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在棺前高案置奠的习俗,则由此时历经商周汉晋,延续数千年。
整个墓地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大型墓均使用木棺,棺内撒有红色朱砂,并且有鼍鼓、特磬、玉钺、石钺等大型礼器随葬;中型墓有部分使用木棺,有的棺内撒朱砂,但也有的墓不见板灰痕迹。小型墓则大多没有木质葬具。另在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化墓葬中,也发现了不少有棺墓,随葬品有玉璋、玉钺、玉璧等。可见,棺在出现的早期就已具备了礼的部分内涵,具有别贵贱、定等级的意义,在中原地区只有少数的大中型墓才可能拥有,一般的小型墓则基本不见。
所谓椁,就是棺外套的大棺。所以人们往往棺椁并称。棺的出现,同样是为了更长时间地保护尸体的需要,不仅要有棺,而且棺之外还要层层套叠。棺外所套的大棺称为椁,棺内所嵌的小棺称为櫘,贴身之棺又称为榇。《说文》:“椁,葬有木椁也。从木郭,郭亦声。”“櫘,棺椟也。从木,慧声。”“榇,棺也。从木,亲声。”段玉裁注:“木椁者,以木为之,周于棺,如城之有郭也。椟,柜也,棺之小者,故谓之棺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