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自己利用情绪保护这些知道的时候。
那些所谓的大师,根本不会允许别人指责他的看法,浓烈的情绪保护着他脑子里的扭曲。就算他讲的内容听起来都不错,但依旧只是一厢情愿的相信罢了。
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人生必须,仁慈、爱、慈悲、善良、轻松、平和,似乎都是大家所向往的。可是,真的是“人生必须”吗?真的只有这样才是活着吗?
如果将人生比喻成游乐场,大家进来都应该放肆玩耍,去玩自己想要的游乐设施。也就是所谓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需要被恐惧拉扯,不需要自己吓唬自己,人生只是游乐场罢了。
然后讲述什么如今的社会,大家都挤在一个叫做“成功”、“人生巅峰”的游乐设施面前,而忽略了其他很多的游乐设施。大家都认为必须坐上某个特定的游乐设施才能快乐,但恰恰相反,是因为快乐才去坐游乐设施。
明明内心怦然心动,却由于害怕而不敢去坐其他的游乐设施,因为大家都挤在这里。已经去往其他游乐设施的人回来劝说,但由于人数少并且也没有必要一直劝说,那些人已经在新的游乐设施里玩嗨。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活法……呸!
很明显,这只是大家所向往的活法,这只是容易让人舒服的活法。难道,我就不能毁掉游乐设施?难道我就不能在游乐场里吐痰,然后砸烂小卖部?又或者把游乐场所有的植被都毁掉?
如果说什么真正的活法,根本就不是什么特定的言行,什么特定的想法。如果真的有真正的活法,那就是认可自己当前的一切。
所谓臣服,所谓认命,根本不在于我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是仁慈还是暴躁。也许,真正的活法就是不抗拒自己。并不会认为自己暴躁有什么不好,并不会认为自己杀人有什么不对,哪怕全世界都否定自己,跟我也没有什么关系。
可惜,这些东西依旧只是虚假,依旧只是想让我停止斩杀的伎俩。
画面元素是一个整体,任何区分只是为了承认角色的存在。之前,我将画面元素分为“景色”、“思维”、“记忆”等等,尽管很容易理解,但犯了一个错误。
这种区分,仿佛在表明有一个角色在其中,然后某些东西属于角色的思维,某些东西属于角色的记忆,而某些东西属于角色之外的景色。
但是,根本没有这种区分。不管是景色还是思维,又或者是记忆,都只是当前画面元素的呈现。只是呈现,这种区分来自哪里?
都是觉察到的画面元素,打下标签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被欺骗了。
我始终喜欢标签化,似乎这是我理解世界的方式。事实上,就是因为我根本无法理解世界,所以才会用这些标签化的东西来掩盖。仿佛我知道了标签,就知道了标签的内容,就知道了这个世界。
没人愿意承认自己一无所知。
袁长文不仅要承认这一点,还要努力阻止自己陷入知道的漩涡。来自朋友家人的崇拜,来自脑子里的报复性胜利,统统想让自己知道什么。
并且,我也无法承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抛开桌子的标签,抛开桌子的用途颜色形状等等,桌子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而袁长文这个角色,又是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