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震动>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京述职(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七章 进京述职(3)(1 / 2)

郑明重新坐回到了椅子上,而且似乎是为了坐舒服,还刻意晃动了几下,然后才继续对齐天翔说:“当初最大的担心就是你的心态,陈能亮离开之后,他所致力政绩建立的金融创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格局。? 你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利用这现成的格局创造属于自己的业绩,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河海省处于大展的关键期,河州市和岛城市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都处在爆性增长的前期,土地收益和城建大展产生的巨大利益,很有诱惑力。你正处在需要证明能力,需要业绩支撑的关键时期,想要抵制住这些显而易见的诱惑,很难很难。”


“可你不但抗拒住了这些诱惑,而且有目的地远离了这些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这就使人眼前一亮了。”郑明赞许地看着齐天翔,眼睛里含着笑意说道:“年初的安全生产,签订了责任书,随后的春季抗旱和保证夏粮收购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振兴工业刚要和工业企业现场会,更是看出了你的志向和着力的方向,这就让人放心了不少。还有你对资本集团的完美阻击,对国有企业资产的保护,特别是在处理胜利集团矿难,以及山阴县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上,展示出来的大局观和智慧,无疑对你工作加分不少。这其中最让中央放心和满意的,还是你对经济工作的娴熟,以及对大局的控制,这既体现在省政府整体工作的运行有序,也表现在省政府组成人员的人心向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使省政府班子达到空前的团结和一致,这是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都难以办到的事情,你却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做到了,这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齐天翔认真听着郑明的话语,心里也清楚,这样的夸奖之语是内敛和修为极高的郑明所不会说的,即使他有这样的想法,也不会当着自己的面说出来,而且还是这么的直白和直接。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郑明是经授权向他传递这种表达和意见的,而授权他做这些事情的人,就在今天上午听取他汇报的人中,甚至还可能是集中的意见或倾向。


作为一个省的负责人,年底进京述职,这是许多年来的惯例,除了港澳负责人进京述职,新闻会给予报道之外,各省市的汇报都是在不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作为例行报告,到京的各省市有专人负责安排时间,中央领导分别听取汇报,重要省份和民族地区的汇报,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听取,相应省份的汇报由中央领导委派政治局委员听取。所有听取汇报的情况,以及领导指示和意见,有专人负责记录,并统一形成报告呈报中央委员会。


正是因为这种汇报的公开性和规范性,汇报和听取汇报都是一项正式的工作,时间和方式都有专人安排,私密性和独特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也不可能会有特别的表述方式,所以也不可能会有特别之处。


河海省的汇报却有些特殊,除了齐天翔一行,以省长代行省委书记向中央党政领导单独汇报之外,时间安排之快,所见领导级别之高,都是难以想象的,而领导们的肯定和赞许,也都集中在总体原则性方面,尽管赞许,可却并没有出可以公开的范围。


这就需要有一个特定的窗口,或者一个人,将领导不变公开表述的内容传递出来,其他省份会是什么样,齐天翔不清楚,可作为河海省,以及齐天翔本人,郑明无疑是最佳的人选,也是最合适做这项工作的人。除了他们之间的私交,以及亦师亦友的关系,即使是郑明的声望和担任的职务,也是有资格承担这些工作的最佳人选。


公开的事情不能公开的传达和表述,需要借助另一种渠道,这也是一种政治智慧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平衡,所有来汇报工作的各省市的一把手们,不但介意中央领导对本省市区一年工作的评价,更在意对其他省份的的意见和看法,以此寻求和猜度中央高层的真实意图,而得到这些并不困难。集中汇报之后形成的报告,只要愿意,任何一个身份都有能力得到,也能完整了解各省市区的总体情况,特别是领导们的观点和倾向。


请收藏:https://m.biqux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