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大流寇> 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章 平西王的惊诧(2 / 2)

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早知淮贼言而无信,他们宁可战死,也断不会开城投降。


席间尚有十数名许定国及诸将亲兵,这会都是骇然变色,正要拔刀时,边上有一淮军将领朝他们喝了一声:“此事与你们无关,回头俱有赏赐。”


说话的是马三宝。


众亲兵闻言,彼此互看,无人敢动。有心想反抗救人的,也得思量他们能不能干过满堂铁甲卫士。


见部下无人敢搭救,一众降将更是惊惧绝望,有数人竟是失声痛哭起来。许定国的长子许尔安、次子许尔吉更是在那嚎哭叫爹。


许定国苦苦求饶,张国柱不为所动,众甲衣劲卒一拥而上,将许定国连同麾下十数将领尽数拖到厅外。


早就待命的行刑队大刀举起,转瞬就是十几颗人头落地。继而这些人头又被拎起提进厅内。


“尔等莫慌,这汝州百姓还要尔等来抚...”


张国柱扫了一眼死不瞑目的许定国首级,举起酒杯示意汝州知州冯焕龙等人举杯。


冯焕龙等人叫十几颗首级骇得腿都哆嗦了,半天才把酒杯举起。


.........


襄阳城外。


一身戎装的吴三桂同谋士方光琛看着眼前的襄阳城,二人心中俱是感慨万千。


“夏分天下为九州,今襄阳于当年分属荆、豫二州之域。商周时期,封国林立,至春秋,有强楚据此。楚不敌秦,襄为南阳...纵观古今,这南阳宝地,出了多少英雄啊。”


因剃发易服原因,方光琛如今是一身满洲男子装扮,光秃秃的脑袋配着他手中握着的羽扇看起来很是不伦不类。


其父方一藻是崇祯年间的礼部尚书,当年兵部尚书陈新甲力主同满洲议和,于是和崇祯帝商议后决定派方一藻赴盛京同满洲接触。


可方一藻深知议和之事干系太大,不敢瞒着朝堂偷偷去盛京,就派了一个“瞽人卖卜者”周元忠出关到满洲洽谈。


满洲方面,洪太并没有因为明朝派来的只是一个算命的而大怒轻视,反要下面隆重接待这个周元忠,对周带来的明清议和条件也基本上答应。


可惜,明朝反对议和声太大,崇祯不敢最终拍板。为了逼迫明朝签约,洪太遂发起第三次入关。此役,歼灭了明朝主战派卢象升,但仍是没能让明朝签订和约。


方光琛早年游历关外,对满洲习俗了解颇多。


当初崇祯死后关宁军三位主脑分别是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继续抗清还是降顺的关键抉择时,同知童逵行向王永吉提出“借师助剿”建议。


吴三桂拿不定主意,便问方光琛,方建议“莫若请北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


随后,借兵助剿一事在关宁高层达成一致。


后来多尔衮要关宁军剃发,吴三桂等人还颇犹豫,还是方光琛加以劝说这才全军剃发,吴三桂正式接受清廷封赏成为大清的平西王。


但方光琛虽劝吴三桂剃发,可对满洲人骨子里却又十分厌恶,其当初的真正目的也真的就是借师助剿,并非让吴三桂率领关宁军真的为满洲人征服中国。


可事态的发展远超出了方光琛的谋断,如今,他与吴三桂等人不为汉奸也要是汉奸了。


相比发现满洲人是真的要窃占中国,遂果断从间道南下的蓟辽总督王永吉,吴三桂、方光琛于气节之上又差了许多。


如今李自成已死,大顺眼看就要分崩离析,吴、方二人再看这大顺从前的襄京,自然感慨良多。


“这襄阳也是块风水宝地,李自成据此为襄京,建号新顺,方有后来之势。若非满洲入关,这天下恐怕就是李自成的了。”


吴三桂也是有感而发,想那李自成未建新顺之前不过是一流贼,于襄阳建了新顺之后方才真正有了王霸气象。所以这还真是块风水宝地,起码让那李自成称了一回皇帝。


方光琛摇头道:“襄阳是个好地方,可惜如今这宝地已然气泄,从宝地沦为凶地了。”


吴三桂听了这话,有些不解,问道:“廷献何以如此说?”


方光琛拿扇子一指襄阳,给吴三桂解释道:“王爷,李自成兴于襄阳,然其死也于襄阳。兴于襄阳之时为王,死于襄阳之时为帝,故而这襄阳的王气已然不存,日后不会再有人据此成事了。可惜,可惜。”


“俗话说,人杰地灵。人非地灵而来,地因人杰而灵。廷献说这襄阳从此为凶地,我是不赞成的。事在人为,岂可以气数来定。若说气数,这明朝本该亡了,何以如今却能在南京又续其国。”说这番话时,吴三桂脸上有些异样。


方光琛见状,直言问道:“王爷莫不是还念着明朝?”


“唉。”


吴三桂轻叹一声,没有说话。


自随英亲王阿济格从陕西一路追赶李自成至荆襄后,吴的军中便常有前明官绅秘密前来劝说归明,对这些人,吴三桂倒也没有擒了送给英亲王处斩,而是叫方光琛替他打发。


除了这些前明官绅份量不足外,也与吴三桂根本没有归明的心思有关。虽然崇祯太子是他放走的,但不代表他这个大清的平西王愿意去做明朝的蓟国公。最重要的是,他吴三桂手下的关宁军只有一万三四千人,真要反正恐怕转眼就会被阿济格大军剿灭。


正如方光琛从前所言,实力不济,无可奈何。


不过昨天有湖南巡抚何腾蛟派人秘密前来吴的军中,劝说吴反正,称吴若反正归明,则大明必以王爵相酬。


吴三桂当然不可能因何腾蛟的劝说就反正归明,但心中难免有些想法,陡然一时感慨,也是正常不过。


其部现正奉阿济格之命攻掠承天、荆州一带,天气太过炎热,满洲兵马不耐酷暑,战马生病、掉膘的也多,故而只能由关宁军来做。好在这一带的明军左良玉部早早就弃了武昌东下,使得清军可以不费力气就占领荆襄数府,若不然,炎热天气不管是行军还是攻城,都是清军的噩梦。


“英王不该将李自成的尸体送往北京的,”


当初阿济格说要将李自成的尸首送往北京,吴三桂是表示反对的,认为李自成纵是中国大贼,但也是枭雄,如今身死,即便不予厚葬也当于襄阳某处秘密安葬。


这般将尸体于酷暑中北运至京,半道必然发臭腐烂,实非正人君子所为。且此举极易刺激李自成的余部,对日后招抚这些人不利。


“英亲王是急于在京中表功,其论序乃摄政王兄长,于朝中却无摄政王的权势,如今有此大功,岂能不加以利用...”


方光琛正说着,耳畔有蹄声响起,扭头看去,来的是副将杨坤。


“王爷,方先生,你们在这啊,末将找的好辛苦!”


杨坤翻身下马,连气都顾不得喘,连走带跑的奔了过来,不及近前,就急声道:“王爷,后方出事了!”


“出什么事?”


吴三桂惊诧,抬手接过杨坤手中的塘报,是南阳守将郭云龙发来的。


郭云龙是吴三桂舅父祖大寿的亲兵出身,当初同杨坤一起出关向多尔衮求的援军。


李自成从新野脱困后,吴三桂随阿济格南下追击时,让郭云龙带了一部兵马留驻南阳。


撕开郭云龙的塘报,吴三桂迅速扫去,随后大惊失色,失声道:“怎么可能!”


模样让一边的方光琛也是眼皮一跳。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