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兴夏好奇的问道:“不是说茶馆是一位道长开的吗?怎么还有个姐姐啊?是来喝茶的吗?”
妞妞执拗的说道:“不是来喝茶的。就是有个漂亮的姐姐,我亲眼看到的。这个姐姐,还跟小哥哥和我说了很多故事。”
徐兴夏笑了笑,也没有在意,拉着三人一路回到了徐家。
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徐家的破旧木板门,已经修补好了。徐福庆还琢磨着,要盖一个砖瓦屋,只是暂时还没有实行。宁夏镇的夏天,雨水很多,三天两头就下雨,房屋根本盖不起来。另外,准备木料,烧制红砖、瓦片也需要一段时间。威镇堡的砖窑瓦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启用了,必须从头收拾过。
徐兴夏将木板门打开,看到母亲王氏正在院子里搓面团,估计是要包饺子。本来晚上是准备将就的,一人一碗臊子面就对付过去了。但是徐兴夏回来了,多少都得弄点好吃的。徐家的成员,每个都喜欢吃饺子,有高兴事就包饺子,慢慢成为惯例了。
“爹,娘,大哥哥回来了!”妞妞高兴的大声宣布。
徐福庆拄着拐杖,从里屋出来,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他的腿脚灵便了不少,不需要别人的搀扶,也能走动了。他迫切的想要放开拐杖走路,因此,只要有活动的机会,都不会错过的。
徐兴夏急忙上前去,将父亲搀扶住,关切的说道:“爹,你不要起来啦!你的腿还没有痊愈呢!”
徐福庆欣慰的说道:“没事,你爹的腿伤,差不多好了。大夫说了,两个月以后就能扔掉拐杖走路了。”
正在搓面团的王氏插嘴说道:“是四个月。要是太早扔掉拐杖的话,会有病根落下。”
徐福庆有点尴尬的说道:“是四个月,四个月。”
徐兴夏笑了笑,认真的说道:“爹,你还是坚持四个月吧。要是落下了病根,那就麻烦了。这次你是没有伤到骨头,才没有大事。如果落下病根,以后就麻烦了。”
徐福庆急忙说道:“晓得,晓得,四个月,四个月。”
徐兴夏就没有再说什么,进了屋子里。正屋只有昏黄的烛光,迷迷蒙蒙的一片,倒是冬子的房间,有比较明亮的灯光。徐兴夏探脑袋进去看了一下,发现冬子的房间,居然多了一盏油灯。要说这油灯,在徐家可是稀罕物。至少,在徐兴夏穿越到来之前,是绝对没有的。当时的油灯,是没有灯罩的,燃烧的也是桐油或者菜油之类的,经济成本还是比较高,穷苦人家很少用。
在油灯的旁边,冬子正在津津有味的看书呢。徐兴夏蹑手蹑脚的走过去,悄悄的看了看,发现冬子看的还是插图版的故事书,不过这次是《三国演义》,不是《西游记》了。看来,冬子看书的速度倒也不慢,一段时间就将西游记给看完了。当然,能不能看懂还得两说。毕竟,冬子还是不认字的。
但是,他的这个劲头,让徐兴夏觉得很欣慰。尽管冬子上学的年纪,的确是大了点,在完成学业方面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只要他有毅力,有韧姓,以后捞取一个功名,还是有希望的。如果真的能考上秀才,冬子就是威镇堡上百年来的超级人才了。在过去的上百年间,威镇堡可是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过的。
“哥哥,洛阳在哪里?”冬子忽然问道。
“洛阳?你怎么问起这个?”徐兴夏好奇的问道。
“开茶馆的唐尘道长,有空的时候,就会给我们说故事,今天正在说三国演义呢,我去听了。今天正好说到董卓去洛阳。”冬子眼睛一闪一闪的,兴致勃勃的说道。他这个年纪,正是求知欲望最强烈的年纪。文化,书籍,故事,林林总总,对冬子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三国演义》里面提到的各种人物,各个地方,对于冬子来说,就好像是饥饿的人看到了香喷喷的肉包子,恨不得一下子搞清楚所有的一切。而洛阳,无疑是三国演义众多故事的起点和终点,是三国时期最令人瞩目的城市,难怪冬子会如此向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