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山东的是徐增寿率领下的大明正规军,不管是魏国公徐增寿还是名闻遐迩的徐州军,清军上下都不惧怕,对方是骑兵,他们也是骑兵,而且是精锐的蒙古轻骑和彪悍的西北绿营,那顺格日勒和马鹞子***都是赫赫有名的勇将,率领他们的大帅洪承畴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洪承畴可是当过大明辽东督师的,在川陕也曾围剿过乱匪,军事经验相当丰富,而且他极其熟悉明军的作战套路和习惯,明军和他对战,简直就是透明的。
登陆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
以往康熙总喜欢待在军机处和大臣们共商国事,这次急着回去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三个月前康熙视察钦天监的时候,看到一些铜制的天文仪器工艺非常精良,不由得心中一动,将负责监造仪器的钦天监监副南怀仁找了来,问他能不能铸造没有气泡和沙眼的铜制粗大管子,南怀仁想了想说愿意尝试。
康熙想造的正是火炮,有了火绳铳是不够的,大清还需要威力更大的火器,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将火绳铳按照比例放大,可是火绳铳的铳管是熟铁皮裹在钢棒上打造出来的,属于有缝铁管,打上几发铅弹就不行了,要么炸裂,要么变成喇叭口,不能连续射击,按照同样方法锻造出来的铁炮更加不堪用,一点就炸膛,一连死了好几个铁匠师傅也没能造出来,这也难怪,大清国不重视科学发展,铁匠是最卑微的行当,不像南边的同行,甚至有可能考取状元,技术长时间的停滞不前,自然无法惟妙惟肖的仿制从南边获得的火器。
幸亏南怀仁是西洋人,掌握着西洋的金属铸造锻造技术,而且能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本质,他研究了火铳和火药,很快明白了这种化学爆炸的原理,进而设计出一种新式的火炮,炮管用纯铜铸造,炮尾粗大,炮管稍细,外面还箍了好几道钢圈,达到加固的作用,今天正好是试炮的日子,所以康熙才急着离开。
换了戎装,康熙和苏嘛拉姑骑马出了紫禁城,来到校场观看南怀仁试炮,一门崭新的铜炮放置在石台子上闪闪发光,士兵们先将火药倒入炮膛,又将一枚炮弹塞了进去,用木棍捣实,炮尾上有个小洞,长长的导火索从里面伸出来,南怀仁拿着火把请康熙亲自点火,康熙想了想,拿过火把往导火索上一凑,被硝酸钾溶液浸泡过的导火索迅速燃烧起来,不过长度足以让众人躲到安全的地方,等了片刻,只见那火星消失在炮尾,紧接着一声巨响惊天动地,炮口升腾起一团火光,然后铜炮剧烈震动,翻倒在地,要不是固定在石台上,还不知道飞多远呢。再看远处,充作靶子的一间木房子被砸出一个大洞来。
成功了!大清国终于有了和明朝抗衡的火炮,康熙激动的抓住南怀仁的手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同时感叹自己将这批西洋传教士从大牢里放出来是多么的正确,本来鳌拜已经将这些人关起来准备斩首了,但是很不凑巧,没杀成别人自己先玩完了,本着拨乱反正的态度康熙赦免了这些没什么用处的传教士和天文学家,还让他们物尽其用在钦天监干点活,没想到好心有好报,大清的犀利武器就是这些天文学家造出来的。
激动之下,康熙当即传旨赏南怀仁黄马褂一件,赐单眼花翎,兼工部侍郎衔,负责为大清制造火器,他又喜滋滋的命令士兵装上炮弹,再打一发看看,南怀仁的铜炮果然质量优异,用湿布清理了炮膛的火星之后,大炮再次装填怒吼,这次测的是距离,炮弹一直飞出去一里远才落到地上,这是个很可喜的成绩,有了这样远射程的武器,无论是城防还是海防都不成问题了,就是炮身过于笨重,不便于野战机动。
大炮又装了霰弹进行试射,效果也是非常之好,而且射击间隔很短,远比巨大的守城弩的战斗射速要高的多,炮弹的成本也低,一个铁球就够了。
看见康熙如此开心,南怀仁趁机进言,要求开放宗教,允许自由传教,最好还能在京城开设一所教堂,让他传授耶稣的福音。
听了这话,康熙的脸色冷了下来,他知道皇祖母是念佛的,不喜欢这些西洋宗教,可是也不好拒了南怀仁的满腔热忱,便敷衍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然后在南怀仁略显失望的目光中离开了校场。
铸造火炮需要大量的铜,幸亏承德有铜矿,能够满足军需,可是一时之间扩大产量也不是易事,于是康熙下令全京师捐献铜器,官民百姓无一例外,甚至皇宫里消防用的大铜水缸也被捐了出来,要不是苏嘛拉姑劝着,康熙都能把全皇宫的宣德炉都给熔了,这可是珍惜的明朝文物啊。
京师大铸火炮,并不影响洪承畴的大军南下,这是一只汇集了蒙古和汉人战士的jūn_duì ,相比之下满人却很少,说来可怜,满人能征惯战之士尽数丧在前两次南征中了,现在不得不仰仗这些异族人,幸亏那顺格日勒是大玉儿的侄子,而洪承畴和大玉儿之间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不用担心他们的忠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