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黜龙> 第一百六十章 陇上行(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章 陇上行(9)(2 / 2)

「但何其难呢?官有权在手总要欺压民,富人钱财在手总要继续扩大产业压榨穷人……这就是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所以说,这些总归都暂时只是一句空话,尽力而为罢了!赶鸭子上架的时候喊出来也无妨的那种……反正看看这天下,乱糟糟的一片,暂时也没几个能说出来比这更像样话的,也就勉强留下了这个说法,但还没有写清楚。」


崔二郎沉默不语,陈斌也沉默不言,黑延同样不说话。


走到一个路口,黑延远远看见一个青帝观,便拱拱手,自行去看了。


而崔二郎几人也都在县衙那里拱手告辞,继续在将陵城里乱窜。


张行也不再理会多余言语,只是踩着湿漉漉的青砖,带着泥印回到县衙离去……陈斌这个时候才发现,这位龙头不知何时便撤了护体真气,身上早已经湿漉漉的,脚底也是带着泥的。


过了两日,黑延先提出来,说是难得过来,事情又妥当,便想在货船准备妥当前东境河北各处都走一走,让张三郎不必顾虑他,张行当日无话可说。


随即,崔二郎也来寻张行告辞,不过说法就不一样,他明确告知张行,准备走一趟清河郡城和武城县,见一见大房和小房的当家人,劝劝他们交出名录和田宅表格。


态度是很好的,张行也无话可说。


便让对方去了。


不过,态度亲疏还是不一样。


黑延走得时候,张行带着一群头领,亲自送到城南十里的田埂上,顺便还将白沛熊等人一起送往般县见识一二,然后这才回来,而崔二郎那里只是陈斌一个人私下来送,倒是谢鸣鹤也不知道是不是带了公务在身,居然随从过来。


不说黑延白沛熊南下,只说崔氏几人带着谢鸣鹤潜行回到武城县,城外寻到自家接应车队,藏身气馁轻易入城,却不走前门,只来到占了小半个县城的大宅后侧门,径直赶着车进入,进了院子,关了门,方才出来。


随即,崔二郎便要二十六郎去招待谢鸣鹤住下,自己去寻长辈。


「且住。」谢鸣鹤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当场喊住对方。


「什么?」崔肃臣一时不解。


「这个东西……」谢鸣鹤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咱们那位陈公子让我给你的,也是张三郎首肯的,你拿去看看......只是草稿的草稿,远远没成,不要轻易外传,但确系是我们这位张龙头搜肠刮肚出来的本意,我跟陈斌都提过意见,准备署名的……你结合着这两年黜龙帮的军政作为,看一看也好。」


崔肃臣不明所以,只是点点头,藏在怀里,便往前面去了。


走到前面,早有宗族兄弟来告,说是有客人自西面来,在与叔祖闲聊。


崔肃臣便是这一代最出色的子弟,也只


好等在侧院廊下,等了片刻,一时无聊,便干脆就在廊中翻出那本几张纸缝在一起成的小册子来。


打开一看,上来第一句话就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黜龙帮当奉天道而顺人道也。」


这话口气太大,饶是前一句已经听过了,此时看了后一句,也不禁立即吓了一跳。


再往后翻,赫然是之前种种施政纲领,而且写的极为详细,譬如之前那日议论的一些政策,如重科举、强制少年筑基识名,宽刑律,不连坐,开释官奴,烧高利债之类,也在其中,如此细致,自上而下罗列清楚,分道分明……居然一时看的入了迷。


区区一个小册子,不过几页纸,他须臾看完,复又翻回来继续看,反复看,一直到有人来喊,方才收起来藏入怀中,往堂上而去……也是让来喊他的晚辈感慨,不愧是臣字辈最出色的一位,居然手不释卷,立在这里等长辈传唤的机会也要看书不断。


入得堂上,客人已经走了,崔二郎朝坐在主位上的小叔祖,也是崔氏大房中的辈分最高的一位,同时还是前东齐登州大都督,还是杨斌的正经亲家崔傥,俯身一拜,便坐到了一旁。


崔傥穿着一身简单朴素的麻布衣,先摆弄了一下身前的一些奇珍礼物,然后摸了摸其中一颗黑色玉石棋子,方才抬头来看:


「你之前去武阳军中见了那些人,只说那个李四最为出众,跟着他回武安走了一圈,然后又去平原见张三,恰好听说这俩人是东都旧友,你觉得这两人各自如何?孰上孰下?」


崔二郎沉默了一会,认真来答:「李四郎这个人,许是之前在东都压抑久了,此时稍作伸展又被四面夹住,所以显得格外恢弘严厉,是个有野心但不能伸张的人……不过,他治军整肃,待人也有身段,尤其是,那武安郡卒,区区一年多,格外整齐,明显胜却河间大营士卒许多,更不要说黜龙军了,所以,绝对不可以轻视。」


