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竞技>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九九七章 宣告成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九七章 宣告成功(2 / 2)

不过,就在昨天夜里,他的这些想法和行程安排,却被来自通州的一个消息给打断了。


这个消息,同样是一个好消息,而且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早在崇祯二年七月的时候,崇祯皇帝就下了旨意,让当时新任工部尚书不久的毕懋康担任总办大臣,在通州城外筹建一座皇明工学院。


同时,崇祯皇帝还下旨抽调了一批精通百工之学的人物,齐聚通州工学院办学。


比如,让那个主持翻译了《矿冶全书》的牛人李天经,担任了工学院从四品的祭酒,让已经开始撰写《天工开物》并且时任工部员外郎的宋应星,当了工学院六品的司业。


而且,还把徐光启、毕懋康、李天经等人推荐的一批参与翻译《矿冶全书》等著作的官员,如光禄寺八品录事杨之华、黄宏宪等人安排到通州,出任工学院左右院丞和教授等职务。


当然了,说起来,这也是徐光启牵头主持的礼部历书局在编订《崇祯历书》的事务方面进展放慢了的另一个原因。


因为崇祯二年的夏天,不光是龙华民、汤若望等等这样的西洋传教士纷纷前往西北传教去了,离开了礼部的历局和钦天监,就是徐光启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弟子,比如李天经这样的牛人,也奉旨前往通州筹建工学院去了。


这些人里面有的精通西学,比如李天经,有的则是博闻强记的百科全书,比如大明朝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宋应星。


有了这些人物,再配上一个喜好百工之学尤其对枪械制造拥有造诣的工部尚书毕懋康,同时还有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和拨款,到了崇祯二年年底的时候,这个皇明工学院就在通州城东十里堡正式开张了。


这个工学院自从崇祯二年夏天筹办以来,崇祯皇帝已经先后拨款了三次,每次都是三十万崇祯银圆,加上调拨的各种物资,累计投入超过百万崇祯银圆。


就这么花出去的银子,都快赶上朝廷内外每年供给与它相距不远的通州潞河湾大营近卫军第一镇的军费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工学院,当然是希望他们尽快搞出一些技术成果,能够迅速用在军事用途之上。


因此,与崇祯皇帝的每一笔拨款一起被送达工学院的,还有一项又一项研究任务,比如石油的炼化,金属的冶铸,矿物的分类,等等。


而交给工学院的所有研究任务之中,崇祯皇帝最急于看到成果的一项,同时也是他认为最容易出成果的一项,就是热气球载人飞行了。


若是能够在这个时代把热气球载人飞行这个东西给搞出来,那么其意义可就太大了。


先不说此举对于天文学物理学方面的知识推广作用了,就单说热气球载人飞行在军事上的价值,尤其是它在战争中的运用这一项,就能够让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军,再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别说东北的建虏和西北的流贼了,就是那些正在全世界到处圈地殖民的西方列强,在将来的陆地和海上战争中,面对大明官军的时候,也将处于下风。


当然,设想总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


尽管崇祯皇帝多次写下手谕,将自己知道的那点关于热气球的知识告知工学院里负责这个项目的宋应星、杨之华,还特意让人把一盏由内务府织染针工局精心造办的孔明灯大老远地送到工学院去,给他们一些启发。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这件事情却始终进展缓慢。


到了崇祯四年春的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当初的那股子热情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认识到这件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简单。


也因此,从京师前往天津大沽口视察大沽口造船厂的路上,尤其途径通州城的时候,干脆都没往通州东十里堡皇明工学院的那个方向去。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本来左等右等搞不出来,已经有点灰心丧气的崇祯皇帝,却在白冶城停留期间,意外地接到了工学院祭酒李天经、司业宋应星直接派人快马送来的捷报,热气球载人飞行成功了!


李天经和宋应星着人送来的捷报内容,洋洋洒洒说了很多,但是概括起来,就是这么个意思:


三月初十日,工学院再次冒险载人实验,热气球载人升空离地四十四丈,顺风飘行三十二里,载人滞空历时四个时辰,已可宣告成功!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