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以己度人,他觉得他不认可刘协,韩馥亦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他就认为荀贞做为“士人一党”,做为“袁党”的一员,应该也是会同意他的这个建议的,所以写了这封信来,虽是在信末“礼貌客套”地“询问荀贞的意见”,而实际上他是期望能得到荀贞的“支持”。
荀贞现今为一郡太守,在群雄中,地盘虽不大,只是普通,但他帐下精兵强将,又有光复洛阳之名,故而,袁绍是很看重荀贞的支持的。
听完戏志才的意见,荀贞又问荀衍、荀谌兄弟:“二兄以为如何?”
荀衍、荀谌的年龄都比荀贞稍大,因而荀贞称他两人为“兄”。
荀衍说道:“天子无失德,虽西迁长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废立,难道以为他是伊尹和霍光么?”
荀谌同意荀衍的意见,说道:“昔年郑国和息国因言语不和而失和,息侯伐郑,而最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国将亡。‘不度德,不量力’而欲行废立,袁本初可谓今之息侯。”
荀贞问荀攸:“公达,卿以为呢?”
荀攸说道:“袁本初不臣之心,昭然已揭。”
戏志才、荀彧等人已经把该说的话都说得差不多了,所以荀攸没有多讲。
荀贞说道:“如此,卿等是都认为:我应该拒绝袁本初此议了?”
戏志才说道:“正该如此。”顿了顿,先环顾了一下堂上,然后复看向荀贞,又接着说道,“袁绍此议如得行,则河内必将独大,久之,不可制矣!”
袁绍的这个提议算是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他不但要“挟天子”,——刘虞一旦被立为天子,肯定不能再待在幽州,或是去洛阳,或是就在冀州,那自然便是将会身处袁绍的势力范围,为袁绍所控制,——而且袁绍还是更进一步,要“废立天子”,要得个拥护之功,一旦他的此策得以实行,确是如戏志才所说,那他必将会在群雄中独大,无人可与抗衡了。
闻得戏志才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罢了,荀攸深以为然,说道:“确然如此!”
荀谌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若是即便不得将军支持,而袁绍一意孤行,又该如何是好?”
荀彧沉吟说道:“刘幽州素有忠仁之名,想来纵便是袁本初提出此议,他也肯定不会接受的。”
戏志才笑道:“正如休若所言,今天子无失德,罪在董卓,刘幽州汉家宗室,久负盛名,向来爱惜名望,以我料之,断然不会昏了头去听袁本初此议的。”
荀彧是从刘虞平时行事的风格出发来做的分析,而戏志才的这句话虽说得隐晦,在座诸人皆聪明人,却也都能听得明白,他这却分明是“诛心之言”了,他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在说:刘虞如果接受了袁绍的此议,那他往昔的“盛名”必然会不复再有,刘虞既一向爱惜名望,那他肯定就是不会接受袁绍的此议了。
荀贞以为然,他是知道历史走向的,也正因此,听了荀彧、戏志才的分析,才更佩服他两人的“先见之明”。
荀攸这时又起身离席,伏拜堂上,正色说道:“袁本初空拥高名,而已显不臣,为扶助汉室,攸敢情将军早定取徐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