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这个农民是治水专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三章 这个农民是治水专家(2 / 2)

宋礼皱眉,认真地说道:“疏浚运河,即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民众,钱财自会耗费一些,但祸国殃民,怕要过了吧?”


白英冷笑道:“几十万人力被征用,去了没日没夜地干,还要挨你们的鞭子,说不得连饭都吃不饱,不是祸国殃民又是什么?”


宋礼揉了揉眉头,解释道:“此番会通河朝廷会征调民力,但一不会打人,二不会饿死。无数粮食已经在运来的路上了,而且还有银两可以赚,是利国利民之事。”


“银两?洪武朝多少徭役下来,什么时候朝廷发下来过银两?你这官定是小官,说话都糊涂。”


白英嗤笑。


“宋大人乃是工部侍郎,皇上钦点的治河主官,岂容你如此放肆。”


一位皂吏打着哈欠,走了出来呵斥道。


“宋大人?你,你是宋礼?”


白英瞪着眼,连忙站了起来。


宋礼瞪了一眼皂吏,给他说过不要泄露身份。皂吏这才想起,连忙告罪,看了看白英,见他不像是什么坏人,便退到了房间里去。


宋礼对白英抬了抬手,道:“正是在下。”


白英仔细看着宋礼,说道:“去年黄河暴雨,张忠赈下令掘堤,引黄河之水进入山东,据说这其中便有你的功劳。”


张显宗的事迹在河南、山东、北直隶等地广为流传,很多地方都建有忠赈祠。


宋礼听白英提到张显宗,神情肃穆,侧身看向西南方向,道:“忠赈之功如明月。”


白英点了点头,张显宗的功劳是谁都抹杀不了的。


“好吧,既然你是宋礼,那就说说吧,看看我能不能帮上你的忙。”


白英又坐了回去。


宋礼抱着万一之念,加上实在没有思路,便从院子里搬来一个小板凳,坐在了白英面前,将自己的构思与面临的问题讲了


出来,然后道:“当下棘手的问题是,该如何将汾水引入会通河,以确保河道能有大船往来。”


白英打量着宋礼,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宋礼瞪着眼,看着眼前轻描淡写的白英。


容易?


自己来山东几个月了,来回奔波,这鞋子都穿破了几双了,你说简单?


“如何来办?”


宋礼没有争论,而是询问道。


白英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说道:“夜色漫长,我们慢慢说吧,会通河为前元所开,最初一段过了开河站河道,便转向西而去,经过梁山、安山,自寿张城向北,继而抵达大清河。你可知为何如此?”


宋礼皱眉道:“自然是借水道,沿途水源充沛,当年梁山湖泊尚在,有水源支撑,河道才可行船。”


白英见宋礼是一务实官员,知晓颇多,便继续说道:“是啊,只不过受黄河数次决堤影响,许多水道都废弃了,那梁山水泊也只剩下了水塘,这周围水源已是不足,再在这里想法子,已是不可能之事,既不可能,为何非要在耗在这里?”


宋礼心头一颤,似乎感觉到了什么。


朝廷也好,自己也好,预设的逻辑就是,充分利用原来的河道,以减少工程量,减少河工经费。可这段时间走下来,宋礼也看明白了,这套逻辑行不通。


若是如此的话,为何不打破原来的逻辑,跳出来,不使用原来的河道,重新挖一段河道不就好了?


白英见宋礼已是明白,便说道:“你也想到了,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勇气,朝廷有没有这个勇气。”


宋礼有些头疼。


不使用原来的河道,意味着工程量暴增,朝廷花销也会随之暴增……


宋礼强压不安,道:“皇上不缺勇气,只是,这新河道自哪里修?”


白英将麦秸放在地上,说道:“这里是开河站,在这里开始,不再向西绕路,而是直接向北,经过安山,直插寿张沙湾,在那里,可以与大清河汇合。”


宋礼在脑海里勾勒了下舆图走向,看着白英所指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气,道:“这是将会通河其中一段,向东移动了数十里啊。”


白英点头道:“没错,但这种办法可以绕过梁山、安山,能够从汾河开辟出一条引水渠,地势问题便会解决。”


“地势已不成问题,但水量问题如何解决?汾河引水,怕还不足以支撑起大船。”


宋礼盘算着。


“若将汾河水全部引入呢?”


“不可行,汾河沿岸百姓如何生存,农田如何养活?”


“若如此的话,那就控制汾水,在开河站南面有个地方名为南旺,属于这附近地势较高之地,在那里若修筑一个水闸大坝,便可以将此处作为水脊,若北面需要水,便开北面闸,开南面闸,水便会往南流……”


宋礼惊讶地看着白英,没想到对方竟有如此见地。


“若真如此,会通河方略可成!”宋礼肃然起身,朝农夫白英深施一礼,感激道:“先生之名定会与会通河永在!”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