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不是五弟,他淡泊名利,闲赋在家依然其乐无穷;本王不甘心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势力拱手让人,不愿意大哥继承皇位。朝中的文武百官有半数以上都是本王的人,就连宫中都有本王的内线,大哥一直在隐忍着,试探着父皇的底线,实际上我早已知道,父皇只是考虑着我们几人之间的平衡,才能让他的权威得到最大化,偏偏逍遥不听从父皇的建议,使得本王一家独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秦王李世民盛气凌人地笑道,“本王用手中的兵权,换来如今的权势,也算是不错了,至少在朝中多数人都是站在本王的这边。纵然是逍遥重新入朝,依然无法与本王相提并论。至于,大哥,他连我争斗的资格都没有,一直将自己隐藏起来,我的羽翼已经丰满,谁也不想压制于我,就算是父皇也不行。”
众人闻之大吃一惊,他们都是秦王府的人,跟随在李世民的身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从未看见过李世民如此霸道的一面。在任何人面前,秦王李世民都表面的温文尔雅,谈吐优雅无比。没想到,今日的秦王居然如此的反常,在他的眼里只有至高无上的皇位,那是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秦王李世民在四岁的时候,唐公府上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他直言不讳地对李渊赞扬道:“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他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然高声惊呼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于是,唐高祖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自小接受儒家教育,还跟随老师学习武术,臂力惊人,擅长骑射。当年那个相面的书生所说的话,使得秦王李世民一直都记得。因此,在他看来,登基称帝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只不过李逍遥出生后,唐高祖李渊对他的疼爱降低了不少。
最让秦王李世民无法接受的是,无论是他怎么努力都赶不上李逍遥的脚步。李逍遥拥有的魄力以及胆识,军事才能等都远高于自己,统帅大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任何叛乱在他的手中都能取得很大的胜利,尤其是他麾下猛将如云;褪下身上的战甲,穿上朝服,在户部任职时,呼风唤雨,就连秦王李世民的人在户部时都被李逍遥折服,而且不惧朝中反对之声,毅然决然的推行新的制度,使得群臣膛目结舌,李逍遥用事实说服了朝中大臣,就连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等人都全部三缄其口,不发一言。
实际上,秦王李世民也知道他的对手是李逍遥,不是太子李建成。在太子李建成面前,秦王李世民根本就不会惧怕,在唐高祖李渊面前,秦王李世民依然敢如此,唯有在李逍遥面前,秦王李世民只能低下头。毕竟,在李逍遥的身边还有一个六亲不认的李玄霸,若是惹恼了李逍遥,不说李逍遥会不会动手,李玄霸绝对是第一个敢动手的人。
秦王李世民还记得儿时,李玄霸带着李逍遥偷偷地翻墙在大街上游玩,被唐高祖李渊发现后,愣是要打李逍遥时,是李玄霸直接用身体踢李逍遥挡下来。并且,李玄霸敢为了李逍遥与李渊对着干。李世民一直隐忍着内心的想法,就是担心李逍遥趁势而起,他不得不防备,只要他将太子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取而代之后,那么就算是李逍遥都无法镇得住他。
长孙无忌见秦王李世民耐不住性子,急忙劝谏道:“秦王,为今之计必须得隐忍。若是招致皇上的猜忌,到时候我们千方百计得到的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如果只有太子一人,仅凭我们现在的力量就可不必担心,就算是皇上从旁辅助于太子都无法与我们相抗衡,但是朝中还有一人,我们不得不防。”
秦王李世民阴沉着脸,沉声道:“你说的是五弟,名震天下的逍遥王?”
长孙无忌郑重地点点头,道:“我跟随在逍遥王身边多年,深知逍遥王的厉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今,大唐尚未完全在秦王的控制下,皇上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逼迫逍遥王再次进去众人的视野。逍遥王还不容易闲赋在家,不理朝中之事,此时我们要是乱了阵脚,到时候不说皇上、逍遥王,就算是太子及其势力都能将我们打压下来。”
“秦王府的势力渗透进朝中的各个职位,我相信皇上必定有所察觉。但是,皇上一直未曾有任何的举动,就是因为没有抓住秦王的把柄。而且,太子他们也对秦王府虎视眈眈。若是被太子的人抓到把柄,到时候上奏弹劾秦王的话,我相信皇上必定会有大动作。因此,秦王务必要三思而后行。”
“若真的到了那一步的话,我想逍遥王也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秦王府必定遭到皇上、太子、逍遥王三方面的压力,尤其是逍遥王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是深远之极,不得不慎重而行。尤其是在这个时期,太子们必定等不及了,他必然会有所行动,秦王我等理应恪尽职守,至少在表面上不能让任何人抓住把柄,否则后果难料。”
屈突通以及侯君集等人,他们都是大唐的武将,尤其是侯君集更是亲眼见识到李逍遥的厉害,他躬身道:“臣以为长孙大人所言极是,我从逍遥王府投靠于秦王府,是看中了秦王能够带领着我们一干人等再创辉煌。然而,逍遥王淡泊名利,对权势一直未曾有过太多的期望。如果这个时候,惹恼了皇上,引起了皇上的警惕,到时候他真的拉下脸面一道圣旨强逼着逍遥王再次统帅大军的话,我想没有哪个将领敢不从,他直接派兵前来镇压,到时候就会前功尽弃。”
于是,众人全部都躬身望着秦王李世民,异口同声地说道:“还请秦王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