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俨,寻相两人率领两万兵马不用十日,便连灭数国,整个控制住了筑紫岛北方要地。
文士弘则率领所部水军绕筑紫岛西南而行,直达筑紫岛南端萨摩等地沿岸。
岸边码头,船只,船坞等尽数被唐军焚烧,摧毁。
因为萨摩等筑紫岛南方诸部实力尚称完整,文士弘所部在筑紫岛西南沿岸受到了倭人顽强的阻击。
大大小小也打了十余战,才算控制住了局面,杀伤俘获倭人一两千人,得小船百余,摧毁码头十余个。
在唐军眼中,战果不算很大,可却把萨摩,日向等国倭人尽数堵在了岛上,萨摩御守惊慌之下,更是带人逃去了伊矛。
为祸琉球等地的萨摩海盗,就此被端了老巢。
因为伊矛岛那边岛礁密布,文士弘未再追击。
岛上的倭人部族也多聚居于山中,唐军也不会上岸搜索,只把海边清理了一番,文士弘便率军回到了肥国近海休整,**将令。
此时整个筑紫岛已在唐军兵锋之下,瑟瑟发抖。
..................
唐军主力旗舰之上,李靖也陆续得到了捷报。
探报也频频传来。
筑紫岛受袭,倭国的反应......一言难尽。
列岛地形所限,倭国本岛上的反应很迟钝,让李靖也不好做出准确的判断。
诸将请战的声音渐渐高了起来。
李靖却还有着耐心,不过他已经看到了一战灭掉倭国的希望。
来之前,很多人都有意无意的告诉他,这一仗很难打,非常明显的影响了他的主观判断,让他行事趋于谨慎。
可现在的局势表明,最艰难的地方是到达倭国的海路,换句话说,就是怎么把大军运送过来。
大军到了倭国,登上倭国诸岛,实际上就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这就是好像在草原上找到了突厥主力的踪迹,或是寻找到了他们的汗帐,之后需要做的只是聚集起大军,进行致命一击而已。
而事实上,倭国远没有突厥强大,和新罗,百济等小国没什么区别。
李靖如今还是令大军按兵不动,不再是为了**倭国本岛的反应,而是王雄诞等人还没有传回消息罢了。
王雄诞等人被他派出去已有十余日,主要的任务就是探明水路,为大军之后的行进指明航向。
此时唐军的战略已然明了万分,那就是经筑紫岛和倭国本岛之间的关下海峡,通过丰后水道进入伊矛岛和倭国本岛之间的内海,倭国本岛人称之为濑户。
这一路上不太好走,水道狭长,岛礁密布,连倭人自己都不太清楚到底有多少岛屿分布其中。
很多年以后这里发展成了倭国列岛之间的交通要道,可如今嘛,倭人诸岛之间的来往还没有后来那么频密。
也没有那么多的物资需要来往运输......
..................
换个准确点的说法,那就是李靖不想率军在倭国本岛西北登岸,而是打算绕过去,从倭国本岛的东南方向,直指倭国腹心之地。
所以就是那句话,碍难之处还在于行军路上。
只要寻找到合适的能够让大军登陆的地点,倭国便如待宰之羔羊,只看唐军怎么来下手了。
李靖不知道几百年后的人攻打倭国的艰难,他只是察觉到了如今水军受到重创,变得愈发弱小的倭国,就像是摆上了唐军的餐桌,只看他李靖怎么分餐了而已。
又过十余日,连李靖都觉得有些不耐烦了的时候。
王雄诞终于率人回转......
“都督,俺们在路上碰到了几百条船,是去增援筑紫岛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狭路相逢勇者胜,俺率军跟贼人战了一场,杀伤了几百人,截下几十条船,剩下的都跑了回去。
水路也探的差不多了,南边有几处不错,俺仔细瞧了瞧,能够容大军登岸。”
听着王雄诞比比划划,李靖脑海中浮现了四个字,打草惊蛇。
“跟你们相遇的什么人?”
“俺问了的,就是倭人朝廷派往筑紫岛的援军,有个几千人吧,捉到的都是些小卒,也弄不太清楚。
嗯,倭人的兵马都是乱七八糟拼凑而成,和义军差不多......”
李靖没有责备他的糊里糊涂,他现在也算是看出来了,对上倭人不用像当初平定诸侯时那么较真,倭人根本没有什么成建制的那种常备军。
而且倭国采取的还是分封制,封了不少诸侯,诸侯下面则是一个个的小家族,一旦有事,小家族们便纷纷出兵聚合在一起,怎么看都像是商周时期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