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七百五十一章 首提迁都(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五十一章 首提迁都(二更)(1 / 2)

腊月十六日。


北风呼啸卷过街巷,路过的行人裹紧衣裳脚步匆匆。屋檐上挂着长短不一、晶莹剔透的冰凌,几个调皮的孩子叠起罗汉,抓下了几根冰凌,塞到嘴里咯嘣咯嘣地咬着吃。


朱棣站在桥上,看着熟悉的街景满是回忆,可惜人还是那个人,物却已非昨日。


朱允炆见朱棣陷入沉思,上前一步,任由寒风吹面:“朕久居金陵,罕见如此凛冽寒冬。若常住于此,冬日怕少不了罪受啊。”


朱棣走出思绪,心头有些紧张,一时之间不清楚朱允炆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常住在北平的是自己,他是说自己在北平受了很多罪,所以才把自己弄到南京的吗?


“北平冬日是有些严寒了,臣住着也不习惯,呵呵。”


朱棣话有些违心,没办法,总不能给朱允炆说:我喜欢北平,这里冬天虽然冷,但四季分明,多姿多彩,你让我回来住吧。


燕王府被大火给烧了,这其中多少蹊跷朱棣是不敢深究的。


朱允炆深深看着朱棣,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便淡然一笑,迈步走向风中,对身旁的刘长阁传令:“召随行官员至北城墙。”


北城墙,望北苍茫。


大明天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藩王之首燕王朱棣,内阁大臣解缙、茹瑺、郁新,户部尚书夏元吉,兵部尚书铁铉,中军都督府府事徐辉祖,国子监祭酒杨士奇等迎风而立。


凛冽的西北风时不时吹过城墙,呼呼的风刺骨,人虽穿着棉衣,却总感觉衣服单薄的很。披戴盔甲的军士如手握的长枪,笔直地站在城墙之上,肃杀且威严。


朱允炆背过身,看着站在面前的官员,他们可以说是大明朝廷中的核心人物,这些人的态度很是重要。


“刚在城中,朕看到百姓中父子嬉笑,很是和睦,不由想起孝康皇帝,若他尚在,朕此时是不是也可以享受父子相亲,天伦之美。”


朱允炆有些感叹。


孝康皇帝,即明兴宗朱标。


朱标虽然没坚持到登基,但毕竟朱允炆接了班,登基之后便追尊了一个封号。


朱棣听闻有些伤感,大哥朱标的离去,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蓝玉案的出现,就是因为朱标死了,朱元璋需要清理一批人来确保仁弱的朱允炆稳坐江山。虽然朱棣与蓝玉的关系不咋滴,但军中无数人牵涉其中,死的人中,很多朱棣都认识,甚至还曾一起出生入死。


解缙见朱允炆情绪有些低,上前说:“若兴宗知陛下如此英武,定会含笑,击掌而歌。”


朱允炆目光中透着几分悲伤,回忆着说道:“兴宗虽为二十余年太子,却勤勉仁善,深得人心,可惜天寿不长,朕犹记得,兴宗病卧在榻时,依旧心忧社稷,诸位中可还有人记得,兴宗忧虑的是哪一件事?”


“迁都选址一事。”


朱棣严肃地说道。


茹瑺、郁新、徐辉祖等人连连点头。


身为洪武时期的老臣,朱标的去世缘由还是十分清楚的。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元璋想要迁都西安,派遣太子朱标巡视陕西西安,朱标巡视归来之后,献上了陕西与西安舆图,并主张朱元璋迁都西安。在病榻之上时,朱标还口述了一封奏疏,命人呈给朱元璋,希望其考虑大明未来,早日筹备迁都之事。只可惜,朱标一病不起,最终离去。


朱允炆面色变得凝重起来,借用老爹朱标只是为了引出迁都这个话题,既然引出来了,那事情就好办了:“迁都这件事不止是兴宗的遗憾,也是太祖的遗憾啊。”


解缙、茹瑺、朱棣陡然一惊,其他人也意识到了什么,面色不定地看着朱允炆。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迁都是一个洪武朝、两代人的遗憾,因为朱元璋、朱标都没有完成迁都,那问题是,朱允炆还要不要弥补这个遗憾?


这句话就相当于直接告诉在场的官员,我朱允炆想要迁都!


解缙脸色阴郁,低着头不敢说话。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