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打渔一样,一网下去,拉上来有白条,鲢鱼,鲫鱼……忽然间,那条在网眼里扑腾地异常欢实的红鲤鱼,将整网的收获都比了下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冈村宁次就是这条红鲤鱼。
很多后来的历史学家,军事学家都得出一个结论,二战时期,日本并不缺乏优秀的士兵,也不缺乏军事素养高超的悍不畏死的基层军官,更不缺乏作战勇猛的将军,但有一个软肋,就是缺能够指挥大型战役的帅才,十万人就是一个极限。
手下一旦雄兵几十万,大部分日本将军都会抓瞎,以至于变成各自为战的局面。
缺乏,并不是说没有。
在亚洲,作为日军的主战场,能够配的上帅才的,也就是冈村宁次和山下奉文。
其他日本军界的大将虽然有些在日军中很有名望,但要么就是交战时期担任战区司令官时间不长,要么就是根本没有指挥作战。比如说梅津美治郎,在日本陆军中的地位不下于冈村宁次,但却并没有太多战场上的表现。日俄战争中倒是有过经验,但当时他不过是低级军官,最大的表现曾度也就是那种打赤膊,头扎丧门带,大喊三声‘板载’,当炮灰的‘肉蛋敢死队’成员。
而冈村宁次不一样,这家伙在日军之中属于实干派,主要是没后台,想要表现也没有机会。
另外也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军中高官。
他不同于石原莞尔之类的,本来就有天才之名。‘三羽乌’是后来其他军界新秀崛起之后,才让他沾光的一种溢美之词。在二十年代初期,这家伙还一脸倒霉相,连带兵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进入陆军参谋部的机会了。快四十岁的少佐,怎么看都像是准备在少佐这个军衔上混到退休的兵油子。
在福建被巴顿生擒的冈村宁次不过是少佐军衔,而且属于那种混的极惨的角色。日本陆军和海军都有一个传统,一是进入高级军校;二是有间谍经验。
可二十年代的间谍经验,在日军中多数是担任过外交武官。按理说冈村宁次符合了晋升的条件。从军也快二十年了,这个年纪如果要晋升,就该进入常备师团,担任大队长。或者联队副这样的职位,然后在一两年内扶正,成为联队长。
朝内有人好做官,冈村宁次的老爹是破产武士,这是一个带有粉饰味道的词语。通俗一点就是‘混混’。
就连一直被认为脑子缺根弦的东条英机都已经混到陆军大学当教官了,听说不久就要被调任陆军省担任参谋,而冈村宁次依然就没有任何生发起来的迹象。这是日本陆军最高参谋机关,在参谋本部没有建立之前,一直是日军最高的指挥机构之一。(和世界上大多数列强一样,日本在二战前,陆军和海军是没有一个完善的协调指挥机构的。)
要知道,当年在欧洲,冈村宁次和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密谋的时候。东条英机虽然也在,不过在门外望风的马仔而已。
根子就出在东条英机的老爹是中将,而冈村宁次的老爹是混混。
别以为死一个日本军官是大事件,一个少佐而已,在三十年代中期可能是大事件,会引起两国大战的导火索。可是在二十年代,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日本国内的政体还并未被jūn_duì 掌握,军费居高不下,主要是海军的‘八八造舰计划’太过庞大。已经快拖垮了日本的国内经济。任何一个国家,在短短几年内,建造八艘战列舰和同等排水量的战列巡洋舰,都是无法承受的。
虽然日本挣扎了很久。也没有完成这个重任。
只是建造了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就已经抽空了日本的国库,听说天皇连咸鱼都舍不得吃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的日本陆军却因为海军的扩张,被进一步压缩了生存空间。军费拨款越来越少,加上日本缓和政治的实行,如果这个时候杀掉冈村宁次。估计也掀不起浪花来。
杀?
还是不杀?
留着解闷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应对。王学谦没想到刚踏上福州的土地,他就遇到了一个难题。
“让孙将军来一趟。”
“那位孙将军?”陈布雷愣了一下,浙军之内似乎没有姓孙的将军。
“孙传芳!”
王学谦揉着太阳穴,脑仁嗡嗡的疼。没想到孙传芳的jūn_duì 内,竟然混入了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会是一个人来的吗?恐怕不见得,就算是他智慧过人,恐怕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控制一个完成的情报体系。
孙传芳百无聊赖地等着被释放上船的命令,他这次赌的太大了。为了这一万多的士兵,他把自己都搭上了。第二师的官兵他训练了好几年,等于说他就是第二师,第二师就是他。
如果让他失去这些百战士兵,他还能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吗?
没有实力,就算是回到了燕京,还能做什么?
湖北已经被吴佩孚拿下来了,吴佩孚手下战将如云,王占元也被夺权。就算是孙传芳想要回两湖战场,恐怕也没有了那个机会。思想来去,还是不能放弃手下的士兵。
可是战俘的身份,还是让他担惊受怕。
他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不闻不问的登船北上,深怕被人惦记。可怕什么来什么,当营房的执勤宪兵带着他离开营房,他的心一下子被提起来了。
孙传芳曾经也想会一会王学谦,这个在民国突然崛起的年轻政客,要说混得好,在民国没有一个三十岁的政客敢和王学谦相比。尤其是闪亮的学历,显赫的家世,还有让人无法洞悉的政治手腕,似乎总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王学谦,一个可以被当成教科书一样成为模板的政客,封疆大吏。
但眼下的情况让他有种难言的苦楚,王学谦是胜利者,而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孙传芳也是一个骄傲的人,当然他的家世极其普通。但凭借好学,成就了眼下一番事业。可这种成就在王学谦面前,变得暗淡无光。如同月亮和萤火虫之间的差距。想到自己在入闽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以谋夺浙江为第一要略。为此。他才通过直系高层,说服陈光远将江西境内防御南部的第十二师加入他的指挥系统内。
福建,并非孙传芳的目标,浙江才是。
可惜,直到战役打响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赖以看重,并踌躇满志的jūn_duì ,实际上却像是一个光线的彩球,外表华丽,内部空泛。原本他试图用仓促作战,两线交火等外部因素来搪塞他的这次失败,这套说辞也是他准备回到燕京之后给曹锟说的。
可静下心来仔细想,孙传芳却发现自己的士兵虽然训练有素,但实际上和真正的浙军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体力就是一个大问题,浙军有钱,那是在民国公认的,而不遗余力的补充营养和训练之后,浙军的持久作战能力要比第二师好很多。这就让孙传芳很受伤,初次交锋可能双亡差不多,但随着战事焦灼,他的第二师肯定是最后兵败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