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口买卖,不像人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四章 人口买卖,不像人间(1 / 2)

人牙子!


朱允炆面色冰冷,目光犀利,对走过来的薛夏、孙栋下令道:“立即差人去找,人手不足,就从杭州城调,天亮之前,要将人找到。”


薛夏、孙栋连忙领命。


王屠夫听闻了“宁妃”发了话,感激涕零,朝着韩家后院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就带着几个家丁与百姓去找寻。


朱允炆端坐在大堂上,对韩秉忠问道:“王官屯以前出过人牙子贩卖人口之事?”


韩秉忠摇了摇头,叹息道:“王官屯这些年来倒没有过这类事,倒是南面的两个小村落,前些年丢过孩子。”


韩成才想起什么,补充道;“我听府学教谕说起过,七年前,杭州府一名主簿的女儿就丢了,其母亲由此落下心病,四十好几穿着大红衣服上街,买一串串冰糖葫芦,见到十岁出头的女孩就喊‘女儿,我买来糖葫芦了’,可凄惨了。”


韩秉忠低头叹息:“这件事确实让人伤心。”


朱允炆有些疑惑,问道:“我在杭州也停留过,为何没听闻过此事?”


韩秉忠看着朱允炆,嘴角微微颤了下,咬牙道:“两年前,这位母亲清醒过来,认为是自己当初没有给女儿买冰糖葫芦,女儿才赌气跑了,自责之下悬梁自尽了。”


“这……”


朱允炆有些揪心。


韩成才有些气愤,握着拳头道:“后来有消息说那些失踪的女孩,是被人牙子掠走卖掉了,尤其是京师的官员,蓄奴买婢成疯……”


韩秉忠急忙打断韩成才:“没有由头的事可不能乱说,慎言。皇上,小儿只是道听途说,并无凭据,当不得真。”


朱允炆有些心惊肉跳。


洪武初期,朱元璋严令非功臣之家不得蓄奴,甚至还规定了蓄养奴婢的数量,即“公候家不过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二品不过十人,三品不过八人”。


现在想来,朱元璋的这个规定有些想当然了。


公爵,侯爵,身边不到二十个奴婢,这怎么够用?


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要更多的奴,更多的婢,更多的享受!


还有那些官员,有了权,有了钱,有了家业,自然而然就需要一批“奴婢”来伺候自己,享受下大爷的活法。


商业解禁,路引取消,人口流动增加,助长了士大夫阶层对“奴婢”的需求。


在社会安定,百姓能吃饱饭,没有人卖儿卖女的时候,人牙子就出现了,他们或是诱骗,或是设局,或是偷掠,不择手段!


朱允炆清楚,蓄奴不是明代才有的,向上追溯,哪个时期都有这个问题,哪怕是朝廷禁止,也不过是走个书面形式。


奴,奴隶。


在明代始终存在,并无断绝。


让很多人意外的,最大的奴隶“人牙子”,就是大明皇帝,说是朱允炆也没有任何错。


因为明代初期,奴隶最主要的来源就两个:


其一,战俘。


明初打仗多,俘虏的人也很多,一些蒙古兵成为俘虏之后,成为了功臣之家的奴隶。


其二,罪犯家属。


这个


更好理解,洪武四大案制造了那么多悲剧,牵连的家属够多了吧,一些人便被卖为奴、婢,成为了他人的物件。


之前的教坊司,其本质不也是奴才性质的,取悦他人,任人侮辱!


对于民间,朱元璋一再下令,禁止民间百姓成为奴仆,禁止人身买卖,还规定“庶民之家当自服勤劳力作,故不准存养奴婢”,也就是说,寻常百姓家需要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你们啥都需要自己干,官能养奴婢,你们不能。


朱允炆想起来那一本尚未出世的《金瓶梅》,最初就有介绍,潘金莲在嫁给武大郎之前,就已经被转卖过两次。


《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中后期,能写出这样的市民生活,想来是“取材于民间”,至少可以佐证一点,明代中后期,人口买卖已经十分严重。


毕竟在那本书里,被买卖的可不只是金莲一位,还有五两银子买的丫头小玉,四两银子买来的秋菊,出现了专门的人牙子,比如王婆、薛嫂、冯妈妈、文嫂……


若明代中后期人口贩卖已成常态,那根苗出在什么时候?


明初!


朱允炆猛地一排桌案,起身喝道:“但凡查实,一应参与人口贩卖者,立斩不赦!”


作为后世人,如何不知道“失孤”父母的痛苦,如何不知道人贩子的可恶,如何不知道这是罪恶滔天的事!


朱允炆清楚这件事很难解决,几近难解,但无论如何困难,有多少阻力,朱允炆都决定了,贩卖人口者,必死无疑!


太祖规定贩卖人口死罪,他只不过是没狠抓过罢了,我朱允炆想要认真践行下祖制,总没有多少问题吧?


至于太祖规定的那点奴婢数量,朱允炆闭着眼睛也知道不现实,满朝文武估计九成都超了,若是按照太祖规定,一律拉出来打一顿,然后将他们的奴婢放良,怕是会引起动-乱。


事情不能一刀切,那咱就改成两刀,不行就三刀,四刀,总有刀完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