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末年以来,由于皇帝本人的怠政,作为南方漕粮运输的惟一主干通道,京杭大运河在淮北和山东段,经常发生淤塞,动辄难于通行。
有的时侯,一断就是几个月之久,而运河两岸的州府县官们,在运河畅通的时候,喜欢打着朝廷的旗号设卡收费得利,而当运河淤塞的时候却总是袖手旁观,将清淤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朝廷,一点养护维修的责任都不负。
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再继续下去。
朝廷既然设立了漕运总督衙门,那么对于运河的管理,以及沿着运河两岸与运河相关的事务管理,就应该全部收归给漕运总督衙门,绝不能再政出多门,让人无所适从了。
比如,明朝运河上的钞关,除了七大钞关是户部设立的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税关,都是皇帝的内廷或者沿河的督、抚、总兵、州府县官,甚至是土豪劣绅们设立的。
这些朝廷户部的、地方官府的,甚至是官设私营的钞关税卡,使得整个运河上的各种税费多如牛毛,一来搞得民怨沸腾不说,二来这些收来的税银或者实物税,十成里的七八成,都进了太监或者地方各级官僚税吏的腰包,户部的税关能够收到的税银或者实物,只占其中的两三成而已。
这样的情况,也是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深知明朝的灭亡源自于财政上的崩溃,所以开拓财源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但是迄今为止,除了抄贪官、吃大户之外,他还没有敢于在税收之上做文章。
因为这个事情实在是牵扯太广,如今内忧外患已经足够严重,当务之急还是保证既有财源的相对稳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国内地主工商阶层既有的蛋糕不能轻易去碰,但是他却可以通过做大这个蛋糕,甚至是做出新的蛋糕来拓展财源。
开海设港,收取海贸关税,就有这个目的在内。
除此之外,崇祯皇帝所能想到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来,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来,一次只收拾一部分人,而不能搞一刀切、一勺烩,因为那样做,容易激起所有人的反对。
而来自后世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不管你多有能耐,有多大本事,任何时候,都不要尝试去挑战其他大多数人的底线。
先稳住了紫禁城,再去收拾京师朝堂。
先稳住了京畿之地,再去收拾其他地方。
先稳住了jūn_duì ,再去收起其他各行各业。
等到一步步稳定住了军营,安抚住了农民,再去收拾商人阶层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反抗。
而等到所有这一切都理顺之后,再回过头去收拾士林士绅,到了那时,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这就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改革思路,或者说套路。
其中,从运河漕务入手,敲开改革商税的坚冰,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所以,漕运总督袁可立整顿运河漕务,特别是整顿当下运河上多如牛毛的地方私设税关,虽然搞得运河两岸官怨沸腾,但是却正中崇祯皇帝的下怀。
就在前不久,作为开海大政的一个配套措施之一,崇祯皇帝批准了漕运总督衙门上呈的请撤地方私立乱设税关的奏疏,除了经报户部审批备案并派员管理的七大税关之外,其他税关一律撤销。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还御笔批示,运河上的所有官船、民船,不管是客船还是货船,都要一体纳税。
就像如今的南北驿站,大小官员因私租用驿马和饮食住宿,都要按标准付钱一样,官船除非是领有圣旨,否则其中就是坐着当朝的首辅,也要过关交税。
而民船除非被官府或者jūn_duì 因公征用,否则不管是哪个皇亲国戚家的船队,都要照章纳税。
至于纳税的标准,一律按照船只的长宽大小来计税,实际上就是按照甲板的最大面积来计税。
对于没有甲板的小船,则按照最长和最宽处的距离相乘计算收税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