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是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在明末的历史上当然也是一位神一样的人物。如今仅仅二十七岁的年纪,就已经是大名府的知府了。而他当上大名府的知府,还不是说靠了家世或者靠了谁的关系,而是全凭自己的才干和努力。
这个人绝对是文武双全,是明末历史上凤毛麟角似的人物,比万年年间能文能武的熊廷弼还要生猛。公元一六零零年才出生的卢象升,天启二年的时候就考上了进士,而当时的他才刚满二十二岁。
五年时间,政绩斐然,从一个七品县令,迅速升任北直隶大名府的知府。这就类似于后世一个二十二岁就当上县长的人,靠着天赋的才干,五年之间就升任了一个地级市的市长一样。
很多人说,明朝政治腐败,但是像卢象升这样的存在,又无时无刻不在说明,明朝政治腐败的程度,并没有后世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卢象升不仅通过会试、殿试考上了进士,而且本身武艺高强,擅使大刀,并且精通骑射,绝对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帅才。
历史上,崇祯二年的冬十月,后金之主黄台吉,带领八旗军和蒙古jūn_duì 十余万绕道东蒙古诸部驻地,进军到了北京城下。作为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随即募兵万人北上勤王,一路上作战勇猛、所战皆捷,最后与孙承宗指挥的其他jūn_duì 一起,将八旗军赶出了关外。
卢象升在大名府所募的jūn_duì ,史称“天雄军”,一直跟随着他战斗在抗击满清入侵的第一线。崇祯二年的募兵勤王结束不久,卢象升就被崇祯皇帝新任和器重,很快就升任了宣大总督。
说明末政治腐败,或者说崇祯皇帝有眼无珠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了解明末的历史。明朝灭亡,实在是因为财政上的破产,如果说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朝廷之上的党争不断。所以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崇祯皇帝的昏庸无能。
其实,朱由校、朱由检兄弟都很命苦,他们不适合当皇帝,但却被命运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尤其在明末这个特殊的时期,注定了他们人生的悲剧。
这一世,由于崇祯皇帝拥有了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自然是早早就下旨军机处组织募民屯垦、编练新军,之后又设置了直隶总督府统一协调北直隶各州府配合行事,早有此意的卢象升立刻执行。
山西、河南等地的州府县官,因为治下流民太多,巴不得都给赶到外地屯田,尤其是河南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听说朝廷募民屯垦,并发给种子农具,纷纷北上。
这些人北上的途中只要不是沿着冬季封冻的运河,多数都要经过大名府,而途径大名府的时候,就被卢象升派出募民屯垦的手下给截住了,然后就地安置开荒屯垦,这里的气候也比京畿周边暖和一些,流民到了这里,既然有人管,也就不再前往更冷的北方了。这样一来,卢象升的做法就给京畿、保定等地减轻了压力,二来也为自己今后积攒了大量的兵源。
就这样,一个大名府,几个月下来,接收安置垦荒的流民,竟然都快赶得上军屯司在京畿周边安置的数量了。
这个情况被杨应乾得知之后,很快就报到了直隶总督兼军机大臣孙承宗的那里,孙承宗一听说也是非常高兴,很快行文北直隶各州府主官,效仿卢象升的做法。
崇祯皇帝自然也很快知道了这个情况,并且当机立断,通过军机处,授予卢象升在大名府大规模募民屯垦和编练新军的权力。
募民屯垦走上正轨之后,崇祯皇帝很快就要求军机处在北直隶率先编练新军两万人,但是明确规定,其中的五千人,要交给大名府的知府卢象升来完成,一年十万的新军饷银,也要由军机处如期如数拨给。
对很多北直隶的州府主官来说,募民练兵绝对是个苦差事,一些州府主官,在庆幸编练新军的指标没有落到自己头上的同时,更是幸灾乐祸地等着看大名知府卢象升的笑话,既然你卢象升爱抢风头,那就活该吃编练新军的苦头。
但是让这些人没想到的是,卢象升不仅没有向朝廷叫苦,也没有趁机向朝廷提出任何条件,而是很高兴地就接受了,并且马上就投入到了挑选新军士卒的任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