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庶子夺唐> 第八章 温彦博之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温彦博之忧(1 / 2)

李恪站在殿下,听着李世民的话,已经猜到了李世民的意思。李世民所说的事情只怕就是楚王府世镇淮南之事了。


果然,正如李恪所猜想的那般,李世民对李恪,也是殿中的群臣道:“今岁之初,天降异象,白虹贯日,祸起东南,幸得楚王南下,坐镇扬州,治淮水,平内乱,方解此祸。淮南能有今日之定,多赖楚王之功。”


李恪闻言,俯身拜道:“淮南能定绝非儿臣一人之功,若无蔡国公与淮南各州县、军府相助,恐怕儿臣也难挽局势。”


李世民道:“此番楚王南下之功朕与朝中众臣都看在眼中,旁人之功当赏,楚王之功更当赏。”


李世民说着,顿了顿,接着道:“淮南安定,乃我儿身不顾己之功,淮南百姓爱戴我儿多矣,朕欲效先朝旧例,赐封你就藩扬州,永镇淮南,你可愿否?”


李世民有意命李恪就藩淮南之事并非绝密,或者说,李世民自己本就有意借李恪就藩之事试探群臣的态度,以便日后诸子分封。


其实此事,早在昨日李世民便已经在政事堂中与三省的诸位宰辅商议过。盖因扬州偏安东南,兵微将寡,非王霸之地,而且此事之后有长孙无忌推波助澜,更是长孙皇后的面子,政事堂的诸位宰相也未曾力抗。


不过此事虽然多有朝中重臣已然知晓,但在此时,在朝堂之上提了出来,还是叫满朝哗然。


就藩不同于之官,自晋亡始,天下便已少闻藩王之说,大唐立国之初,亦循前例,未设藩王,纵有皇子外放,也只是任职都督抑或是刺史之职,数年一调,故而此番李世民突然提及李恪封藩之事,难免叫群臣讶异。


但是很显然,今日李恪封藩之事是李世民早与诸位宰相商议之后所言,并无与满朝武商议的意思。


李恪抬头看了看,并未发现魏征这头倔驴的踪影,也算是明白看此事的经由。


满朝武中,反对分藩之事最激的莫过于魏征和李百药两人,而政事堂议事,非宰辅重臣不得入内,李百药官拜礼部侍郎,虽是六部要员,却不在宰辅之列,自然入不得政事堂,而魏征为侍中,倒是可入政事堂议事,可眼下他正奉皇命巡狩淮北,不在京中,又怎地说话。


魏征不在长安,有左右相之称的尚书左、右仆射房玄龄和杜如晦又多得长孙皇后恩典,不便开口,再加上司空长孙无忌又为此事推波助澜,此事在政事堂中自然就成了。


此事干系重大,李恪若是应下,便意味着李恪便将南下,就藩扬州,至此世镇淮南。这与李恪之官扬州大都督不同,之官扬州大都督或有返京的一日,但出京就藩,便轻易不得离开封地,更别说回来长安了。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的人都看向了殿中的李恪,等待着李恪的回话,尤其是李恪身旁站着的李承乾更是如此。


李恪是李承乾储位的最大威胁,他自然是盼着李恪应下此事,外镇扬州,而李恪一旦外镇,那他与储君之位便算是彻底无缘了,李承乾的心腹大患自也就不复存在。


对于此事,其实李恪心里也早有准备,李恪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犹豫,便对李世民回道:“承蒙父皇信重,命儿臣外镇扬州,儿臣自当领命。”


李恪之言方落,整个大殿中顿时顿时一阵静谧,落针可闻,甚至安静地有些可怕,一时间众臣脸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了。


李世民有意使李恪外镇扬州,李恪竟是毫不犹豫地应了下来,这意味着什么?是李恪就此甘愿退出储位之争了吗?抑或是李恪根本就没有动过争储的心思,只是想着老老实实地做他的贤王?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