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惨的人多了去了,虚作为不死生物,被人研究,其实不算惨,毕竟他最后逆袭成为了天道众的领袖。很多人惨了一辈子,都没有逆袭的机会。
有一个人小时候是神童,年纪很小就参加科举,一举成为童生。可接着十几年却一直考不上秀才,不仅考不上秀才,还要因为冒籍的事情花费钱财,甚至被人敲诈。等到家底被掏空了,冒籍的事情还要被告到衙门,革除功名。
搞得焦头烂额,最后还是地方官员发现这个人有些才能,帮他摆平了官司,最后把此人变成了自己的幕僚,很多人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安安稳稳做个幕僚也能过日子。
但这个人却还是一边做幕僚一边继续考科举,一直到二十七岁可算是考了个秀才,工作也稳定了,但他却还要考试,继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终于到41岁的时候考中状元,然后开始兴办纺织厂,因为国外的战争原因,导致国外纺织品优先供给战争,国内获得黄金十年的发展,一举成为了‘实业救国’的代表,开办工厂和学校,为国家纺织业打好基础。
然后因为战争结束,国外纺织品再次回归市场,国产商品无法抵御,最后在七十岁的时候病逝。
在实业救国期间经历了清朝、北洋政府,他就是张謇,起草《清帝退位诏书》的男人。
人生可谓是起起伏伏,一般人被人敲诈的时候,估计已经放弃了。也可能是在工作稳定之后,就放弃继续努力,不会再读书科举了。等到考中秀才,大部分人估计会觉得可以了,毕竟都快三十而立了,人生也就这样了。
可是张謇一直到41岁才考中状元,靠了状元,估计很多人就觉得差不多了。但张謇却开始办纺织厂,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缺了二十五万两银子,地皮准备好了,机器准备好了,就是缺启动资金,但股东们已经不会出钱了,国家也已经出了机器,就差一哆嗦始终下不来。
最后还是去首都求爷爷告奶奶才找齐了25万两银子。
工厂开起来了,可是效益其实不好,因为国外纺织品物美价廉,当时国内市场不过是岛国纺织品的倾销地。一般人肯定又要放弃了,可是张謇没有,他的运气也不错,很快日俄战争开启,岛国的纺织品优先给jūn_duì ,张謇的工厂可算开张了,一直到盈利。
有钱了,他也没乱花,而是开设更多的工厂,投入教育,实业和教育并行。
然后国外战争结束,岛国纺织品强势回归,纺织厂收益不断降低,最后亏损,张謇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
作为一个普通人,张謇家最多就是小有资产,家里三辈都是平民,能参加科举,却必须冒籍到别人家,一考十年都没有成果,还要被人敲诈打官司,家里差点破产。可他没有放弃,还是继续考试,一直到41岁才考中,然后就开始办厂,也是碰运气才赚了钱。有钱之后他并没有赚了一笔就跑,而是办学校。最后纺织厂不断走低,他也是回天乏术。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起起伏伏的,大家都无法预见自己的成功,只能忍耐,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运气好就能一飞冲天。
如果运气不好,那一辈子踏踏实实走完,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也算不枉此生。如果张謇没有考中状元,没有办实业,也能成为一个有口皆碑的幕僚,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张之洞、翁同龢、袁世凯都知道他,办事能力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