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四十章 哪来的订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章 哪来的订单(2 / 2)

黑乎乎的几十个人,令不大的会议室分外拥挤。


苏城脚一点,险些踉跄摔倒。


怪不得要秘书布置,这里面少说有四十号人!


丁志鹏所谓的坐一坐,还真是规模庞大。


苏城一边笑着,一边观察着下方。


在场的除了中船的孙道孚、荣尚国等8个人以外,剩下的大都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官员。少数几人坐在前面,剩下的围坐成一圈。


“苏城,我来给你介绍。这位是我们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这位是我们产业协调司的马司长……就业与收入分配司的张司长……经济贸易司的黄处长……朱处长……王处长……祁蒙你认识的,如今是国民经济综合司的副司长了。”丁志鹏是副主任,比在场所有人都要高一级以上。不过,坐在前排的官员也各个手握权柄,


苏城忙忙的握手,有些眼晕的笑道:“没想到这么多人。”


“你创造的船业结构,让我们这么多人无地自容啊。”丁志鹏再次握手,拍打着他的手背,笑道:“我们的祁司长,分析了大华船业,认为你们能在数年时间里,解决数万人的就业,间接解决数十万个家庭的生活问题。这个报告,在我们发改委内部,引来了很大的震动,这不是,孙总找上了我,然后许多人都要求见见你,是不是有种大熊猫的感觉?”


下面传来低低的笑声。


丁志鹏继续介绍道:“这些年轻人,都是我们发改委的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产业和就业的问题,怎么样。与大华船业很契合吧。”


“能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标本,我也是一只有为的大熊猫了,受宠若惊。”苏城半开着玩笑。


众人再笑。


笑声之后,苏城推举到了前面就坐,面对半个圈的发改委官员。


这些年轻的发改委课题组成员,大都是低级干部,只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辉。正踩在无限宽广的金光大道上。


对他们,以前的苏城只有羡慕的份。如今却能淡然处之。


一个国家,没有优秀的官僚是不行的,但一个国家,只有优秀的官僚更糟糕。


双方的位置,正说明大华实业踩在正确的时代步点上。


很快,前排的几个人。开始很随意的聊天似的询问起来,说的内容,与丁志鹏前面说的差不多。苏城尽管收敛了一些,回答的问题还是引来阵阵争论。


产业化的问题,说了大约半个小时,期间不断的有年轻干部起身询问。


苏城正襟危坐。回答的相当认真。


丁志鹏在旁都觉得苏城的表现过于正式,小声的提了一句。


苏城装作没听见,仍然是极度认真的姿态。


眼前的年轻干部,可不会永远都是年轻干部,几个苏城听说过名字的人。未来指不定能走到哪一步。第一次的印象,可是相当重要的。


而年轻干部们。坐在部级领导的身后,心理的感觉又不同。


能与领导谈笑风生的苏城,面对自己如此认真,心生好感是很自然的。几个人问着问着,问题就超出了船舶工业的范畴,苏城也毫不犹豫的作答。


这样的做法,除了令人受到尊重,还充分的显示了苏城对经济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自从做了周老的幕僚,苏城多次参与对外政策的研究,也深入的整理过自己所了解的后世信息。


就算苏城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有过这样的经历,也足够开一场演讲了。


有意无意间,苏城更是借着一个有关产业的问题,做出预言,道:“就亚洲形势来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印度在软件业方面,将持续维持优势。日本的年功序列和目前的公司体制很难持久,而韩国的贸易壁垒将持续增加。亚洲四小龙的风光会在四五年内被打破,他们的产业模式恐怕很难继续下去。此外,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万维网和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万维网的发展,不仅会改变世界产业的模式,而且本身将会创造极大的价值。我所说的极大价值,是远超想象的价值,它会变成一个全新的产业……”


对苏城来说,这是一次最具性价比的投资。


双方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不知过了多久,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觉得话题扯远了,开口笑道:“苏董,对于船舶产业链的问题,你怎么看?”


他一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继续追问前面的偏门问题。


苏城避重就轻的笑笑,道:“每出口1万吨的船舶,大概就可以解决100多人的就业,船配产品的本土化率越高,间接解决的就业就越多。大华实业是两条腿走路,但倾向于船舶本身的制造,对于船配产品,我们倾向于外包采购,希望国内的供应商能因此而成长起来。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没有必要全线追逐船舶产业链,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做专做精是比较好的方法,成功的几率比较大,竞争力也比较强……”


“既然如此,可不可以多留几个总段工厂在国内呢?”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满面红光,借着苏城的话头,道:“听说大华已经批准了8家外国船厂制作总段,这是好事,但对咱们国内的企业,也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吧。虽然说竞争机制是一个好的机制,但国内外的发展并不均衡,给咱们的工厂几年喘息时间,对大华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吧。”


苏城轻笑两声,道:“陆司长请放心,一旦我们决定了国内的总段工厂,对于有股权的工厂,肯定让保证他们能开工充足的。”


“这样就最好了。”得到苏城的一个小承诺,陆司长就比较满意了。正如苏城之前猜测的那样,他可不想背上“指手画脚”的名声。


“苏董,开工充足,是每年多少吨的总段?”荣尚国像是上好了发条的布谷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是所有船厂中,最不能损失大华订单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得到订单的,因此非常关心这个议题。


苏城歪着脑袋,笑道:“开工充足,自然是能造多少总段,就要多少总段。”


荣尚国好险吐出一口“不可能”,转头笑道:“我们江南造船厂,希望能在年内,建造3个总段工厂,按照苏董以前说的规模,总段工厂同时开工2个总段,2个月内完成。那我们今年下半年,就能做到18个总段,总吨位7万吨到10万吨……”


“没问题。”苏城想也不想的就点头。


荣尚国愕然,见苏城如此肯定,一咬牙,道:“多的话也不说了,苏董,各位,我在这里做一个保证,只要江南造船厂能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我们保证今年下半年,完成10万吨的总段制造,明年一年,完成最少30万吨的总段制造,造船总吨位突破百万吨!不但不要国家补贴,而且上缴利润!”


“说的好。”好些人鼓起掌来。


只有苏城这边,五郎、张超和他的表情都有点怪异。


荣尚国察言观色,不由问道:“苏董,大华是什么意思。”


“嗯,对于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我们有一个基础要求。”


“嗯?”


苏城摊开手,道:“我们要求,凡是获得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今年下半年要完成30万吨的制造任务,明年的总段制造要超过百万吨。”


会议室内,顿时冷场了。


荣尚国的豪言壮语,也只有这个要求的三分之一。


当然,江南造船厂的总产能,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但刚刚建立的总段工厂,和刚刚得到的总段造船法,又如何生产这么多的船舶总段?


更令荣尚国无法理解的是,市场是否有这么高的需求?


他再也忍不住,问道:“订单从哪里来?哪里有这么多的订单?”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