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静:“线膛自然精度高的多,只是线膛的膛线制作工艺十分不易,无法批量生产。”
刘策:“好,我再问你,燧发枪和火绳枪相比有什么优势?”
许文静脱口而出:“射击时无需火绳协助,通过弹片摩擦燧石,进而点燃引药便可。”
刘策:“也就是说,如果枪管制作工艺相同,燧发枪仅比火绳枪强在不需要火绳,是这样么?”
许文静点了点头:“差不多就是如此。”
刘策接着问:“那燧发枪又有什么缺陷?”
许文静:“燧发枪最大缺陷是漏气和哑火,即便换上工业燧石,哑火率也一直维持在一成左右,精度更是无法跟线膛枪相比。”
作为兵部尚书,许文静可以说将自家装备的武器性能优缺点掌握的一清二楚,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刘策笑道:“把如果把线膛、米尼弹、防漏气三者性能结合在一起,你觉得这火铳优势在哪?”
许文静略加思索,立马回道:“漏气少,说明能让弹丸发射更远,线膛加米尼弹能增加射击精度,如果按陛下所说,这样的火枪,有效射程至少能达到二百八十米,但……”
顿了顿,许文静又道:“如何防止漏气问题?以及线膛又该如何量产?还请陛下示下指点。”
刘策:“所以,问题就回到了这雷酸银上,确切来说,应该叫雷酸贡,试问一把火铳如果去掉引药池去掉燧石,
只在龙头密合处装一根撞砧,通过撞砧上的热量引燃枪膛内部火药达到击发目的,你觉得可行么?”
“这……”
许文静眼前一亮,如果刘策所言属实,那军火配置将引来再一次颠覆性改革。
“而这导热的关键就是在这雷酸银上,目前已知雷酸银对铜反应最为敏感,假如在撞砧上装一颗铜帽,帽内安置等量固体雷酸银来击发,是不是就能直接取代燧石?”
“至于线膛问题,朕亲自去过军科司了,最迟来年一月,第一台线膛车床将会问世,至于效果如何,到时一起看看吧。”
许文静对刘策对想法可以说是万分敬佩,也对这新氏火铳的诞生充满了期待。
也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西洋画师,起身将刚绘制完的画像送到了刘策跟前。
“尊敬的皇帝陛下,这是我的绘画,请您过目。”
这西洋画师名叫钊士宁,并不是拜塞帝国的人,而是米兰公国境内的一名神职人员。
西方在这个时代,其实对文化艺术和手工技术类最大的贡献群体,基本都来自与教廷。
这些敢独自远行的教廷人员,几乎人人都有技术傍身,光刘策眼前这批人,表面上是会绘画的宗教人员,其实大家还精通天文、地理、数学、剑术等各种技能。
说句难听的,这批来到汉朝的教宗,手上没点活还真不敢来这里公费旅游。
看着画中栩栩如生的自己,刘策很是满意:“画的很好,你叫钊士宁对吧?朕愿意满足你一个条件,说吧,想要什么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