清喝顿时从杨彪的口中发出。
“安敢放肆!”
杨彪怒目对着那几位想对他不敬的禁军,而那几位禁军在看到杨彪愤怒的眼神后,他们竟下意识地停住了索拿杨彪的举动。
弘农杨氏,四世三公。
这副巨大的荣耀背后,自在天下人心中有着一份沉甸甸的重量。
只是在喝住周围的禁军后,杨彪也知道他今日是难逃一死的。
所以杨彪只是在众人面前认真整理了一下冠束,然后主动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吾是炎汉之太尉。
炎汉太尉赴义,自有体统!”
坐在御座旁的曹叡在见到杨彪死到临头时,还在口口声声称呼自己为大汉太尉,这让他气的直接掀翻了身前的食案。
你今日让大魏颜面尽失,自己还想着体面的死?
“把他的袍服给孤扒光,孤要让他死于羞耻之中!”
曹叡的怒喝再次响彻在大殿内,但当曹叡的这声怒喝落尽大殿内的诸位魏臣耳中后,大部分魏臣竟直接起身对着曹叡一拜哭谏道:
“殿下不可!”
看着殿内的大部分臣子,都在劝阻自己的这个命令,曹叡一下子愣在了当场。
在曹叡愣神的时候,杨彪并未停下自己的脚步。
他知道当下为何会有这么多魏臣,会为他求情。
由于今日自己的所为,他们或许没办法让自己免死。
但他们也不会坐视自己受尽屈辱的死去。
不然一旦等自己受尽屈辱而死的消息传遍天下,今日参与宴会的诸位魏臣,有一个算一个,都要被天下的士人一辈子戳着脊梁骨骂,甚至他们的家族名望也会一落千丈。
大量魏臣的劝阻加上曹叡的犹疑,让杨彪最后能保留着汉室衣冠走出了朝阳殿外。
在来到朝阳殿外后,杨彪没有迟疑,他一步步朝着台阶下那刚刚铺设好的断头台走去。
每朝着断头台走进一步,杨彪就觉得他心中的遗憾就少去一分。
今日他之所以会选择当殿上骂魏君,下斥魏臣,除去为一舒心中多年累积的愤懑外,他还有着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让关西世家襄助汉军,是糜旸与杨彪的政治约定,可要想完成这个政治约定,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凡事讲究出师有名,特别是对世家来说。
无论怎么说,在当年曹丕篡汉之时,一众关西世家是臣服过曹魏的。
这是关西世家洗刷不去的一个污点。
因此缘由,若关西世家突然又毫无理由背反曹魏,那么无疑会让世人觉得关西世家是两面三刀之属。
这对关西世家及弘农杨氏来说是很不利的。
世家因名望而发展,岂可不顾天下人悠悠众口?
这一点是杨彪早就考虑到的。
既然早就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杨彪心中也早就想好了对策。
污点是洗刷不去,却可以用更光辉的事迹来掩盖。
不就是出师无名吗?
那他就用自己的死,为关西世家换来这个名!
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难道在天下间会只有王朗一个门生故吏吗?
特别是在关西,受过杨氏恩惠,与弘农杨氏有着故旧之谊的世家不知凡几。
自己因匡扶大汉,追寻大义而惨遭曹氏毒手。
一旦这个消息传到关西,一定会最大程度上引起关西众世家的同仇敌忾,也会最大程度上引起天下人对弘农杨氏及关西世家的同情。
到那时一众关西世家凭借此名义,悍然掀起归义浪潮,这便是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大汉以孝立国,为师长复仇本就是一种政治正确。
用自己一死,换来关西世家及弘农杨氏的长远发展,换来糜旸对关西世家及弘农杨氏的既往不咎,这还有何憾呢?
当将头放在冰凉的台上后,杨彪心中不禁想起,当年爱子杨修在临死前心中想的会是什么呢?
他大概想的是,让自己为他复仇吧。
想到这杨彪的眼眶渐渐湿润,但同时嘴角也带上了笑意。
尽管无法亲眼见到他死之后,关西会发生多大的震动,但杨彪却知道:
魏失关西,请自他亡始!
这是杨彪遗留在世间的最后一个念头。
一抹寒光浮现,一汪碧血倾洒。
关西大风,冲天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