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 、 、 、 、 、
1月27日星期五,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正在犹他州的帕克城、盐胡城、奥格登市和圣丹斯度假村联合举行。
从19号到29号这十天里,有120部电影进行展映,这是独立电影的盛大节日,而大小发行商们的购片人员早已齐聚圣丹斯,寻找着下一部《女巫布莱尔》、《四月碎片》、《超码的我》、《大人物拿破仑》……
这些独立影片是好莱坞流水线无法生产的,充满着惊喜、宝藏和什么都不是,这就要看人们的眼力了。
昨天晚上,主办方突然收到一个让人兴奋的消息,叶惟到了帕克城!
谁都可以来游览观影,但viy已经是独立电影的一面旗帜,他的现身着实增添着本届电影节的光芒。
“我就是来看电影。”叶惟这么告诉电影节主席杰夫-吉尔莫,无意出席活动和接受媒体采访,“如果有适合机会,我也会购片。”
电影交易并不是“日舞小子”罗伯特-雷德福创办圣丹斯电影节的初衷,不过似乎所有事物都会走向商业化,近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电影交易市场和人才新秀舞台。
每年最受关注的影片自然是开幕片、闭幕片,以及入围评审团大奖单元、世界电影单元的各16部左右的剧情片。
今年的开幕片是《老友有钱》,詹妮弗-安妮斯顿、凯瑟琳-基纳;闭幕片则是《领头狗》,本-福斯特、布鲁斯-威利斯、贾斯汀-丁伯莱克等等。后者的阵容尤为强大,还没有展映就已经受到一众片商的激烈追逐。
而像《成人式》、《雪莉宝贝》等片也在受捧之中,却不是《半个尼尔森》。
“我敢说,你们这部电影是今年圣丹斯最好的电影!如果不是,那就太可怕了,我这么多年都看了些什么?”
早上帕克城红石剧院正刚刚结束了又一场《半个尼尔森》的放映,小展厅里没有坐满人,不到20人坐在前面几排,最前排的是影片主创们和一尊年轻的大神。
“谢谢!这份赞誉对我们太多了。”29岁的白人导演瑞安-弗雷克正连声道谢,有点胡渣的脸庞满是喜笑,不知是激动的还是天生的,大鼻子发红,像喝了不少的酒。
旁边他的妻子安娜-波顿也笑得欣然,黑框眼镜都要掉下去。
而坐在另一边的制片人詹姆-帕特里科夫、两位公关琳达-多夫和克里斯-利比,都是万分惊喜。
《半个尼尔森》在23日就已经开始展映,这是它至今获得的最高评价,本届最好!真是让全是行业底层人物的他们受宠若惊,有了天才viy这一句赞美,影片的发行之路会更容易。
他就坐在中间,身着一件黑色连帽长袖卫衣和蓝牛仔裤,双手戴着一对黑手套,正一边鼓掌,一边感慨赞好:“太不可思议了!70万制片费,23天拍摄期,太棒了!”
众人乐呵呵的,其实说起来,还远远比不过《驱魔录像》,也比不过《婚期将至》重制版。
“我们需要谈谈!”叶惟决定了什么似的,看看左右,“我想买下这部电影。”
众人都怔了。
……
《半个尼尔森》是一部典型的独立影片,它的制作过程如同教科书一般标准。
早在2004年前,毕业于nyu的瑞安-弗雷克,与其在大学时期开始约会并合作的同学及妻子安娜-波顿,一起写了《半个尼尔森》的剧本,预算100万美元。
为了寻找融资启动项目,两人拍了短片版本《gowanus,brooklyn》。
这部短片获得2004年圣丹斯的短片电影奖,并引起了律师艾琳-麦克弗森的注意,她把它推荐给了“牵引传媒”的制片人罗赞-科恩伯格,之后“威廉-莫里斯独立电影”的克雷格-凯斯泰尔也加入。
两人开始积极地融资,不久一起遇到詹姆-帕特里科夫,他和他的合伙人亚历克斯-奥洛夫斯基同意加入。然后又是一系列的融资,制片团队越来越壮大,却迟迟未能定局,差着什么呢?
一个明星。
他们瞄准了瑞恩-高斯林,这位其时24岁的加拿大俊男演员刚因为《恋恋笔记本》而走红,拍的新片是《停留》那样5000万预算,搭档伊万-麦克格雷格、娜奥米-沃茨的大项目,一个70万预算的微型项目?
加入。瑞恩-高斯林被剧本打动了。
年轻的白人老师丹-邓恩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破公立高中教书,白天他心怀理想激情,尽力教育着多是黑人的学生,但晚上他挣扎于对现实的失望、无从改变现状的空虚之中,他以吸毒来逃避迷茫。
某次他吸毒被他的一名黑人女学生德丽发现,都身处困境的两人因此开始了友谊,人生也有了改变。
这是一个关于师生、种族、社会、理想与现实、生活与爱情等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一个人的人性相对立、生活相矛盾的故事。故事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会有“半个尼尔森”的时光。
影片中没有角色叫尼尔森,这片名最初源于迈尔斯-戴维斯的一首歌,而原意是一个摔跤术语。
瑞安-弗雷克这么说:“这是摔跤中的僵持状态,你被对手控制住了,但你有机会逃脱,尽管这需要技巧。只是一个关于挣扎的比喻,比如说吸毒上瘾或者不同的社会政治、阶层斗争等等。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在挣扎。”
而安娜-波顿则说:“我们知道我们要拍一部很微妙和引发思考的电影,不想过于直白,所以觉得这个片名符合影片的风格。”
在变化中迷茫,在痛苦中挣扎,你有可能被摔倒在地,也可能逃脱开去重获生机,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摔跤。
《半个尼尔森》就是那种遵从好莱坞商业法则拍一百年都拍不出的电影,独立电影。
有时候,商业片;有时候,只有独立文艺片。瑞恩-高斯林的加盟使得项目顺利地融资,三个月后,拍摄开始,23天后杀青,比原计划还早一天,70万美元预算一分没多花。
那时已是去年了,接着是向目标圣丹斯电影节进发,团队在去年10月为杰夫-吉尔莫等人办了一场放映会,他们都给予好评,《半个尼尔森》就此入选2006年圣丹斯。
当电影节来临,帕特里科夫雇请了公关团队,多夫和利比为影片服务一个月,费用是1至1。5万美元。
展映到了第五天,影片虽然广获好评,但有兴趣的发行商不多,因为它很难赚到钱。
资深制片人丽纳-罗森夫妇想买,出的价格却远低于电影的预算,所以他们被拒了。
米拉麦克斯和思索影业是最认真的了,前者想买断,可是价格不高;后者的方案则是低预付款,但有毛利分成,没有宣传承诺,但承诺了会有至少15个城市各一家剧院的发行。
帕特里科夫等人倾向于选择思索影业,因为米拉麦克斯虽然是大发行商,相比下却缺乏诚意,价格仅够他们收回成本。怎么放心把电影交给这种态度的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