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汉军便开始对他们招降,首先要招降的,并不是第四道防线,而是第五道防线。汉军的招降很简单“我知道你们都不是匈奴人,不过是匈奴人抓了你们过来,要你们为他们卖命,你们有千百人,匈奴督战队方才数十人,如今我大汉天兵到来,你们还要为虎作伥嘛?假以时日,我们大汉为你们收复故土,你们还有什么颜面面对你们故乡的亲人。只要你们打开城门,汉军保证既往不咎,若是不降,破城之日,屠城之时!”
一声声的劝降,十面埋伏的景象,紧凑的战鼓声,全部都是那些胆小的扈从军没有遇到过的。汉军说的大道理他们不懂,也不想懂,唯一一个说道心坎就是他们有这么多人,眼下汉军又在外面,只要逃出去,就不用死了,留在里面一定是死啊!
大部分人都是议论纷纷,究竟是不是投降,匈奴人也是知道现在有危险,必须用自己的钢刀树立威信,于是便毫不犹豫地砍了一个人,高速他们“你门别想什么鬼主意!”
这一举动的确是威吓到一些人,所幸汉人没有立刻攻城,他们怂了一下就即刻认了,没有马上有什么过激行动。而汉军在劝降之后也没有抓紧攻城,而是退了回去。汉军士兵本以为是乘势攻城,不曾想到高正居然撤退。高正实际上打算就是先围上十天半月,天天劝降,那么压力就会全部转移到那些匈奴人身上,一方面要面对浮动的军心,他们只能通过杀人来稳定军心,但如此情况,杀人只会导致最后的积重难返,按照高正的预想,最好是城内发生哗变,汉军如此才能夺得城池不费吹灰之力。经此解释,高正此计不可为不毒。于是汉军们每天都卖力鼓动城内的士兵反叛,而匈奴军的首领则是每日都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一来要防汉军攻城,二来要防士兵哇变,越来越敏感的守将开始越来越易怒,暴怒带来的不信任,让守将开始肆意杀人,今日一个,明日五个。
如此不分由来的杀人,一句“通敌”,一声“密议”就会人头落地,士兵们开始变得害怕,他们害怕今日是隔壁的,明天会不会就轮到自己死了?恐惧的压迫最终会产生变质,即便没有哗变的想法,也在压迫过程中产生这种想法。因为他们终于有一种反抗心理,“与其不知道怎么会被匈奴人杀死,不如真的打开城门喊汉军进来,我们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今日,匈奴守将又杀了几个人,而偏偏那几个人是无辜的,可是刀剑无眼,却管不上那么多。他们没有选择,越来越的士兵开始用暗语交流,越多来多的士兵选择了加入那个不知由谁发起的组织,等待叛逃出城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