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
袁长文开始咀嚼自己刚才下意识的说法,曾经的自己真的很精彩吗?
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自己的学习成绩超好,经常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因为家庭不好,所以自己懂事特别早。
上了初中、高中,自己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在一个封闭的以成绩来衡量孩子好坏的学校,自己也算是一号人物。
还记得,上厕所有女孩等在那里,就为了看自己一眼。或者偷偷塞个钥匙扣,上面刻着i ~love~ you之类的。
上了大学,自己因为兴趣爱好,曾经也钻研各项算命知识。每每聚会,自己都会托着女孩的小手掌,然后细细分析每条线的含义。
甚至,有人还专门就考研、恋爱等人生大事,找自己算命。袁半仙,这也算是大学里比较响亮的称号。看着他们崇拜的眼神,特别是算准之后的免费宣传,自己心里多爽!
这二十多年来,自己的骄傲,各种物理知识信手拈来,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现象,自己总能找到最科学的解释。
自己喜欢荒野求生,平时收集各种求生知识,并且在某些方面严格遵守。曾经在灾难中,救过大家的命。虽然都是蓬头垢面,但终究还是活着回来。
准时、守信,那严格的自律,说今天做完就要今天做完。而且还是那种主动努力,几罐浓咖啡在电脑前,熬夜也要完成工作。
不到三十岁,自己给的首付,一套二的房子。喜欢养花,植物的绿色总能带来美好。结婚,然后有了宝宝。虽然过得有些局促,但毕竟还是有闲钱旅游、购物、看电影。
跟老婆甜蜜,跟老婆吵架,扮演工作上努力的职员,在家上演脾气较大却保留忠诚的老公,就算再累也会去看父母的儿子。
这算精彩么?
相比于那些传奇色彩的资本家,自己的经历估计只能用平凡来形容。
但相比于此刻的自己,曾经那是相当精彩啊!
认出所谓的袁长文只是一个角色之后,自己哪里还有动力来完善这个角色?
好老公?别逗啦,老婆你想走想留,都随便你。我不再认同自己的角色,也不愿意再倾注心血在其中继续维持这个角色。
好儿子,也一起消散吧。父母生我养我,然后自己就要把自己的余生都奉献回去吗?如果不是这么极端,那么所谓的平衡点有在哪里?
用什么判断自己在“全身奉献父母”和“抛弃父母”之间,选择哪个平衡点呢?
没有了角色之后,脑海中这些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力也渐渐降低。不用再思考他们,当然也不会得到他们的爱和关怀。
似乎自己从小就被教导,孤单是一件值得被鄙视的事情。如果同学里有孤单的,那么我们大家就要帮助他、温暖他,让他融入班级的大家庭。
想想是很温馨,记得有一部广告,讲述一个小孩忘记带饭。当午餐时间到来,小孩打开空空的饭盒,无奈只好去外面喝两口自来水。
但当小孩从外面回来之后,准备把饭盒装进书包的时候,却发现重了不少。打开一看,里面盛满了食物,有圣女果、芝士片、吐司面包、豌豆等等。
那是同学们偷偷放进去的,将自己的午餐分享一点,就能让那个小孩饱餐一顿。
多么温馨多么符合人性,又是多么具有正面的宣传力量。
自己接受的教育,不要让别人孤单,也不要让自己孤单。老妈总是教训自己要跟室友好好相处,有时间请他们吃饭之类的。
工作之后,好好相处的对象换成了同事。
真的有这个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