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幻>明末逐鹿天下> 第848章 经济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8章 经济危机(2 / 2)

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任人唯才,什么时候任人唯亲。


皇帝苏河看到太子苏蜀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件事情做对了。


太子苏蜀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他表现的很好,对于治国确实有天赋。


皇帝苏河从小开始认真教导,太子苏蜀也没有长歪。


唯一的缺点,那就是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年轻人,有点儿小觑天下人。


皇帝苏河看到赵世衡的奏疏,他简直是惊天为人。


要不是赵世衡奏疏上面的内容很稚嫩,有些对于经济危机的论述完全是错误。


他都差点以为,又出现了一位穿越者。


赵世衡这位新科状元,是一位感觉很敏锐的天才。


皇帝苏河掌握着全面的信息,他都认为经济危机要来了。


以帝国现在的商品经济繁荣和脆弱的工商业。


真的毫无准备,经历这场经济危机。


少数人会赚得富可敌国,大多数人都会损失惨重。


帝国好不容易培养的产业链,会瞬间回到十年前,蹉跎二三十年,都未必能恢复元气。


皇帝苏河正准备下定决心,用哪种方法解决经济危机?


他就看到赵世衡的奏疏,立刻就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皇帝苏河让太子苏蜀旁听,就是准备用赵世衡的智慧,打击到自信满满的太子苏蜀,让他认清楚至极与真正天才的差距。


太子苏蜀在心中有所防备,他才不会轻易相信一个人,防止未来的皇帝被大臣骗了。


皇帝苏河也非常好奇,赵世衡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他了解到的方法,就是启动印钞机,通过放水的方式,增加钱的流动性。


依靠缓慢的通胀,覆盖掉经济危机产生的债务。


让百姓觉得自己有钱,敢于继续消费。


这种是信用货币时代的方法。


现在金银本位的货币,印钞都需要有金银作为保证金。


纸币无法兑换金银,很快就变得像大明宝钞一样,成为近乎废纸的存在。


这种通过印钞,稀释债务的方法,只能想想而已。


除非帝国发现了世所罕见的大金矿。


唯一可行的方式,那就是转移危机。


现在具有可行性的办法,那就是通过战争转移危机。


帝国一旦爆发战争,商品市场必然会受到管制。


商品失去了自由流通,经济危机将会停滞。


只要取得大胜,经济危机的代价,就会转移给战败国。


通过战争的方式,无论是在经济危机之前,还是在经济危机之后,都能把战争的代价转移出去。


皇帝苏河之前犹豫,他是等经济危机初显威力,随后应百姓的请求,发动战争。


还是要在之前发动战争,尽量保存帝国工业的元气。


这个方法能保住工业的元气,但也会使工业良莠不齐。


例如将要淘汰的蒸汽机产业,还是会占据主流,影响汽油机的推广。


赵世衡听到皇帝苏河的问话,他神色有些紧张。


他手臂有些颤抖,把拿过来的一大包资料,递给边上的小太监。


赵世衡激动的说道:“陛下,经济危机是极为复杂的问题。


复杂的问题,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


我研究这个问题之后,针对不同的产业,给出不同的建议。


有一些产业极为重要,值得拯救。


有一些产业需要放任自流,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朝廷不应该介入。


剩下的那些不重要产业,完全不需要关注,他们是否消亡,根本影响不到帝国的发展。”


皇帝苏河示意小太监把赵世衡的资料递过来。


小太监打开资料盒,把里面的一资料一份份的拿出来,经过仔细检查之后。


他确认这份资料安全,这才把资料递给皇帝苏河观看。


皇帝苏河翻看赵世衡准备的资料。


他把帝国现在的产业,详细分为重要、一般、不重要三个等级。


皇帝苏河简单的翻看之后,他询问道:“赵爱卿,简要说明一下你的思路。”


赵世衡看到皇帝苏河脸上的笑容。


他这几天收集资料,还付出了很多人情,了解到一些地区的具体情况。


通宵达旦的工作,终于有了相应成果。


赵世衡激动的说道:“陛下,经济危机爆发,帝国工业的全部产业链都会受到殃及。


臣认为不同的产业,对帝国来说,也有着轻重缓急。


受到经济危机冲击最大的产业,那就是刚刚兴起的银行业。


银行对于帝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姓很多钱存在银行之中,很多是他们一辈子的血汗钱。


银行如果接连破产倒闭,这会直接影响到百姓的情绪,受到冲击的公司东家,他们纷纷选择放弃工厂,明哲保身。


纺织业极为重要,它上游是帝国棉麻的种植。


消耗大量的棉花,这对于帝国伊犁等省份的稳定至关重要。


下游关系布匹的印染与销售。


整个工业链条,有着大量的工人就业,还是抗风险能力极低的女工。


相关公司也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的民企。


一旦纺织业崩溃,相关联的大量公司就会破产。


钢材冶炼产业,这类产业的龙头,基本都掌握在少府手中。


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极强,哪怕是受到经济危机冲击,表现的也不会太差。


最后一种产业,那就是类似蒸汽机这种产业。


这些产业已经走向夕阳,他们完全被时代所抛弃。


朝廷不值得花费重金,拯救这些对帝国贡献不大,基本接近淘汰的产业。”


赵世衡最后总结道:“陛下,臣简单的总结。


对帝国发展极为重要的产业、潜力突出的产业、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些产业,都需要帝国想办法保住。


特别是最后一种产业,非常的重要。


大量服从性好、认识简单的文字、能互相配合的工人下岗。


他们如果无法生存下去,一旦选择叛乱。


帝国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才会平息叛乱。”


皇帝苏河满意的说道:“赵爱卿,你说的很对。


但朕认为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暂时解决经济危机。”


ps:推荐朋友的书《东林靠得住,皇帝会上树》。


穿越皇帝种田文,从上至下改革大明。


即将百万字,书已肥,可以开宰。


(本章完)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