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弄潮> 第二十二节 观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节 观人(2 / 2)

赵国栋的到来为门禁森严的发改委带来了一丝清新的空气,有些另类般的崛起也映证了他背后的实力。


张宏伟一直认为赵国栋不会在发改委里呆太久,从姓格和作风上他都更适合在地方担任一地主官,张宏伟坚信这一点,发改委不过是他的一个磨刀石,少则两年多则三年,赵国栋就会下到地方去,到某个经济偏弱的省份去担任一省主官,这是张宏伟的判断,他希望自己可以能够借助和赵国栋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加入到这个序列中去。


在他看来,钟跃军的表现似乎也是在为和自己相似的目标在努力。


****************************************************************************************饭局终于散了,但是并未结束。


“云达,在红山干得还算顺手吧?”赵国栋捧起热气腾腾的茶杯,有些关心的问道。


“还行,李庆这个人虽然古板了一点,但是在工作上还是比较放手,说实话,他和原来的吴书记关系不睦,我倒是觉得很大程序是因为他们姓格差异太大造成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深层次的矛盾,现在他依然在沿袭这原来吴书记定下规划,基本上没有做多少变化。”霍云达啜着茶水,细细的品味着这京城里的普洱和滇南的普洱究竟有何差别。


“唔,这就好,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后悔不后悔留在滇南?”


赵国栋问了一个自己最想问的问题,他原本以为自己会在滇南干上两三年,那么霍云达如果能够干出一番成绩来,自己也可以帮扶一把,帮对方扶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但是没想到自己只在滇南呆了一年时间就离开了,虽然商无病和自己关系不错,但是对于一个副厅级干部来说,那就完全是两码事儿了,而蔡正阳只怕也很难在滇南呆过[***]。


霍云达笑了起来,赵国栋一提这个话头子时,他就知道赵国栋想要问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曾经多次反思过,虽然现在自己和李庆之间关系也还是不错,在红山这边的工作也比较顺手,但是远离故乡的那种孤寂感时不时还是要冒出来,尤其是在潘巧也调回了安原之后,这份感觉更浓。


“赵主任,这个问题我想过,但是扪心自问,当初您走时我还是有些后悔,尤其是潘巧也调回了安原,有点子自己一个人被抛在了他乡的感觉,还好,有个向军和我搭伴儿,但是后来我也反复思考过,我为什么非要想到回安原呢?男儿志在四方,红山这块土地老百姓淳朴善良,还有无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时候到下边去考察调研,看到那些个充满期盼的眼睛,我都觉得自己背负的责任有多大。”霍云达有些感慨,“想到这些,我就为自己有时候的些许私心感到脸红,人这一辈子图个什么,古人说,人死留名,豹死留皮,咱们这为官一任,总得要给老百姓留下一个好名声吧?我希望至少在我某一天离开红山时,红山的老百姓会这样评价一句话,姓霍的还是在咱们红山为咱们做了一点实事,有这样一个评价,我就满足了。”


赵国栋被霍云达有些质朴的话语深深触动了,做点实事,对,就是这句话,当官就是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听起来似乎很俗,也有点谄媚邀宠讨好老百姓的味道,但是转念一想,你当官不讨好老百姓,那该讨好谁?讨好老百姓有错么?


现在大家都言必称政绩,政绩是什么?政绩就是让老百姓满意的事情,增加收入也好,改善生活环境也好,创造就业也好,那就是讨好老百姓的活儿,只要你是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讨好老百姓,那就是政绩。


很多人更看重上级领导的观感,在赵国栋看来这也没错,如果上级领导的态度和老百姓的需求有所偏差,那么怎样来促成和引导这二者的协调,那就是考较你这个领导能力的时候。


上级领导的考虑自然有他的角度,而实际老百姓的需求则更现实,怎样来实现这其中统一协调,其实也就体现了一地领导干部的能力,但是当二者不可调和时,赵国栋觉得这就是考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时候了,而他觉得霍云达所说的已经证明对方在这一点上过关了。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