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超级能源强国> 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三章 活棋(2 / 2)

吕所长登时有了不好的联想,严海斌的反应慢些,已经大跨步的走过去了。为了证明自己无所畏惧,严海斌还用挑衅的眼神看向苏城。


汤处长装作没看见,像是柴潮生那样笑了笑,矜持的道:“苏董刚才向我提出一个建议,我觉得很好,你们正好来了,也听一下。”


这下子,严海斌也觉得节奏不对了。


大华实业提出的建议,那能好吗?


但汤处长又同意?严海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行贿,本来不大的眼睛更是眯了起来。


汤处长表现出了些许的振奋之色,没在意两人的神色,笑道:“苏董提议,由大华实业出资,扩建廉价碳纤维的生产线。到时候,826所可以派人来学习。另外,大华实业还准备每年拿出300万元人民币,给826所做研究。研究的署名权归826所和个人,但专利归大华实业,另外,研究的方向要接受大华实验室的指导。”


这样的条件,吕所长似曾相识。仔细想想,大华实业下属的三次采油所,就是带着类似的条件与大华实验室合并的。现如今,竟是要被吞并了似的。


对普通研究员来说,能学习新技术,有钱搞研究,那就最好了。可对吕所长这样的管理层而言,研究的主题是本研究所,还是外面的研究所,那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因此,只是短暂的思考,吕所长就挑刺道:“我们有自己的研究计划,不能随便就接受一家私营企业的指导。再者说,我们研究的专利,凭什么要给大华实业卖钱。”


他以前是不怎么在乎专利的。但是,大华实业用专利授权来赚钱,却是给了他不小的刺激。


汤处长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了,道:“大华实业出资,只要求专利和方向指导,这样你都不行?”


“汤处长,这不是把我们826所卖给他们了嘛。”严海斌这个经理要和所长一条阵线,只好叫起苦来。


苏城“呼”的笑了,向汤处长摊开手,道:“你看,我就知道他们不同意,这样的话,还是以859所为基础吧。”


“826所的情况也很困难。”汤处长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吕所长一眼,竟是有些向苏城求情的意思。


苏城只是微笑,头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道:“扩张是合作,双方要是缺乏信任的话,以后也很难办。我看这样吧,我们愿意收纳一些826所的员工。他们可以来大华实业工作,我们开工资,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吧。”


826所和859所都是汤处长要包干的改制所,解决的好了,是他仕途上的亮点,解决的不好,就是污点了。


汤处长原本是希望规模更大的826所做基干,那样的话。自己大部分的工作压力就缓解了。


可惜,没有先沟通一下。


汤处长也来不及怪责826所的两个人,先和苏城争了两句,仍然被拒绝以后,才重新堆起笑容。道:“859所也好,他们也是做合成纤维的老研究所了。那这个分配……”


“给859所一年300万的研究经费。826所的研究员若是有项目的话,单独申请,但申请的前提条件是一致的。大华注资的项目,要得到全部的专利。”苏城轻飘飘的一句话,彻底打断了吕所长的幻想。


一年300万的经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至少能让研究所活下来。


苏城提出条件的时候,吕所长立刻有了待价而沽的念头,没想到却为859所做了嫁衣。


接下来。苏城和汤处长当着吕所长和严海斌的面,细谈起来。


大华实验室的碳纤维生产线,此时只是试运行阶段,要想将它的利用率最大化。就要增购一些瓶颈设备,例如离心机。抽芯机等等。


增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设备,差不多能将目前的生产线的产能提升5倍。达到月产50吨的水平。增购3000万美元的设备,则能达到每月100吨,每年1200吨的最经济产能。


这是因为总有一些必须的设备,它的最大产能是超标的。例如高炉,哪怕是每月生产100吨的碳纤维,它也游刃有余,远未到设计产能。但像是离心机这样的设备,哪怕是很大型的,也需要三四台,才能勉强完成月产百吨的目标。


试运行阶段,自然不会重复性的购买设备。但到了正式生产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计算生产成本了。


其实,就回报率而言,总价9000万美元的生产线,在不计算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一年期的回报率几乎就超过了100%,只要能持续销售三年,这个项目赚的钱不会比一个大型的工业综合体赚的少。


只不过,它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很不少的。


吕所长竖起耳朵听,越听越后悔,越听又越贪心。


9000万美元的设备!虽然是业内人士,虽然明知道高科技烧钱,可是听到这个数字,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淡定如常了。


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苏城和汤处长谈妥了。


吕所长给离开的苏城一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迫不及待的道:“汤处长,你可不能放着我们不管啊……”


“行了,我得赶紧回京城去。”


“这么急?”吕所长可是满肚子的话想说。


汤处长犹豫了一下,叹口气道:“苏城比你们会做人,大华比你们有钱,别胡思乱想了。我得快点回去接货,不能耽搁了。”


“接货?”吕所长敏感的抓住了关键字。


汤处长也是有意透漏,遂道:“大华请别的工厂生产出了一批空调,质量很不错,全是军工级的水平,价钱也不贵,只要3000多,还保修5年。苏城给京城的几个部委都送了指标,还直接运了一批空调过去,咱们科工委也有,听说第一个月是大的中央空调一部,小的空调30部。不过,分到空调的单位很多,我要是回去的晚了,东西被别人领了,那就不美了。”


这个答案,绝对出乎吕所长和严海斌的预料。


严海斌眼神一凝,不屑的道:“30部空调就把你们给收买了?部委穷疯了不成!”


“别胡说。咱又不是不给钱,就是30个指标。”汤处长甩甩手,道:“如今空调紧缺,科工委一个月也分不到几个指标,要结婚的年轻人不用说,得优先,那剩下的老同志,科室骨干,还有离退休的老干部想要怎么办?这个事情,上面已经知道了,你们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说罢,汤处长拍拍口袋兜,兴冲冲的上车了。


办好了859所的公事很重要,帮领导和老干部们弄到了空调指标同样重要,汤处长已经能够想象自己在部委人品骤增,人缘宽广的前景了。


吕所长彻底茫然了。


接触大华两天时间,他也了解到了大华实业的福利待遇。对比826所拿死工资的研究员,大华实验室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只要让双方接触了,大华岂不是想挖谁就挖谁?


按照苏城的要求来合作,826所表面上是活了,实际上是死了。


但是,不接受又会如何?


吕所长回想着所里的状况,越想越糟心。


现在的826所别说是搞研究了,工资都快要发不起了。国家财政的拨款,是按照编制内来拨的,而研究所为了照顾职工,往往会长期聘用家属,这笔钱,往年都是从研究经费里挪出来的,当研究经费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变成了所有经费都用来养人的局面。


这样的研究所,表面上是死的,实际上也是死的。


10年后,20年后,没有退休的研究员,怕是也会忘记如何做研究吧。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