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糜汉>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臣文和 关羽集将(1 / 2)

就在曹丕与夏侯霸君臣对视的那一刹那,曹丕的诏令正要发出,但可惜这时却有一位大臣出来对曹丕建言道:


“臣窃见陛下脸有喜色,欲独以霸攻糜贼乎?


今者武当,城防所依,目前就霸有此志,势不独行,当合诸将并进。


糜贼兵有数万,虽正卒远逊,然守城不可以辅卒乎?


糜贼善用兵,浩荡天兵来临,却终无所动,彼岂自毙之人?恐欲诱我深入,有所计划而已。


今霸虽有胆气,然兵者凶事也,若贸然进兵,实乃以求侥幸自投死地耳!


大军一动,胜负难料,贼军士气正盛,臣恐偏将军虽有灭贼之心,却反为贼所算,万望陛下三思之。”


出来向曹丕建言的这人是董昭。


董昭是跟随曹操多年的老人了,在曹操在世时就对他的才智多有欣赏。


在当初郭嘉死后,曹操任命董昭为丞相祭酒作为他的心腹谋臣。


当董昭出来向曹丕建言后,就算曹丕求胜心切,但是他在听到董昭的建言后,脸上却流露出犹疑之色。


先不谈董昭说的有没有道理,单单是董昭的地位就不一般。


虽然董昭在曹操在世时只是担任丞相祭酒一职,但是三国时期的官职不是单纯按地位划分高低,主要是看掌握的实际权力。


祭酒一职掌握全军司法,又掌管一军的情报汇集,可谓是权力非常之大。


所以在曹丕继位之后,立马就将董昭任命为将作大匠,成为大魏的九卿之一。


而且当初曹操称公时遭到以荀或为首的大臣反对,是董昭利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威望,为曹操弥平他称公舆论上的不利影响。


他还为曹操称公提供了一切理论支持及具体步骤,可以说董昭是力劝曹操称公的第一功臣,所以董昭的地位在魏国中是十分高的。


对于这样又有才智,地位又高的老臣的建言,曹丕不可能会忽视。


而在夏侯霸听完董昭的话后,他脸上却浮现怒色。


在董昭的建言中,对于曹丕他是语带尊敬的劝谏,对于夏侯霸他言语中可是有着贬低的。


非如此,董昭觉得不足以打消曹丕的求胜之心。


面对董昭的贬低,性格刚勐的夏侯霸当然会感觉到愤怒,但是他却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毕竟他目前身上并无战功在身。


没有战功,当然就没有说服力。


董昭也看出了夏侯霸对他的不满,但他却不在意。


现在大魏的政治格局,不是如曹操在世时一般宗亲一家独大了。


在今年随着各地开展九品官人法以来,出身各大世家的青年才俊逐渐开始占据地方及中央的各项要职。


就连军权,亦不是没有士族出身之人开始染指。


而随着曹魏宗室第一大将曹仁的死亡,更在无形中大大加快着这个进程。


曹仁的死亡对大魏,对曹丕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但对于一直被曹魏宗室压制的士族来说,在某方面未尝不是个好消息。


现在身为曹魏士族领袖之一的董昭,还真的不怎么畏惧夏侯霸。


更何况他说的是事实,虽然现在夏侯霸亦是偏将军,但此偏将军非彼偏将军。


而随着董昭率先出来对曹丕建言,大堂中的大部分大臣脸上亦流露出劝阻之色。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本来就反对曹丕亲征。


再加上他们大多数是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老臣,经验之丰富非曹丕与夏侯霸可以比拟。


所以他们心中是很担忧曹丕的贸然出兵的。


于是就在董昭建言后不久,又有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开始起身。


这位大臣观之年岁至少在古稀之年,他的须发皆已经发白,他的脸上更是满布着老人斑。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当这位大臣站起身时,他的身体颤颤巍巍的,好似下一刻就会跌倒在地。


但就是当这位处于风烛残年的老者站起身时,大堂中本来想要起身建言曹丕的大臣,却纷纷打消了起身的想法。


大堂中的大臣用复杂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老者,他们的眼神很复杂。


有忌惮,有不屑,有敬佩。


尽管每位大臣对这位老者的想法都不相同,但是他们在看到这位老者起身后,心中都浮现出一个想法。


他若劝阻,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魏大臣们对这位老者有着这种信心,实在是他的身份太过特殊。


这位老者便是时任大魏太尉的贾诩,贾文和。


因为李傕郭汜之乱,这个名字在大江南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年曹操起兵时,他的帐下有五位谋士对他的帮助最大。


而在不久前程昱因病去世后,那五位谋士就只有贾诩存活当世。


在后世成书的《三国志》中,贾诩可是与荀或、荀攸一同并传的,可见他在曹魏谋臣中的地位。


从早年的效力凉州到后来投奔曹操,贾诩可谓是参与了三国中前期一切着名的大战。


在他的从军经历中,虽然他献计的次数不多,但却从来没有失误过。


听之则成、不听则败,这便是世人对贾诩的看法。


因为贾诩的过往,再加上他的资历在一众曹魏大臣都十分高,所以当他站起来那一刻,就连曹丕的脸上都浮现意动之色。


但是贾诩站起来后,他第一时间却并没有向曹丕建言。


他只是拄着一根拐杖,缓缓地走向司马懿。


司马懿看着句偻着身体的贾诩向他走来。


虽然贾诩如今是一位好似下一刻就会挂掉的老者,但是司马懿却在无形之间,感觉到贾诩似乎像一座大山一般像他压来。


甚至当司马懿看到贾诩那一双浑浊的双眼时,他好似从那深沉的浑浊之下,看出了非同一般的神采。


藏得深,不代表没有。


当贾诩来到司马懿身前时,司马懿在贾诩的压迫力之下,不自觉地往后退了一步。


就算是六十岁的晋宣帝遇上七十岁的贾诩,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何况现在还未完全成长起来的司马仲达呢?


只是贾诩并不是有心针对司马懿,所以他在司马懿身前及时站住,并没有继续前进。


站住身形后,贾诩微微抬头看向司马懿,他问司马懿道:


“糜旸可谓知兵?”


司马懿不知道贾诩为何问他这句明显是废话的话,但面对着贾诩的询问,司马懿还是老实地答道:


“当然。”


司马懿的回答是众人的共识,他无须为糜旸遮掩,况且他若是说糜旸不知兵,那不就是在拐着弯骂曹仁是酒囊饭袋吗?


见司马懿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贾诩好似后知后觉一般,他又看向司马懿问道:


“知兵之人又居于城池之中,若想不让敌方探清己方兵力,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


“但是现今糜旸明知大魏天兵即将来临,却反而让仲达轻易探知他之兵力虚实,真是怪哉!”


贾诩的声音很是苍老,但是当他苍老的传遍大堂的时候,在场的诸位大臣好像脑海中的某个疑团被瞬间拨开。


特别是司马懿。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