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五百零八章 固若金汤的大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零八章 固若金汤的大同(2 / 2)

安全局千户顾云站在垛口后面,拿着个望远镜欣赏远处的风景,时不时还会将一旁的弓拿出来,将路过的老鹰射下来。


张韬坐在城墙上,对王成名道:“你说马哈木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


王成名点了点头,十分赞同:“估计还被踢了不止一次。”


张韬有些郁闷,站起来看着大同城,别说马哈木两万骑兵过来,就是让他带五万十万,也别想从大同这里打开缺口啊。


大同城,可以说是真正的金汤之城。


洪武五年,朝廷在元大同城的基础上,下了大力气增筑,眼下大同城的城墙,高达四丈二尺,比曾是帝都的西安还高出一人(七尺),而最宽处竟有五丈,要知道南京城墙最宽,也不过三丈。


况且大同城为战而生,设置门楼、角楼、六十二座之多。四门外还设置有瓮城,瓮城外还有月城,再外面还有宽三丈三尺,深近两丈的护城河……


想要打下大同城,就是用尸体堆,也难。


在张韬看来,郭英如此慎重有些过了,他只需要待在家里喝着酒,唱着歌,马哈木来了都不需要他出面,该怎么来,还怎么回去。


郭英就在城门洞里打地铺,光线不太好,借着火把的光翻看着一本纸质泛黄的兵书。


翻过一页,郭英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岗哨,心思已然飘远。


大同军情已经快报给朝廷,盘算着时间,应该也快到京师了吧?


不知道朝廷如何应对,但看这一次哈什哈有点孤注一掷的打算,大宁与辽东,怕会有战事发生。


朝廷刚刚明旨削藩,现在北元又蠢蠢欲动,还真是多事之秋。好在皇上没有动宁王朱权,有朱权在,大宁应该没问题吧?


京师皇宫,武英殿。


郑和正夸赞着宝船与新式火炮的威力,对朱允炆说道:“有如此宝船,足以闯过任何海域。”朱允炆欣慰至极,朝廷耗资巨大,总算没有白费。


“此番南洋之行,朕希望你在抵达旧港宣慰司后,继续扬帆向西而去,至于能不能抵达你梦想的天方麦加,那就看你的本事了,朕只有一个要求。”


朱允炆看着激动的郑和,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继续说道:“那就是,量力而行,将带出去的军士,都安全的带回来。”


郑和连忙跪下,高声道:“臣领旨谢恩!”


朱允炆抬手,示意郑和起身,然后拿出了一份舆图,交给郑和,道:“这里有一份海图,你不需要问怎么来的,只需要记住,你是大明的航海家郑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绝境,你都要回来复命!”


“航海家?”


郑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目光中透着惊喜。


朱允炆安排道:“旧港宣慰司驻军之事,五军都督府已于各地抽调兵力,组建了旧港卫军,现已完成初步整训,但还需要你带海上练练。”


郑和欣然答应,问道:“驻军旧港,是否携带军士家眷?”


朱允炆摇了摇头,坚决地说道:“旧港卫军士皆是有儿有女,父母健在,但他们不能随同前往。旧港卫三年一轮换,让他们保护好旧港,那里不容有失。”


郑和清楚朝廷的打算,这些驻军军士都有家人在大明,他们即便是在海外待上三年,也会日夜盼望着回到大明,而不会形成割据,留在旧港,即使是宣慰使有野心,军士也不会答应。


亲人是人世间最大的羁绊,海也隔不断。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但没办法,路途如此遥远,如果年年换防,大明也未必能支撑得起来。


“辽王、珉王与商人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朱允炆询问道。


郑和见提起此事,不由笑了起来,道:“前不久,辽王、珉王发来信件,说要随同南下,指明了要宝船上最好的房间。”


“哦,他们两人都想去南洋?”


朱允炆有些意外。


郑和深深看着朱允炆,二王如此选择,怕也与齐王被干掉有关系。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齐王朱榑该死,但同为藩王的辽王与珉王却很清楚另一个道理:


朱允炆不想朱榑死,他就死不了……


朱榑之所以死了,不论是不是意外因素,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朱允炆不希望看到朱榑还活着,加上朱允炆又是明旨削藩,各路藩王正在返回京师,这个时候选择留在南京,即容易引起朱允炆的猜疑,也不好与哥哥弟弟们打招呼唠嗑,索性就出海吧……


远离是非之地,明哲保身,这是二王的选择,何况有宝船这种庞然大物,出去一趟估计也没多少危险,顺便还能做做买卖,赚钱点……


“晋商可有参与进来?”


朱允炆很快就想明白了二王打算,转而问道。


郑和回道:“晋商商会之下,合计有五十余家商户都会随同南下。徽商方面更多一些,达一百余。现在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商人为了利益,所选船只并非海船,沿海而行或许没事,可一旦到了深海,很可能会船毁人亡……”


朱允炆直摇头:“如此可不行,趁现在还有时间,立即差人核验,若船只无法远航,一律不准出海。他们不在乎人命,朕在乎。”


郑和领命,安心而去。


7017k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