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对于木封提出想要去那个山谷看看表示了一些不支持,那个地方是在深山之中,要经过很长一段没有开发的森林,他很怀疑在跋山涉水的过程中,这三位京城来的客人能不能撑过去。就连郑明本人其实也只去过外围而已,不过所有拒绝的话语都败在了嬴逆给他的红包里,这笔钱足够他们一家老小用上几年。
“这是大熊,别看他不会说官话,他一直在山里转悠,我们这一路有他指路会安全很多。”
郑明妥协陪同进山后,就找来了一个黑壮的青年人。大熊看上去有些木讷,眼神有些呆,他用土话与郑明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比划着手势,让郑明微微皱了皱眉头。随后郑明对大熊又讲了几句话,终于让大熊安静了下来朝着木封几人点点头。
郑明在一旁解释,大熊是对费用有些不满意,说想要的多一些。
嬴逆打量了郑明三秒钟,似乎在考虑这段话的真实性,却还是没有多问,同意给大熊的报酬翻个倍。
这个小插曲根本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五个人就上路了。
帝江已经把自己与龙蛋隐身后站在了船头,跟着几人一起通过水路捷径进入山谷。
船下的这条河流是黄河的某一条小支流,这个山谷在山西与陕西交汇的地方,距离壶口瀑布很近,所以这里的水都是带着泥沙的黄色。
几人坐的船不大,总共也就能坐七八人的样子,现在载了五个人,船上还放在他们等会要用的野营物品。木船由大熊一个人划着,他的划船技术非常高超,即便是逆流而上,看上去并没有太过吃力。
等着河道越变越窄,他们就进入了山谷,四周都是树,但是没有多余的声音,很安静,安静的没有一丝生机。没有鸟叫声、甚至没有树木沙沙作响的声音,让人仿佛能听到远方的瀑布奔腾声,这当然只是幻觉。
嬴逆突然问郑明,“你们是怎么把木材运出去的?走水路也不方便吧?”
郑明在进入山谷后就没有在唠叨地说话,冷不丁地听到嬴逆的问题愣了一下,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是走山路,山里人有经验,慢慢运总能运出去,赢老板放心,你们买了木材,我们就能送出去。不过走山路运输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交货的时间上请你们多宽裕一些。”
郑明被这个问题挑起了话头,不在保持刚才不正常的沉默,他又打开了话匣子,哪怕船上的另外四个人并没有怎么附和,也能听到他的声音回荡在山谷里,直到大熊把船靠到了岸边,他们到了。
大熊在最前方开路,帝江飞在最后面断后,郑明翻译着大熊的话,让三人注意脚下的路,到了哪里应该低头,到了哪里应该转弯。
这一路走得不快,是为了照顾没有进过山谷的三人,让他们合理地分配体力。
郑明显然也没有走过这一段路,不过他对山谷的环境还算熟悉,起码他能说出周围的植被都是些什么品种。深深浅浅的绿色,对于木封来说分辨它们并不容易,至多能看出乔木与灌木的不同,可要从一片叶子判断一棵树的种类就有些为难人了。
杨梁和右手拄着一根拐杖,他的左手拿着一个小罗盘,上面的指针不规则地转动着,让他的脸色有些迷惑。
好像不多时,头上的阳光就慢慢不见了,山谷中的日落比外面早一些,并不是太阳做了什么,而是这里树荫浓密,日头偏西之后,日光就不容易照进来了。
大熊显然早就有了准备,他估算好了时间,几人已经来到了一个小山洞口,他朝着郑明说了一番话,就去找干枯的树枝了。
“大熊说这个山洞是进山人用来歇脚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住一晚,晚上赶路不好,等明天清晨就能去那片树林,这样也不会太累。他去找些树枝生火,我们把洞里稍微弄干净些。”
山洞里有着一些杂草堆,还有放着铁锅等煮食物的烹饪用具,这里确实是进山人用来暂歇的地方。
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木封把嬴逆事前准备好的睡袋等物品拿了出来,稍稍清理一下山洞。
大熊很快就回来了,他抱着一堆木头熟练地升起了火,千万别小看用树枝生火,从捡起什么样的树枝不能让它带着过多的水份,到如何把树枝们堆砌在一起都是学问。
嬴逆没有用那个留在山洞中的铁锅,而是拿出了一个带着的小锅子,又取出几袋泡面,这东西平时嬴逆不会碰,可在深山里面却成了勾人的美味,在放入几个卤蛋,这一顿晚饭比啃干粮强上了很多。
郑明与大熊是第一次吃泡面。方便面几十年前在霓虹就有了,但在华国是七十年代初才用国产的土设备在沪海第一次制造了方便面,产量不高。进入八十年代之后,是有想要引进国外设备加大产量的打算。
就算如此,如同郑明与大熊也少有机会接触这种城市的产物。
以嬴逆的态度而言,这种城市的产物并不让人开心,它一点也没有食物的魅力,只是方便而已。没接触未必不是好事。
大熊对人工合成的鲜味惊讶了一番,他朝着郑明比划了一个手势。郑明向几人翻译,大熊说这东西的鲜味有些浮躁,不如野味来的真实,等回程的时候,他打一只野味做给大家尝尝。之所以今天晚上不这么做,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山谷中因为有人类活动的关系,野兽并不多,他们一路而来,路上也没有见到大型猛兽的足迹,不过总要防备一点,晚上几人轮流守夜。
几人吃完之后,杨梁和也进山洞了。
木封为郑明介绍时说,杨梁和是他们请的植物观赏价值鉴定专家,别看年轻,可是很有经验,知道如何给植物正确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