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九百三十一章 西域的重要性(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三十一章 西域的重要性(二更)(1 / 2)

西域对大明重要吗?


朱元璋用行动告诉了朱允炆,大明不稀罕西域,守住嘉峪关,就是守住了大明西北,不需要出关太远。


哈密不是没被大明打下来过,可结果呢,大明即没有占领哈密,也没有设置官员,甚至连个羁縻之策都懒得用,谁爱在那里就在那里。


这与哈密太远,不好控制,后勤困难,容易成为孤城等有关,但朱允炆相信,决定哈密与西域没有在洪武年间收回的根本原因,还是朱元璋没有重视西域。


汉唐时代定都长安,需要确保河西走廊安全,而为了保住河西走廊,就需要西域这一片广袤的地区作为战略纵深,同时压制敌人的生存空间。


可大明定都是在南京,这个选择注定了西域在战略上地位的下降,西域是乱,是和,是衰败还是繁华,都不会直接关系大明的国运,说它无足轻重,并不是一句夸张的话。


朱元璋用一辈子盯着东北、正北、西北的北元残余势力,对于西域、西域之西的关注,实在是少之又少,仅有的值得记入史册的,可能就两件事:


宋晟打了一次哈密,带了一些俘虏,然后回去了。


傅安带了一千多人出使撒马尔罕,然后成为了俘虏,终洪武朝都没回去。


朱元璋如此雄才大略的君主尤且不重视西域,可想而知朝廷官员的认识与态度,虽说收回西域,有复汉唐之威,族振华夏之精神,可到底如何治理西域,西域重不重要,重要在哪里,朝廷官员根本就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不少官员认为西域是一个累赘,打完之后,安排几个当地官员听从朝廷命令就行了,没必要驻军,也没必要改土归流。


有这种观点的不再少数,当然,他们并不是弱智白痴,有土地不要,有百姓不要,而是为大明朝廷考虑。这些官员的认识是:


西域距离京师太过遥远,管理起来难度太大,那里发生点事,拼了命的送消息二十几日,晃悠地送消息,三个多月,等京师反应过来,那里啥事不尘埃落定了……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认为西域贫瘠,大军驻扎所需粮草全赖关内,粮食送到嘉峪关已是疲民、累民,这要是送到哈密、吐鲁番、委鲁母,甚至更远的亦力把里城,这后勤路线直接增加几千里路,难度何止翻倍?


去的时候送三百斤粮食,送到那里,还剩九十斤,那啥,我们回去路上也得吃饭,要不你们这边给我们二百斤粮食带路上吃,总不能饿死在回去的路上吧?


这一次西域之战,朝廷动员了多少民力,中间折腾了多少风波,仅仅是闹事,对抗朝廷的,就不下三起,要是一直养着西域那个累赘,又会有多少造反之事?


要一块毫无用处,却耗费巨大的土地,不好管理的地方,真的有必要吗?


解缙、铁铉、梅殷对西域治理不上心,只说都司,说军事管理,其中一个缘由就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想过要在西域改土归流,哪怕自己再强调西域的价值,他们也没有看到价值。


朱允炆放弃了讨论西域治理的讨论,转而说:“既然你们没心思,那就说说朝廷中的事吧。御史周立文上书,弹劾青州知府黄子澄尸位素餐,毫无建树,勒令百姓不准出海经商,你们怎么看?”


解缙、铁铉沉默以对。


黄子澄从内阁跌落至青州后,一开始还有些作为,比如写信联络故交齐泰、景清等人,想要翻身返回京师,可几次考核下来,齐泰、景清都已经名满河南,若不是百姓苦苦哀求,不希望朝廷调走这两个人,朱允炆早就让他们回京了,即便如此,他们也是享受着侍郎待遇,挂职知府,治理开封府。


可黄子澄呢?


他在青州是真的没有多少作为!


解缙很是惋惜,铁铉也有些哀叹,梅殷无所谓,杨士奇相当平和。


每个人都知道,朱允炆将黄子澄下放青州,是有历练、培养的意思在其中,毕竟那里是青州,齐王闹事,白莲教闹事的青州!


那里已经被打烂了,只要重建青州,恢复人气,招抚百姓,想出政绩不难啊。何况青州北面就是莱州湾,再向北几百里就是天津港,自天津港南下,正好可以在青州休整,也可以在这里换取货物,得天独厚的条件,偏偏被黄子澄给糟蹋了。


黄子澄的做派和不少地方官员一样,有事就办事,没事别烦我,能躲就躲,躲不过就拖,拖一天是一天,等到实在拖不下去了,那就再处理。


地方官员懒政、怠政,不作为,是朝廷官场治理的难题。


朱允炆决定将黄子澄拉出来,作为一个典型来办。


铁铉不说话,自己管兵部的事,不方便说同僚。梅殷更不吭声,黄子澄不归五军都督府管。杨士奇看向解缙,那意思是,皇上问你话呢,你到底说句话啊。


解缙白了一眼杨士奇,你是不是忘记自己也是内阁的人了,这是问我们两个人呢……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