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百五十五章 扫盲年:识写退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五十五章 扫盲年:识写退税(1 / 2)

面对把秃孛罗的请求,朱允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点头答应:“以和为贵,互通贸易,当为大明与瓦剌之未来。内阁可与安乐王等商议,拟定文书。”


与历史上的城下之盟、岁币盟约不同,大明与瓦剌的盟约,是瓦剌出于族群存亡担忧的请求,是大明出于战略考量作出的重大决策。


瓦剌主要势力范围在杭爱山附近,位居西域之北,要想实现西域大局的稳定,瓦剌是绕不过去的。出兵直接打?


眼下征西大军环控整个西域,力量早已摊薄,加之阿尔泰山冰雪覆盖,不利行军,即使是翻山越岭找马哈木去,马哈木也很可能会谢绝会客。


若是朱棣强行要和马哈木见个面、吃个饭,马哈木估计是会打包好锅碗瓢盆,上马跑路。为了吃一顿饭,朱棣估计追个一百里,也未必能追得上……


何况征西大军不可能一直留在西域,开春之后便会返回,后续丝绸之路、西域治理,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此时与瓦剌达成和平盟约,对于西域的大局是有利的。


从战略层面上来看,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并不只有战争一条路,大明需要的是边陲稳定,并不想要杭爱山,瓦剌想要的是贸易,并不想要大明江山。


一拍即合,盟约诞生。


朱允炆与把秃孛罗用印,一份《大明与瓦剌和平共处盟约》便正式生效,耐人询问的是,这一份盟约有着明确的时间期限,只有短短五年,即自建文七年一月一日开始至建文十二年一月一日结束。


把秃孛罗很想将时间提升到十年,却遭到了朱允炆的婉言拒绝,并希望五年之后把秃孛罗可以再一次来京师,续上五年盟约。


五年,是朱允炆留置的窗口。


且不说五年之后大明会不会对瓦剌动手,就说五年之后把秃孛罗、马哈木、太平这些人还在不在,如果一口气签了二十年,结果不到十年马哈木等人挂了,上台的又是一个野心勃勃,积蓄力量想要南下的,大明直接撕破协议不好看,坐着等他准备充足,多少又有些白痴。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的道理朱允炆还是明白的,给瓦剌一个五年盟约,也是在警告瓦剌,莫要在背后搞小动作,小心盟约到期之后收拾你们。


把秃孛罗无奈,但也相当满意,至少为瓦剌争取到了五年的和平时期。只要没有大明的直接威胁,那瓦剌便可以腾出精力来对付鞑靼,鬼力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鞑靼的阿鲁台,这个人阴险狡诈又颇有能力,不解决他,瓦剌很难崛起。


这一次挨了一刀,说不得完全是坏事,至少为瓦剌赢得了喘息。


翌日。


琴岛水师东征对马岛大捷的消息便传入京师,阵斩万余倭人的消息竟然在京师没有掀起多少浪潮,就连做生意的商人也只是轻轻哦了一嗓子,继续做自己的买卖。


水师大捷那不是应该的吗?


打的是倭国,小国,有啥值得庆贺的,你看看人家征西大军,打的是最强大的骑兵,直接消灭十五万大军……


建文六年终于走到了最后,在除夕傍晚,朱允炆出现在通济门外,对无数的百姓、行商喊出了建文七年的施政方略,就两个字:“扫盲”。


建文七年,是扫盲年。


朱允炆已经不耐烦层出不穷的白莲教问题了,百姓需要识字,需要明事理,需要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绝对不可以做。


扫盲是一个很困难的事,百姓家白天忙碌,到了晚上好不容易休息休息,你现在说要去识字,学拼音,那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没精力,也没心思啊。


老百姓嘛,就种地而已,你皇帝要读书就读书去,干嘛非要让我们所有人也读书,这玩意又不是锄头,开不了地,锄不了草。


但朱允炆已经下定了决心,扫盲必须进行,命令解缙为扫盲大队长,杨士奇为副队长,在大明领土上掀起了一波规模浩大的扫盲运动。


为激励百姓识字,朝廷破天荒地开了一项政策:识写退税。


在夏税、秋税上缴时,只要一户户主及其妻子,能念对随机抽取出的字句,同时写出自家姓名、税目详情,朝廷便可酌情给予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退税,你之前缴纳了四百文,现在退你四十文。


只有关切百姓自身利益,他们才可能愿意去识文写字。四十文钱不算多,但对寻常百姓家而言,这笔钱可是够吃好几天的,晚上没事少做点床上运动,一起学点阿啵呲嘚不好嘛。再说了,人家都领了退税的钱,就你几家没有,丢不丢人……


国庆日,京师更是热闹非凡,无数商人拼了命的吆喝,昼夜忙碌着,繁茂的商业带给了京师更多的人气,南京外城已出现了十几座小镇。


使臣朝贺结束之后,恋恋不舍地离开京师,同时带走了丰厚的贸易品,与大明再一次的和平保证。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