「有野心,有能力,而且尤其是擅长兵事,但受制于形势吗?「崔傥若有所思。「那这种人还是要尽量示好不要得罪的,否则一朝开了枷锁,咱们家又在人家门口,说不得就要做了猛虎下山的踏脚石。」


「确实。」


「那张三呢?」


「张三郎这个人,也是个有大野心的人,而且脑子非常清楚,别人造反,只是早一步看一步,最多是看个两三步,约束下军纪就了不得了,但此人造反,好像一开始就把新朝制度给想好了,想着要如何吸取教训,建立一个全新全样的新朝了……战略规划,敌我分野,更是一开始便门清。」崔二郎正色道。而且,官僚怎么挽留,民心如何拉拢,豪强怎么防备,士人怎么结交,世族要的是什么,jūn_duì 该怎么分派,地方上政务从哪里开始,他似乎也都一清二楚。所以,看起来好像什么都做得不是太好,却总能事情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来一起发力。」


崔傥沉默许久,也觉得匪夷所思:「照你这说法,他像是个前半辈子积年研究如何造反,如何建立一个新朝的人了?而且还能学以致用?莫不是真的黑帝爷点选?毕竟来了个副司命,后面肯定是大司命点头的。」


「有点像……」崔肃臣叹了口气。「但是怎么说呢?无论如何,懂得太多了,而且太远了,反而给人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总觉得会在哪里栽跟头。不像李四郎,昔日在东都隐忍过了头,在武安没憋住,显得真实了许多。」「


「这俩人怎么成友人的?」崔傥诧异来问。「他们俩当日在东都,难道没有相约「相避于天下「?「


崔肃臣一声不吭。


「孰上孰下看来也没必要问了?」


「是……只能说强弱分明。」:


「那你觉得该怎么


做呢?「崔傥回过神来,继续来问。「李四暂时过不来,好生维系着便是,张三这里马上就要来了


「七郎跟叔祖说了吗?」崔肃臣回过神来,正色来问。


「田宅什么的无所谓,大周授田还是我们祖上推行的呢,人家又没要抢。崔傥干脆以对。「倒是你觉得宗族里的名册要不要交?而且,黜龙帮过来以后,要不要派几个子弟投效一二?投效到什么程度?」


「我觉得到交名册这一步就就行了,有叔祖在,交名册又算什么?」崔肃臣干脆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没必要刻意投效…....因为这种人想的极远不说,还都是一套新东西,要么败则万年不能翻身,要么胜则进取天下,咱们若是再弄错了又要几十年不得喘息了。当然了,人心难服,


「好。」崔傥点点头,摆手示意。「你去办!直接按照他们要求来便是,咱们只做顺民,看他到底是不是真讲道理。


崔肃臣即刻起身,转身告辞出去,却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将怀中册子给对方看。回


隔了一夜,二月间第二场春雨再度落下,这让大部分春耕都已经完成的河北大地稍得复苏之态。自清河郡最北面的武城、清河两线继续往西,红山下,邻郡武安赫然也被雨幕遮蔽,恰如四年前的那个春时。


下午时分,永年城内的郡府后院听着外面的雨声发呆的李定眼圈发黑,略显烦躁的将手里的小册子给合了起来。


然后继续坐在那里发呆。


片刻后,张十娘捧着一碗香气扑鼻的粟米羹进来,看到这一幕,不由一声叹气:「四郎,当日在东都,你与张三难道没个约定,最少相避于天下?」


「没有,但我已经避了呀。」李定回过神来,叹了口气。「他在东境起事,我来了河北……结果呢,他一转身已经平定东境转到河北来了!」


张十娘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不过,她也不在意,因为她始终相信对方是能成事的人,一时之挫顿,不能阻一世之长雄。


「其实是避无可避。」李定回过神来,也语气和缓了不少。「欲争天下,非河北即关中……而当时的我能得河北、关中、以及晋地任何一郡都已经算是走运了,哪里敢放弃呢?是他太快。」


张十娘犹豫了一下:「你非皇帝不做吗?」


「我知道你意思。」李定摇头以对。


「但主要还是他非要推陈出新,而推陈出新何其难?而且怎么就知道新路是对的?所以,我是觉得他胜算不大,而且有些方面双方意见不大统一,所以我不愿意跟他合流。」


「若是胜算不大……三娘为何不拉住他,反而放纵,甚至追随?」张十娘继续好奇来问,她是真好奇。「只是观想所致吗?」


「白三娘吗?」李定若有所思。「白三娘先不是个顾忌成败的人,然后也不个会追随谁的人。她的修为摆在那里,观张行,只是束剑而观其道……若张三不能成,或者能成,她迟早会利刃出鞘,倚天来斩的。」


「如此说来,反倒是我对四郎属于难得了?」张十娘忽然来笑。可否先用了午饭?」


李定回过神来,不由惭愧。


.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